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PE)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过程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64例GBS患者分别进行PE与IVIg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PE治疗的GBS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IVIg组,且临床效果显现时间早于IVIg组,治疗2 w后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和79%,PE治疗效果优于IVIg组。结论 PE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合并应用激素冲击治疗对血浆置换(PE)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发病后2周内入院的GBS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甲基强地松龙(MP)冲击组7例,PE治疗组12例,PE合并MP冲击组11例。治疗4周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GBS的疗效。结果入院时MP冲击组、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Hughes评分分别为(3.1±0.7)、(3.4±0.8)和(3.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表明,PE治疗组及PE合并MP冲击组均较MP冲击组病情改善明显(均P<0.05);而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的病情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E治疗组和PE合并MP冲击组在治疗4周时Hughes评分进步1分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7%和81.8%,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可独立步行5 m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2例(75%)和9/11例(81.8%),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和PE合并MP冲击对GBS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MP冲击治疗。至于MP冲击治疗对PE治疗GBS的短期疗效影响,尚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膜式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膜式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E开始于病后≤7d及〉7d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PE结合有创通气及无创→有创通气两种通气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PE开始于病后≤7d组2周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7d组(P〈0.05),无创→有创通气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直接有创通气组(P〈0.05)。结论 即早膜式血浆置换对重症GBS疗效显著,PE结合无创→有创通气可作为治疗重症GBS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组尚无特效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亦较高。1986年以来,我院应用膜式血浆置换法(plasma exchange, PE)治疗合并延髓、呼吸肌麻痹的危重型GBS15例,获得显著疗效并与皮质类固醇治疗组的疗效作一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 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可引起急性四肢弛缓性瘫痪和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主要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虽然接受传统免疫治疗的大部分GBS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仍有约20%的患者预后较差,常遗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补体(complement, C)系统激活是GBS发病的关键环节,因此补体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GBS治疗方案。目前部分补体抑制剂药物已被用于临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补体抑制剂治疗GB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自1987年以来应用血浆置换疗法(Plasma exchange,简称PE),治疗合并呼吸肌麻痹、球麻痹的重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BS)10例,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桨置换(PE)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效果已予确立.但部分获效者短期出现肌力恶化的波动现象.近来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gIV)治疗GBS也获效果,推测可能出现类似的现象.作者采用功能评分(F0~5度)和MRC累计记分(0~60分),以获效者F和MRC在4周内分别恶化1度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3例创伤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并结合既往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GBS认识程度。方法描述作者医院收治的3例创伤后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13-01-01—2018-01-01有关创伤后GBS的病例报道文献,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系统总结创伤后GB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共检索出13篇报道共31例,纳入本研究3例共34例创伤后GBS患者。创伤至发病时间数小时至5个月,中位发病时间8d,上、下四分位数分别3d、12.5d,所有患者均有运动障碍,表现为四肢无力或双下肢无力,仅2例(5.9%)伴有感觉障碍,分别为麻木和疼痛症状,19例(55.9%)甚至出现呼吸受累,表现为呼吸费力,脑神经受累者13例(38.2%)。25例行脑脊液检查者中24例(96%)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2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肌电图均有异常表现,表现为波幅或传导速度的改变。患者中12例进行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其中10例(83.3%)阳性。18例患者单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s)治疗,IVIGs和血浆置换(PE)联合治疗10例,单独PE治疗者2例。成功随访的27例患者中3例(11.1%)死亡,均死于GBS急性期所致的呼吸循环衰竭,9/27例(33.3%)患者恢复至可独立行走。结论创伤后GBS多为外伤或手术后的1~2周内出现,病情多较危重,发病早期不易识别,预后较一般的GBS更差。  相似文献   

