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 消除异丙酚诱导时心血管反应,探讨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诱导剂药物配伍.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 Ⅰ级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分为两组异丙酚(P)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C)组. 采用氯胺酮(1 mg·Kg-1)、异丙酚、芬太尼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其心血管反应. 结果麻醉诱导前后P组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患者心率、血压在诱导前后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将小剂量氯胺酮和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应用,既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又能减轻异丙酚单独用于诱导时心血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时合适麻醉诱导剂量.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3~4μg·kg-1)和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1μg·kg-1后,R1~R3组分别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0.2μg·kg-1·min-1和0.4μg·kg-1·min-1).全麻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1,芬太尼/瑞芬太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1,丙泊酚1mg·kg-1后持续泵注2mg·kg-1·h-1,5min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前的基础状态(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5min(T4)及插管后10min(T5)各时间点HR、SBP、DBP、MAP、HRV和BIS的变化.同时记录围插管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各组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 ①与T0相比,T1各组HR、BP均明显下降(P<0.05),R3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T1相比插管后各组BP和HR回升,F组和R1组超过基础值T0(P<0.05),但R3组T4和T5的HR、BP仍低于基础值T0(P<0.01).②心率变异性R1组、R2组和F组T1~T3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组于各时段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病人BIS值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1~T4时间段R1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比R组长(P<0.01),R1、R2、R3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围插管期R1组和F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2和R3组(P<0.05),R3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1和R2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缓慢静注负荷剂量1μg·kg-1后持续泵注0.2μg·kg-1·min-1全麻诱导平稳,麻醉深度满意,此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合适的全麻诱导剂量.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期对心血管抑制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麻黄碱组),每组40例.两组均用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静脉注射诱导.B组在异丙酚加入麻黄碱0.1~0.12 mg/kg.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 min的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A组在诱导后SBP、DBP和MAP显著下降(P<0.01),气管内插管后5 min SBP、DBP和MAP又再次下降(P<0.05).B组SBP、DBP、MAP在诱导后仅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内插管后即刻SBP、DBP和MA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5 m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诱导后HR稍减慢,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麻黄碱与异丙酚混合注射可有效的减轻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的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 mg/kg、B组依托咪酯0.2 mg/kg、C组依托咪酯0.1 mg/kg和异丙酚1.0 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 mg/kg、芬太尼4 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A组、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循环系统方面与诱导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9%~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食管癌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视可尼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全麻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视可尼可视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D组),监测诱导前、插管时和插管后5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插管时间、随访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插管即刻D组的HR和BP明显高于S组(P<0.05),S组无明显变化(P>0.05);S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术后回访S组插管产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D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使用视可尼可视喉镜较直接喉镜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TruviewTM EVO2光学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方法:8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组和M组2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静脉麻醉诱导后,T组和M组分别应用TruviewTM EVO2光学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rain(T4)、5 min(T5)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喉部结构显露时间、插管完成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除插管即刻(T2)的HR差异显著外(P<0.05),观察期内其他各对应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喉部结构显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完成时间较M组延长(P<0.05),但无超过60 S者.结论:TruviewTM EVO2光学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可引起相似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肝功能分级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麻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和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异丙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5例,依据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三组:肝功能A级组(A组)、B级组(B组)和C级组(C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异丙酚TCI初始血浆靶浓度1.25 ug/L,采用剂量滴定法,待血浆浓度与预测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如患者意识未消失,按等比数列(1.2倍)逐级增加血浆靶浓度至意识消失,意识消失后继续增加血浆靶浓度使BIS<60.记录患者意识消失、BIS<60时血浆靶浓度、预测效应室浓度并计算相应EC50.比较三组患者诱导期BIS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C组患者意识消失、BIS<60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和预测效应室浓度EC50均低于A、B两组(P<0.05),B组均低于A组(P<0.05).C组患者意识消失时BIS高于A组(P<0.05).结论 手术前低的肝功能分级可降低异丙酚TCI全麻诱导患者意识消失、BIS<60时异丙酚血浆靶浓度EC50,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年龄20~60岁和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21)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n=20),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或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心率(HR)和二重指数(RPP)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和RPP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均<0.05),气管插管后的血压、HR和RPP则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后(P均<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HR明显升高(P均<0.05),且均持续约3 min.在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刻,M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外周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S组患者(P均<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组,患者观察期和气管插管完成后HR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较SBP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P均<0.05);与M组比较,S组患者观察期和气管插管完成后出现SBP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P均<0.05).两组患者观察期SBP大于、小于基础值30%,HR大于、小于基础值30%及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经口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轻于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等剂量的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择期手术全麻病人,分8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8 mg/kg、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RF)或芬太尼(F)、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剂量分别是Ⅰ组1 μg/kg、Ⅱ组2μg/kg、Ⅲ组31 μg/kg、Ⅳ组4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窥喉前(T1)、导管插入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变化,观察有无胸腹肌肉僵硬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基础值相比,麻醉诱导后各组HR、SBP、DBP均明显下降(P<0.01);从导管插入即刻起,血压、心率开始回升,除RFⅢ组、RFⅣ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3 min仍较低(P<0.05),以及FⅠ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 min较高(P<0.05)外,其余均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②相同剂量的RF、F组间比较:RF对SBP、DBP的抑制强于F(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比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唾液α-淀粉酶与致龋菌血链球菌粘附的关系,为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得性膜成分,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  相似文献   

12.
