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中冠脉造影检查阳性46例,阳性率为82.1%;造影前心电图异常43例中有36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42例中有30例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3.2%。结论仅凭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应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状态、主诉、既往史等,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
谷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06-206
目的对48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慢性冠状动脉血管闭塞(CTO)而无异常Q波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100%狭窄的患者进行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ST-T改变39例(81.25%),心律失常17例(35.42%),心电图正常8例(16.67%)。结论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心电图无异常Q波的,临床上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心电图以ST-T明显改变为主,其改变程度与血管病变并非呈正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病人冠脉造影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对177例平静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占77.4%(137/177),单支血管病变占19.2%(34/177)。2~3支血管病变137例中118例(86.1%)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为前降支和右冠者多见,占47.7%(42/88),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者多见,占61.8%(21/34)。82.4%(28/34)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单纯左主干病变2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痫病人冠状动脉2支以上血管病变者平静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则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疑为冠心病的病人,如平静心电图正常,应及早作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冠心病的诊断可靠性。方法:对196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1例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39例,符合率63.9%,而135例ST-T改变始终无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3例,符合率31.8%。结论: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患者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电图存在典型ST—T改变表现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粥样斑块形成且狭窄≥50%,判断冠脉造影阳性。结果8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0例,其中心电图阳性者28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灵敏度70.O%;冠脉造影阴性者42例,其中心电图阴性者31例,提示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特异性为73.8%。结论心电图为冠心病的常用诊断方法,不能仅凭心电图确诊或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53例,分别展开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53例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阳性46例,阴性7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特异性为57.14%,敏感性为76.09%。经分析,动态心电图ST段持续性压低和冠脉病变情况间无相关性。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不高,利用动态心电图ST段持续压低作为冠心病判断依据时需慎重,如有必要可采取冠脉造影予以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新碟呤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新碟呤水平,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血清值,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新喋呤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喋呤浓度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喋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差异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临床对比。方法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72例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45例,其中29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阳性,占64.44%,16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点35.56%;心电图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为27例,其中18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阳性,占66.67%,9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阴性,点33.33%。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0.05);而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差异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2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 在这5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为阳性患者有31例,阳性率为59.61%.在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24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灵敏度46.15%.冠脉造影检查阴性者21例,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阴性的患者28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特异性为53.8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等确定冠心病,不能只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应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的辅助检查以免对患者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0.
彭整军  高光华  李龙延  赵怡 《沈阳部队医药》2004,17(2):120-120,F004
心电图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手段,有关资料报道其诊断的敏感性为60%-70%,特异性为54%-90%。我们在临床中对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2例冠状动脉(冠脉)完全闭塞病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以胸闷、胸痛症状为主的拟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76例患者中,60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为阳性,16例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为阴性;5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为阳性,2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为阴性。以冠脉造影阳性结果来判断患者为冠心病,则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老年患者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3.7%(56/76),特异性为26.3%(20/76)。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动态心电图持续性ST段低压的阳性率不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单纯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并没有太高的应用价值,笔者建议,在临床中应用持续性ST段压低进行冠心病诊断时,需格外谨慎,综合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诊断,必要时给予冠脉造影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ECG)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采用Gensini评分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 11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87例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8.16%、特异性为68.96%、阳性预测值为77.27%、阴性预测值为32.14%,但中度和重度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心电图异常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中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6~12月间就诊的10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后作为标准确诊。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临床表现对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组的符合诊断比例为84.12%,而无典型心绞痛症状组的比例是36.59%,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05)。结论:对于心绞痛的临床诊断不能单纯地依靠心电图的改变来决定,同时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必要时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我科近几年对70例患者冠状动脉进行造影并与临床和心电图对比分析。方法对70例患者分别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冠心病(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较心电图阳性率高,并可清楚了解冠脉的狭窄、病变程度等,而部分仅靠心电图或临床表现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结论对冠心病的诊断不能仅凭心电图或临床表现确定,应进一步补充其他相关检查,有条件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弥补仅凭心电图和临床表现诊断冠心病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龄患者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冠心病诊断精度。方法为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冠心病老龄患者合计247例实施静息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外院为其实施冠脉造影的检查结果作以对比。结果所有247例患者中,120例其静息心电图呈显著的ST-T改变,冠心病诊断率为48.58%;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脉轻度狭窄,165例确诊重度狭窄,合计2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合计诊断率为93.52%。二者比较冠脉造影的冠心病诊断精度显著高于静息心电图(P0.05)。结论老龄患者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不足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情况,更无法单纯将其作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否则会显著增加漏诊率。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系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静息心电图仅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 100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心电图ST-T改变筛查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高血压患者,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显示:阳性66例,阴性34例;心电图ST-T改变筛查冠心病的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老年高血压伴胸痛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 本组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高血压伴胸痛病人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44例:冠脉造影血管狭窄≥75%或冠脉狭窄50%-75%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对照组42例;冠脉造影结果除外冠心病,并对两者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两者之间临床上较难鉴别,但典型心绞痛可高度提示冠心病的可能。结论 确诊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常规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至今对 3 0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 60岁以上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而平静心电图正常的 60岁以及以上的病人 3 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 60~ 70岁 ,平均 ( 66.44± 5 .82 )岁。1 2 方法 病人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 ,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平静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以冠状动脉主要分支 (左主干和前降…  相似文献   

19.
余洋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21-102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108例受检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74例,阳性检出率68.5%;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6.37、163.55,均P<0.05)。单支病变中1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狭窄<50%)或正常,而根据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家族史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临床作出了冠心病的诊断。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最重要的微创手段,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高,并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范围,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CHD)组6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夹心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MMP-9水平,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按病变处斑块形态分为1型、2型和3型斑块,分析各组之间以及CHD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血清MMP-9浓度的关系。结果血清MMP-9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对照组依次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多支冠脉病变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2、3型斑块组MMP-9水平高于1型斑块组。结论血清MMP-9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