9.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死亡率及致残率比较高的常见周围神经疾病。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由于疗效显著,很快成为金标准,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多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呈单时相自限性病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和血浆交换(PE)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空肠弯曲菌脂寡糖基因簇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相关空肠弯曲菌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s,LOS)基因簇序列特征。方法:利用PCR的方法分段扩增2株GBS相关空肠弯曲菌LO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对PCR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测序结果发现2株菌LOS基因簇序列为15895bp、12230bp,分别编码19个ORF、13个ORF。与已发表的LOS基因簇序列相比,其中一株为一新的GBS相关菌株LOS合成基因簇类别。结论:参与编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LOS生物合成基因簇结构复杂多样,本研究发现了又一种新的GBS相关菌株LOS类别。  相似文献   

12.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脑神经的急性周围神经病,是目前全球急性迟缓性瘫痪的最常见原因。经过近百年的研究,GBS的病理学和发病机制日趋明朗,但脱髓鞘型GBS的发病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就GBS的病理学和发病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GBS的认识,并为GBS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IL-17)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对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GBS的患者30例,分为AIDP组21例,AMAN组9例,发病2w内均给予IVIG冲击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GB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17的水平。结果 AIDP组和AMAN组GBS患者IVIG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66.7%和55.6%;IVIG治疗后AIDP组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17均显著降低,而AMAN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IVIG可调节AIDP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治疗两种亚型GBS效果均好,应该做为GBS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正>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急性起病,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多呈单时相自限性病程,发病率为0.4~2.5/10万,20%~30%出现呼吸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GBS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脑脊液分析、自身抗体和神经电生理检测。GB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GBS可分为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病程和预后不同。由于GBS亚型多,  相似文献   

15.
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患者血清sIL—2R和sIL—6R水平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2 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 IL- 6 R)在急性Guillain- Barre综合征 (G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测定 32例 GBS患者和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 s IL- 2 R及 s IL- 6 R水平。结果  GBS患者血清 s IL- 2 R和 s IL- 6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P<0 .0 5 ) ,重型和极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型及中型患者 (P<0 .0 1,P<0 .0 5 ) ,且随着病情的好转 ,两种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 ,与治疗前比明显下降 (均 P<0 .0 5 )。结论  s IL- 2 R和 s IL- 6 R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 GBS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GBS患者20例,9例接受DFPP治疗(DFPP组),其中女5例,男4例;11例接受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组),其中女7例,男4例。采用GBS残障量表(GBS-DS)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M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2个月的神经功能变化。对于严重GBS患者,以GBS-DS评分<3分或MBI>70分定义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DFPP组和IVIG组GBS患者治疗后2周及2个月GBS-DS评分下降,MBI评分上升(均P<0.01),而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2个月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IVIG组与DFPP组患者间比较,治疗后2周及2个月GBS-DS评分和MB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于重症GBS患者,DFPP组4例重症患者治疗后2周时2例恢复良好,2例恢复不良,治疗后2个月时4例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esyndrome ,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促炎性因子与抑炎性因子的平衡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抑炎性因子的应用或许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vndrome,GBS)的一种新亚型,不同于经典GBS—即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其主要病变为前根、周围运动神经轴索不同程度变性,少有淋巴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我们就近几年对该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电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及免疫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临床流行病学 GBS是临床上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肝功能异常(LFD)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1997-06-2005-06收治的252例GB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LFD在GBS患者中的发生率,探讨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病情轻重、激素治疗等因素对其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能意义。结果GBS组52.7%存在LF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BS各亚组LFD发生率具有以下特点:无性别差异(P>0.05),儿童组异常率高(P<0.01),有前驱感染史组比无前驱感染史组高(P<0.05),病情较重组较较轻组高(P<0.01),激素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正常率较非激素组高(P<0.05),非激素组治疗后LFD率(33.3%)明显低于入院时GBS组(52.7%)(P<0.05)。结论LFD是GBS患者的常见表现且具有一定自限性,可作为感染和免疫损害的证据,提示GBS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20.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免疫调节紊乱引起的炎症性神经根脱髓鞘疾病。近年来有人对常规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疗法治疗GBS提出异议。为探讨皮质激素对GBS的影响,我们对62例急性GBS患者进行血皮质醇测定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