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方测证”方法应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以方测证”方法的应用概况,指出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实验对照设立不合理、药效学指标的选择过于简单、“药病对应”的研究受到忽视等问题。从而提出应用“以方测证”方法进行研究,必须设立对照;病证结合是“以方测证”的关键点;方剂功效的界定是“以方测证”的前提等相应的研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龙 《西部中医药》2009,22(12):18-19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以方测证"作为一种辨证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动物模型研究中.从以下方面对这种方法的使用进行了思考:①以方测证研究应设置合适的对照组.②以方测证观测的实验室指标是否具有中医属性.③以方测证观察过程中观察的四诊内容是否属于证候.④以方测证的适用范围有多广.⑤以方测证的选用的方剂对动物的疗效是否与对人的疗效相同.因此,在没有更好的方法被发现之前,以方测证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家兔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建立方法,并探究该模型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三证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参附1组、参附2组,每组各6只。除空白组外,各组采用静脉注射盐酸普罗帕酮复制急性心衰模型。黄芪组、参附1组、参附2组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0.07 g·kg~(-1)、参附注射液0.07 g·kg~(-1)和参附注射液0.10 g·kg~(-1),测定各组家兔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等相关生理指标,以探究此建模方法与中医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的相关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参附1组和参附2组能显著升高急性心衰家兔HR和S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衰模型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另一方面又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使其易汗出、喜汗出,因此汗证为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治疗小儿汗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悠久的历史。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著名儿科专家,《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1部儿科专著。该文从《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小儿汗证的脉证治法、医案和方药出发,总结前人治疗该病的经验,为现代中医治疗小儿汗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以方测证"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玥  谢鸣 《中医杂志》2007,48(5):459-461
依据辨证论治的经验和“方证相关”的原理,对“以方测证”的应用及其逻辑合理性进行讨论并提出质疑,指出由于方效与病证内涵的不确定性、方剂的多效性以及缺乏排他性设计等原因,利用“以方测证”方法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手段还存在方法学上的严重缺陷。全面和深入认识方证关系及其内涵是中医方证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方测证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方法筛查与亡阳证体征表现相对应的西医疾病模型,研究亡阳证中医动物模型,将亡阳证的中医病因模型与筛选的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相匹配,以参附汤作为亡阳证对证方药再次筛选,得到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亡阳证动物模型.两法结合得到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亡阳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钱乙有关小儿疳证论治的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钱乙关于小儿疳证的论述及理法方药,探析其学术内涵。结果:钱氏立脾胃亡津之病机,揭示了疳证本质是"亡津液",开扶脾养胃法先河,指出治初病侧重养胃阴,疗久疾功擅扶脾阳。并创制治疳证初病而设之白术散及疳证后期之益黄散(又名补脾散)。结论:钱乙论治小儿疳证,分析综合,权衡利弊,审慎地制方遣药,为后世儿科临床的理法方药确立了规范楷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方药对甲减鼠甲状腺功能、形态的影响,探求原发甲减的病机。方法:Wistar大鼠70只,20只为正常组,正常饲养;50只为实验组,参照Kolaja法造模,成模后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给予相应处理因素,90天后观察甲状腺功能和形态。结果:①血清TT3:补中益气汤组低于正常组,高于模型组,高于其他两组,与逍遥散组比,P<0.05,与金匮肾气丸组比,P>0.05。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②血清TT4:其余4组与正常组比,P均<0.05,但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血清TSH:补中益气汤组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与其他两组比,P均<0.05。④甲状腺相对重量:补中益气汤组高于正常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低于其他两组,但P>0.05。逍遥散组和金匮肾气丸组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⑤甲状腺形态:三治疗组均可使甲状腺滤泡增生及血流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补中益气汤组明显,但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在低碘致甲减机体中,补中益气汤可以较好地改善甲状腺功能及形态,从而推测脾气虚弱在甲减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慢性心衰小鼠模型,选用气虚证的代表方黄芪注射液、血瘀证的代表方丹红注射液、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参麦注射液及阳虚证的代表方参附注射液进行干预,从“以方测证”角度探索该模型的证候属性。方法:通过腹腔注射ISO 7.5 mg/kg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其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注射液9.0 mL/kg组、丹红注射液9.0 mL/kg组、参麦注射液9.0 mL/kg组、参附注射液9.0 mL/kg组和卡托普利16.5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15 d后,对其进行心功能评价,测定血清NT-proBNP、TNF-α、IL-6含量,检测心、脾及肾组织病理,结合宏观表征探讨其中医证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LVEF、LVFS、LVPWd、LVPWs、IVSd、IVSs值显著降低(P<0.01),LVIDd、LVIDs、LVEDV、LVESV水平,血清NT-proBNP、TNF-α、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附组、卡托普利组LVIDd、LVIDs、LVEDV、LVESV水平,血清NT-proBNP、TNF...  相似文献   

