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从医60余载,对内科疑难病证的诊治具有诸多独到的经验和心法,临床辨治紧扣病机,尤其对复杂病证,善于从脏腑病机入手,分析五脏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从而采用多脏同治之法。本文介绍周仲瑛教授从脏腑相关辨治心悸的验案3则,分别从心脾同病、心胃同病、心肺同病治疗而获显效。提示临床辨治心悸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病变兼夹主次关系,避免单纯治心之弊。  相似文献   

2.
五脏生克,五脏阴阳;"生克制化","阴平阳秘"。然而五脏制化、阴阳平衡是在各脏腑特性上的相对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均衡整齐。本文通过对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性的分析研究,根据历代医家治疗用药上对肝柔、肺润、脾运等的侧重,以及《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等,说明人体脏腑阴阳属性具有不对称性,强调重视五脏阴阳的非均衡性,彰显中医学辨证之精髓。  相似文献   

3.
五行子母补泻治法是李东垣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适用于脾胃内伤所引起的热证和杂病,是结合了脏腑辨证、阴阳五行、升降浮沉、气血津液以及五运六气等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辨证体系其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内经》中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独创子母补泄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现代学者仅强调李东垣脾胃学说而不重视脏腑生克制化规律,以至于其脏腑生克辨证及五行子母补泄治法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就五行子母补泄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火与气机、脾胃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金元医家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著《医学启源》,回溯脏腑辨证学说之源《内经》,承《中藏经》、钱乙、刘完素之说,结合用药心得,以藏象学说为基础,从脏腑寒热虚实、五运六气之化、五脏苦欲、药物气味厚薄阴阳讨论病机辨证及处方用药,从而建立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是结合实践发扬创新理论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是一种难治性心脏疾病,中医药的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国医大师刘志明从"五脏皆可致悸,辨治心悸从五脏着手"出发,认为五脏病变皆可导致SSS的发生,其病机以心肾阳虚为本,痰瘀湿等病理产物为标,总属本虚标实;治疗时强调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结合不同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灵活选方。文章分析总结刘老治疗SSS的临证经验,以临证医案为例,探讨刘老临证治疗思路和辨证特点,以促进名老中医宝贵经验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书,题梁·陶弘景.<汤液经法>图是<法要>中阐述五脏五行五味攻补原理的图示,也是五脏疾病遣方用药的原则.按照该图五脏补泻的用药原则是,泻五脏方逆时针按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及五脏五味之间的关系用药,补五脏方顺时针用药.  相似文献   

7.
李杜非 《四川中医》2008,26(1):42-42
唐氏认为,血证的脏腑病机,无论寒热虚实,总由五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肝肺为要.论治强调"当治肝肺.""调治肝肺","表则和其肺气,里则和其肝气."具体应用时,根据血证病因病机,病位证候的不同,或治肝,或治肺,或肝肺同治,遣方用药,总以对症为良.  相似文献   

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书,题梁·陶弘景撰.《汤液经法》图是《法要》中阐述五脏五行五味攻补原理的图示,也是五脏疾病遣方用药的原则.按照该图,五脏补泻的用药原则是:泻五脏方逆时针按脏腑之问的生克关系及五脏五味之间的关系用药,补五脏方顺时针用药.  相似文献   

9.
就仲景泻心法内涵、诸泻心汤理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相似条文引用关系,对比《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及以方测证,探索泻心法立法依据及"痞证"病机,认为泻心法是仲景依据五脏补泻法、五脏生克关系及结合病家"脉证",就心火炽盛而设立的治疗法则;诸泻心汤是仲景根据"心"与"心下"生理关系及病家体质从泻心汤化裁出治疗"痞证"的方剂,"痞证"病机与心、脾二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冯建朝  孙建光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19-1021
顽固性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抗炎止咳等常规治疗多效果不佳,且病程日久的咳嗽往往使患者深受其扰.但究其病机,总属外感后期,脏腑功能失和,肺气失于宣降所致,病位多在肺,但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故其治疗亦不可单从肺论治,当需改善五脏异常的生克关系,恢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诸脏调和,则咳嗽自止.孙建光教授依据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认为本病可从肝论治,着重于从调肝理肺、息风解痉、火郁发之、滋补肝肺角度治之,方选增液汤、四逆散、升降散等经典方剂进行临证化裁,药精方简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首次提出“惊悸”,是心悸最主要的相关病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有关心悸的证、因、脉、治与五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肺失治节、肝失疏泄、脾胃枢机不利、心肾水火不济均会导致心悸的发生,心悸其病位在心,但病因病机复杂,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心悸。临床辨治时基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调整脏腑气化功能,使得人体一气周流,升降出入有序,气机畅、血脉和,则五脏安定、心悸自平。  相似文献   

