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损八益"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但书中未详述其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天下至道谈》出土,其公认的解释才为房中养生之术。历代医家为通晓真意,以解释"七""八"为突破口,分别从"脏腑""男女生理""生命过程"等方面对"七损八益"的含义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丰富了《内经》理论,也为后世认识和挖掘养生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诸多医家对《黄帝内经》“七损八益”的注解纷繁众多,皆有理有据,让后世学者难明所以。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和众医家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出论断:“七损八益”是互文式写法,也可写为“八损七益”;“七”和“八”并非具体的数字,而是指代男女;“损”和“益”应该合并为词语“损益”来解释,意为变化;“七损八益”就是指代生命节律。所以,《黄帝内经》中强调“七损八益”旨在指导人们遵从生命节律以尽终其天年。希望拙文可以为广大中医学子更好地学习、研究和应用《黄帝内经》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3.
浅论“七损八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七损八益”是《黄帝内经》的不解问题之一,历来注家对此争论不休,本文根据“益”字考据,认为“七八”代指男女,“损益”是同义对举,“七损八益”一词是对人体生理现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黄秋谷  刘华 《新中医》2023,55(14):195-199
关于“七损八益”的内涵阐释,《黄帝内经》并无详解,历代医家、学者各持说法。本文从“七损八益”理论内涵出发,认为“七损八益”是阴阳变化和人体变化的规律性体现。儿童养护需预防疾病及促进生长发育,“七损八益”理论在儿童养护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四时阴阳和人体阴阳变化规律为纲,重视脾胃中枢功能和运气变化规律对小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七损八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云:"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古今关于"七损八益"之注文,多在七八二字争论不休,对损益二字则弃之不顾.然"七损八益"之核心不在七八,而在损益二字,即如何把握阴阳损益,以实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8.
“七损八益”一词首见于《素问·阴阳应大论》中 ,原文曰 :“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 :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不知用此 ,则早衰之节也。”《内经选读》(全国高等院校教材 )中对“七损八益”有四种解释 :一、张景岳、李念莪认为七为阳数 ,八为阴数 ,损即消 ,益即长 ,反之非死即病 ,故能知七损八益 ,察其消长之机则阳长盛 ,而阴不乘 ,二者可以调合 ;二、与上说相反 ,张志聪认为阳常有余 ,故须损。阴常不足 ,故须益 ;三、王冰、汪机、高士宗认为 :七损者 ,女子月事贵手时下。八益者 ,男子精气贵乎充满 ,反之则病 ;四、丹波元简认为《素问·上…  相似文献   

9.
周鸿飞 《光明中医》2004,19(1):18-19
《黄帝内经》所构建的中医理论体系和对房事养生的相关论述 ,对房事养生具有原则性指导意义。本文从纵欲致害、七损八益、适时而御、节欲养生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黄帝内经》有关房事养生的问题 ,希望能对现代人的健康性生活有益。  相似文献   

10.
11.
“中虚精变”理论以《黄帝内经》脾胃理论为依据,侧重阐述脾胃虚衰影响男性精液疾病的途径,以及精液疾病从脾胃论治的思路与方法。根据《黄帝内经》脾胃相关论述,从疾病范畴、脾虚病因及病机变化、治疗等多个方面阐明“中虚精变”的理论内涵。认为“精”之内涵包括精液本身及精室整体,“精变”的核心病机是脾胃虚衰,且涉及肾虚。以“中虚精变”理论为指导,确立“调中理精”的治疗思路,以清补中焦、调节脾胃运化为关键,以调理精室、促进浊物代谢和精微蕴生为目的,具体分为补中理精、运中理精、清中理精三法,以期为男性精液疾病从脾胃论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29-1630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最早起源于《易经》,后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中得到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把阴阳看作一对矛盾就是《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的内容之一。现代唯物辩证法中也有“矛盾”这一核心内容。这两个”矛盾“有着一些明显的相同之处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文章结合前人观点,从“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结局与归宿”三个方面出发,认为这两个”矛盾“在“同一性”的认识上高度一致,而阴阳的矛盾对斗争性的认识则缺乏内涵,其在普遍性上亦多被指存在缺陷;而在两者的归宿上,由于双方对“斗争性”认识的不同而走向两个方向,其中阴阳的矛盾最终走向“静止”与消亡,而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则始终保持着“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七损八益"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损八益"是<黄帝内经>的不解问题之一,历来注家时此争论不休,本文根据"益"字考据,认为"七八"代指男女,"损益"是同义对举,"七损八益"一词是对人体生理现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食饮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悠久历史,与《黄帝内经》成书差不多同时期的"三礼"则对上古食饮的规范叙述详细,但随着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的衰落,食饮中有关"礼"局面的日趋混乱,对中医而言这也成为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间接原因。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环境所致,中医一直是秉承"重养生、轻攻伐"的"常道"思想,在经典和后世诸多医家的著述中也是论食多、论饮少。然而在当前中医实际临床中,由"饮伤"造成的疾病所占比重很大,且容易被忽视,然而"病中固宜节食,尤宜节饮。食伤人所易知,饮伤人都不觉。不惟茶汤浆酒,以及冰泉瓜果之伤,谓之伤饮,即服药过多,亦谓之伤饮。"由此可知"节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阴阳思维模型的考证,认为《黄帝内经》运用阴阳思维模型对人进行模型化,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模型最后代替了原型,形成以模型为研究对象,原型也要服从模型这样的一个研究模式。然而模型与原型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待于借助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手段逐步寻找到一种合理的、逐步逼近原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七损八益”一词,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本文对“七损八益”的考辨结合经文原意,从象数和三才的整体怛动观进行注解,其中“七八”是经文运用的以数统象,象寓于数表达方式;损和益是互文见义法,以此全面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指导辨证论治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8.
自《内经》提出“七损八益”,历代研究者理解不一,似乎各有其理。至汉代简书《天下至道谈》出土,方知其原意,历代研究者之理解无一接近。由此提示,正确理解古籍需要语境支撑,语境消失则难以理解,原意未明之前,一切解释都可以说是有待证明的释意而非原意。  相似文献   

19.
《内径》提出七损八益房中养生法,从保精、惜精、护精、固精观念出发,强调适龄婚配、适时而御等房事注意事项,禁强力、醉饱、过度、当风等不当方式,列出乌鲗骨藘茹丸一方,用于防治房事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20.
放眼未来社会发展,不论是对于进入了超高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还是对于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人口的老龄化的挑战,必将是备受瞩目的重大问题。因此,试从分析衰老原因入手,立足未富先老的我国基本国情,以《内经》为依托,积极发挥中医优势,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健康老龄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