软骨细胞能量代谢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合成足量的一氧化氮以及对氧的低摄入量,在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稳定表达的同时可以不受体外高氧环境(氧浓度高于21%)的抑制,继而产生"瓦氏效应"。同时,在体外高浓度的葡萄糖环境下培养软骨细胞时会产生与"瓦氏效应"表现相近的Crabtree效应。两者均表现为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内以糖酵解代谢为主而有氧呼吸被抑制,从而生成乳酸。唯一的区别在于Crabtree效应是由于高浓度的葡萄糖导致的。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未考虑高浓度葡萄糖这一因素。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外源性葡萄糖浓度将是一个需要更精确设计的参数,以尽可能排除Crabtree效应的干扰。同样骨关节炎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存在Crabtree效应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机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紫杉醇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及体内抗瘤作用。进行噻唑蓝(MTT)体外试验法和腹腔给药体内抗瘤试验。发现紫杉醇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COC1在浓度为22.5μg/ml、45μg/ml和90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8.48%、84.90%和93.53%。体内腹腔给予紫杉醇脂质体5m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邬氏脱发方对雄激素性秃发的毛发生长周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80例AG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予非那雄胺片口服,中药组予邬氏脱发方口服,联合组予邬氏脱发方联合非那雄胺片口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长期头发计数情况及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的变化,同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生长期头发增量计数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全血黏度高切指数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低切指数、中切指数、血浆粘度、Hct、ESR三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西药组(74.1%)、中药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邬氏脱发方治疗雄激素性秃发可能是通过对毛发周期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达到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目的,且邬氏脱发方联合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发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eNOSmRNA(以GAPDH为内标 )水平。【结果】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中均能检测到eNOSmRNA ,其中心肌细胞的表达高于非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作用 6、12和 2 4h ,心肌细胞eNOSmRNA水平明显减少。【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皆有eNOS基因表达 ;血管紧张素Ⅱ可抑制心肌细胞eN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核转录因子NF—κB在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表面TF活性。分别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和Western 鲩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含量。结果:100U/ml TNF-α,^-6mol/l Ang II作用下,内皮细胞表面TF活性明显增高。分别较对照增高1=65倍和1.61倍,TNF-α,AngⅡ处理后细胞核内NF-κB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77倍和1.52倍。结论:TNF-α,AngⅡ可增强内皮细胞TF活性,这可能与其促进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核转位和DNA结合活性有关,进一步证实NF-B在内皮细胞TF诱导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促渗剂对定喘膏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改进的Franz扩散小池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采用2薄层扫描法测定定喘膏中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定喘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定喘中氮酮浓度为2-3%时,延胡索乙素累积透皮扩散量最高,氮酮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渗透扩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利胆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利胆组、利胆灵组(活血化瘀+清热利胆)、熊去氧胆酸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建立大鼠“T”管胆肠内外引流模型。各组大鼠给药7d后收集标本,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胆汁及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胆固醇、磷脂。[结果]与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血化瘀组及清热利胆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与利胆灵组均能显著促进正常大鼠胆汁流量、胆汁胆红素、胆汁总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胆汁及血清磷脂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对清热利胆中药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猪关节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糖胺多糖(GAG)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得高活性的软骨细胞,定量接种6×106个细胞于培养皿,在细胞贴壁后更换培养基时,加入TGF-β1 10ng/mL,每周传代1次,连续5周,留取所有培养液用阿利新蓝法测定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GAG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原代及传代软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从传代后合成糖胺多糖类基质,第2代传代细胞分泌GAG的能力最强;加入TGF-β1能明显促进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结论TGF-β1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传代软骨细胞合成大量的糖胺多糖类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