12.
心悸可由心脏引起,也可由它脏引起,与肝、肺、脾、肾等关系密切。朱明军教授认为"五脏皆令人悸,非独心也",治心而不应泥于心之一脏,当重视诸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五行理论指导辨证,灵活用药,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一书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提炼其在心悸病证病因病机方面的学术思想。书中虽无心悸专篇,但有多处对此病证因机证候的详细论述。归纳心悸的病因病机如下:心气不足,风邪相乘;虚劳伤脉,邪气所乘;伤寒误治,水气乘心;脚气挟风,与神相搏;胆气不足,其气上溢;霍乱吐下,水气上乘;金疮失血,心守不安;产伤血气,脏腑不足等。从此构建了心悸病证病因病机的学术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4.
郝雅文 《吉林中医药》2011,(10):927-928
心悸主要责之于心,言心悸为“心之脾胃病”则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心悸病因多样,病机也很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思路也有不同的见解.临床发现痰湿之邪在心悸病程发展过程中表现明显,从心脾相关探讨心悸的辨证论治,以期对临床有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五脏不安,营卫失和是失眠的病机关键.中焦居于脘腹,是营卫二气产生之源,是五脏所藏精气之源,是失眠的主要病位.脏腑及营卫气机失调均易反映于腹部,运用中医腹诊,触按以脐为中心的腹部五脏分区,观察腹部寒热、压痛、血脉搏动等情况,对明辨失眠的病位病机、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脏腑与二便的生理基础、病因认识、病机阐述、临床表现等方面分析五脏与二便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引出询问大小便的情况,不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和水液的盈亏与代谢情况,而且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脏腑病机理论,涉及到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等病机理论.其脏腑病机理论具有以“四时五脏阴阳”藏象模型为论证基础;脏腑病变不离精气阴阳,尤重脏腑气之虚实;五脏之间相通,相互影响等特点.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局部病变联系全身,脏腑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18.
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证治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北宋时期,心悸病的发展多承晋唐“类分”思想之遗风,医家们注重对前朝医药理论的整理和继承,但又有所发挥。北宋医者新提出时气热毒、热邪两种病因,补入心实热、心中风和肾虚 3 种脏腑证型,扩充了他病致悸的种类,心悸的通用药物被首次提出,历代效验方在方书中也得到全面的总结和整理。南宋时期,医家们受理学影响本经典、重求理,对心悸的病名和分类方式进行规范,发挥火热、脾胃气虚、血虚、气郁、痰浊等病机,并对心悸方剂进行精简,创立诸多名方,同时注重用药的次第问题,丰富了心悸的治法治则。纵观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的部分用药存在古今变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病机的理解及治法用药亦与当代不同,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悸”是一种跳动不能自主的自觉症状。《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心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脐下悸”等多种描述。考其病机 ,《伤寒明理论》云 :“不外二种 ,一者气虚也 ,二者停饮也。”因此其治法有二 ,一者扶正 ,如桂枝甘草汤 ;一者祛饮 ,如小半夏加茯苓汤、苓桂术甘汤等。其病机虽由“一虚一饮”统摄 ,但变化复杂 ,涉及五脏六腑 ,关乎阴阳气血寒热 ,因此张仲景多以相反相成之法配伍治疗心悸。相反相成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有利于治疗错综复杂的证候 ,包括调和阴阳、调和气血、调和寒热、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等多种…  相似文献   

20.
人之疾病皆源于人体自身内在十二经络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这是刘完素病机观点的核心内容。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学说以"五运主病""六气主病"为纲领,但并不局限于运气学说五运六气的内涵,其中"五运"是五脏,"六气"不仅指一般的外感六淫,同时也是对内在脏腑之气的特点以及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症状特征概括。刘完素脏腑六气病机学说虽然沿用了五运六气学说中天人相应观点,强调五脏六腑与天地相应,当脏腑发生虚实改变,可出现类似风、寒、湿、火、燥、热等属性的病证;但同时更强调人体脏腑自身之气变化的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脏腑自身之气各有其不同寒热之性,当脏腑自身之气盛衰变化时,也可出现清、温、燥、湿、热、寒等性质病证。脏腑本气的兴衰除了引起本脏的病变之外,还可以通过脏腑六气之间的相乘关系影响他脏而产生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