11.
小儿汗证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五倍子、五味子自制成敛汗散脐疗治疗小儿多汗,有其突出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总结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期的证素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将方药功效形成的不同证素以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证素分布规律,并采用关联规则分析、频数分析方法,分别探究证素分布与症状、处方用药之间的关系.结果:排前6位的证素依次为肾虚、血瘀、气虚、阳虚、痰浊、肝...  相似文献   

13.
汗证治疗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为心液”,“肾主五液”,“阳加于阴谓之汗”,此乃汗证之概况。笔者诊读之余,对此略有所悟,现以管窥之见,归纳其证治八法如下:1调和营卫止汗法本法适用于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胰理不密之自汗。其症可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有寒热,苔薄脉浮等。常用方为桂枝汤。若表邪轻微,无寒不热,或仅有表虚,汗出较甚者,可予桂枝龙骨牡顿汤和营调卫,潜镇摄纳。若盗汗之人,并无烦热口干、舌红脉细等阴虚见症,或仅见些许气阴亏乏之候时,可与生脉散合而用之。笔者曾以此法治疗小儿盗汗,获效良多。2益气团表止汗法肺脾气虚,卫外不固,…  相似文献   

14.
简析了肝硬化的中医归属、发病和发展机制及治疗原则,认为病因主要是疫毒、酒毒、药毒、浊毒等邪为患,病位以肝脾为主,病理过程常由气及血,病机是本虚(肝、脾、肾)标实(气滞、血瘀、痰浊、水停、湿热)、虚实交错,所以在治疗上要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碍实,攻实不忘虚。根据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病理变化,结合临床实际,从整体出发,按照“以方统证”法辨证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5.
李惠玲 《新中医》2014,46(5):95-96
目的:观察汗法治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桂枝汤加减,对照组予谷维素片及维生素B1片口服进行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汗出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占42.86%;好转27例,占48.21%;未愈5例,占8.93%。对照组治愈14例,占25.93%;好转27例,占50.00%;未愈13例,占24.07%。结论:汗法治疗汗证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小儿汗证是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安静状态下,全身或某些部位较正常儿童汗出过多的病证,多见于2~6岁小儿。一般包括自汗、盗汗两大类,小儿通常自汗盗汗并见。若长期汗出过多,则耗气伤阴,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第5批、第6批师带徒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文仲渝主任医师辨证论治小儿汗证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83-188
目的:基于以方测证理论构建可靠、稳定的十二指肠溃疡(DU)脾胃虚寒证候大鼠实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6.56g/kg组(非方证对应组)和黄芪建中汤9.27g/kg组(方证对应组)。采用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法构建脾胃虚寒证候,运用阿司匹林加无水乙醇建立DU模型。观测大鼠的整体状态、体质量、进食量和肛温变化,计算溃疡指数(UI),HE染色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PGE、NO、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TLR-2、MyD88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进食量、肛温均明显降低。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整体状态恢复正常,体质量增加、进食量增多、肛温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UI明显增加,小肠绒毛受损严重;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大鼠U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黏膜形态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NO、PGE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TLR-2及MyD88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NO、PGE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TLR-2及MyD88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稳定、可重现的脾胃虚寒型DU病证结合大鼠实验模型,该模型可为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阳敛汗法治疗小儿气阳不足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阳不足汗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附子麻黄根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温阳敛汗法治疗小儿气阳不足型汗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正汗证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表现不同分为自汗和盗汗,临床亦见自汗和盗汗兼有,多属气阴亏虚。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汗证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儿科汗证诊断标准。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2昼日汗出溱溱,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  相似文献   

20.
钱乙对小儿“疮疹候”论治特色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二厂医务科(200137)张玮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830002)王存芬,朱强,何念善,田雪峰[关键词]疮疹候,钱乙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儿科著作中较早系统论述儿科疾病的专著。《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