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5,(17)
目的分析急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150例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主要症状、给药途径、给药种类。结果统计结果表明,150例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共涉及药物不良反应213例次,其中抗生素药物127例次(84.7%),其次是营养药和中药注射液,分别为8例次(5.3%)和6例次(4.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涉及器官(系统)中,皮肤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最多(67例),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分别为22例和15例。结论急诊输液易发生是药物不良反应,应规范其用药流程,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2015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另选取急诊室2014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穿刺前准备、静脉穿刺、输液监护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显著减少了急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急诊输液患者致不良反应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通过输液方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急诊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急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急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诊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急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护理有助于急诊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6,(5):1019-1021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急诊患者静脉输液用药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急诊静脉输液用药的护理治疗;分析急诊静脉输液用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致ADR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不良反应控制的时间和输液总计划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过程中,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室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急诊输液室患者128例,按照就洌顺序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0.625%,而对照组为76.56%,心理干预组的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液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隋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在输液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13年1~12月收治的输液患者14 00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及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成功的体会。方法简介本科室针对各种急诊患者采用的从血管的选择到应用好的固定方式等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因素分析。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90%。结论采用好的静脉输液方法,能提高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成功率,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静脉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输液反应的原因和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80例输液反应与联合用药、患者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输液反应是I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临床输液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开出的抗生素处方90例,对抗生素的临床不合理应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结果:90例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64.4%(58/90).主要是由于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药理拮抗、时间不当、不良反应相加、溶媒不当、选药不当以及用药剂量不当.结论:当前普遍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临床医师应该提高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日均接诊约500人,包括急危重症,其中常见病、多发病占80%。不同患者对同种疾病的表现有异同,致病原因有不同,有些非生理因素促发或加重了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一个医生要面对很多患者,除对症下药外,可能没有时间寻找与患者健康有关的更多信息,护士利用治疗观察之便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的不良因素,针对性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输液相关不良事件与药物配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各级医疗机构中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情况,集中监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来自天津市30家医院的患者3 869人次,收集输液相关不良事件301例次。药物配伍合理组(非暴露组)与药物配伍不合理组(暴露组)比较,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为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输液反应及消化系统损害。结论:提高药物配伍合理性,有利于减少输液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金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182-183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700张急诊静脉输液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静脉输液中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对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头孢类抗菌药物应用率最高,青霉素最低,不合理处方张数为44张,占抗菌药物使用总数的6.3%。结论用药情况趋于合理,但用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静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本院门诊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并且对护理干预措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以及其进行使用的基本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仔细的研究。方法在2011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将120例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60例。对本院的两组患者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此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作为主要的情况,在对照组中的患者通常会选用基本的护理措施进行基本的治疗,并且能够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科学的药物或者是治疗措施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等基础方面,使用舒适的方式进行基本的护理。通过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基本满意程度进行研究。结果本院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工作,其质量能够符合患者的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在对照组中的患者其满意率仅为85.7%,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科学的比较,在观察组中的患者能够相对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能够对门诊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使用安全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病痛逐渐的减轻,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在干预后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08-10—2017-03-31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化疗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6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名,女性259名,平均年龄(51.33±10.99)岁;乳腺癌化疗后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67.69%)、呕吐(36.15%)、白细胞计数减少(66.54%)、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66.54%)、贫血(57.69%)、疲劳(53.85%)、味觉障碍(40.77%)等。化疗方案对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化疗方案对药物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在化疗方案制定时应注意根据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情况风险对治疗方案与剂量做适当调整,做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6.
急诊风险是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未来安全事件。风险干预是在风险识别和对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的干预措施。近年来,我院急诊科重新识别和确认护理风险,科学分析现有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了一系列的防范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输液中药物的稳定性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笔者对近年来生产的一些静脉用注射剂 ,究其配伍情况 ,报道如下。1 氟康唑 (Fluconazole)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把氟康唑与胃肠外营养液配伍 ,这种营养液含氨基酸、葡萄糖等。氟康唑在其中的浓度为 1.75mg/ml和 0 .5 mg/ml。配伍液首先用肉眼检查沉淀、颜色变化 ,有无气体产生和测 p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溶液在 0、1、2 h时氟康唑的含量。结果表明 ,没有可见的不可配伍迹象 ,溶液 p H的变化不明显。配伍后 1和 2 h,药物浓度维持在起始浓度的 97%以上 ,氨基酸为起始浓度的 93%以上。为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的的应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用抗菌药物占80.1%;两种抗菌药物合用的占19.2%,三种抗菌药物联用的占0.7%.一线抗菌药使用占57.8%,二线抗菌药物使用占42.2%.阿奇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和左氧氟沙星位于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前四位.在不合理用药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占6.7%.结论 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该加强用药督导,使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凯里市人民医院急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凯里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医嘱80份,分析每份医嘱的用药情况。结果合格医嘱48份,合格率为60%。结论凯里市人民医院急诊静脉输液病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