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宇  洪志鹏 《云南医药》2007,28(4):417-419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病率高,约占整个术后并发症的40%,而造成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术前病人本身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合并慢阻肺的病人,无论任何年龄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0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2006年我科收到治的13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36例患者中有12例术后出现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8.95%。上腹部手术为11.63%,下腹部手术为2.30%。结论通过对136例患者的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体会到术前准备、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预防对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分析2010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胸部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症状疗效。结果患者肺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试验组肺部感染为4.00%、肺不张为6.00%,对照组肺部感染为16.00%、肺不张为18.00%,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3天患者咳嗽的频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后症状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用于胸、腹部手术患者防治肺部并发症,比传统的雾化吸入药物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314例老年术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PPC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14例患者中33例发生PPC,发生率为10.5%,术前基础疾病,吸烟史,低蛋白血症,胸腹部手术,手术时间>3h等均为PP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老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呼吸道准备和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可有效减少术后PPC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肺功能测定对肺癌病人手术危险性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探讨肺功能对肺癌病人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全部病人均用美国SenSorMedics公司6200肺功能仪测定术前肺功能。结果:术前MVV%<60%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38%,术前MVV%在60%-80%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17%,术前MVV%>80%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26%;FEV1%<80%并发症发生率为5.6%,FEV1%>80%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两者无显著差异;FVC%<80%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FVC%>80%并发症发生率为3.30%,两者有显著差异。全组死亡例。结论:MVV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FEV1%作为分析手术危险性的指标相当敏感,FVC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关系。在确定肺癌病人的手术适应证及切除范围时,不能单凭术前通气功能来决定,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并结合反映换气功能的血气,同时全面了解病人既往体能状态等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老年肺癌患者采取系统的呼吸道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呼吸肌功能锻炼、加强营养、术后体位护理、指导呼吸、协助活动等。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2~110h,平均(87.8±11.8)h、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0%(3/60)、术后住院时间为13—22d,平均(14.1±3.2)d。结论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偏多,而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明显高于一般手术患者。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在2005年1月-2006年10月对2884例〉60岁老年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术前健康状况:合并1种疾病为68.7%,合并2种疾病为41.1%,合并3种疾病为33.3%,最多合并6种疾病;(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6%;(3)术后病死率为2.9%。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54例腹部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20~79岁,平均65.4岁,其中≤60岁13例,〉60岁41例。平均住院时间17.4d。胆道系统手术17例,胃肠系统手术23例,腹股沟疝手术14例。术前伴慢性心肺基础疾病者33例。术前留置胃肠减压管28例,术前行放化疗者5例,气管插管3例。结论高龄、慢性心肺基础疾病,术前放化疗、留置胃肠减压管为腹部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积极治疗心肺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胃肠置管和气管插管,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及适当的手术方式。方法回归分析57例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中,49例行胃癌切除,切除率为87%,其中行根治切除术36例,姑息性切除13例;行胃空肠吻合术8例。45例术前并存其他疾病,20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20/45);术前无并存疾病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2/12)。结论老年胃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病情而定,对早期和中期力争用D2以内的根治性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增加老年人的耐受能力,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椎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脊髓型颈椎病56、颈椎骨折脱位21例、颈椎肿瘤11例、寰枢椎脱位5例、Chiari 畸形3例;颈椎前路手术57例、后路手术24例,前后联合手术15例,分析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其对策。结果96例颈椎手术中2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9.2%,其中死亡1例,切口血肿2例,切口感染4例,脊髓或神经损伤3例,脑脊液瘘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4例,无食管瘘及椎动脉损伤病例。前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4.6%(14/57),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8%(7/19),联合入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0.0%(6/15)。结论颈椎手术早期并发症较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准确进行术前评估,精心术后护理,是减少颈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老年妇女病人围手术期处理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及合并症防治。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妇女病人64例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老年妇女容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老年妇科手术疾病中生殖器良性肿瘤23例(35.93%),恶性肿瘤9例(14.06%),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膨出30例(46.87%)。64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少数出现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静脉血栓等。结论:手术选择合理,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大多数老年妇科病人都能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80岁以上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61例超高龄患者中78.7%术前有合并症,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39.3%);58例(95%)康复出院,3例死亡(5%)。结论只要对超高龄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超高龄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3.
何芬芬  李名扬 《海峡药学》2010,22(7):213-214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茵药物的现状。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29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98.4%。预防应用给药时间在术前30min-2h的有108例(占85%),术前〉2h给药有3例(占2.4%),术前未用术后给药的有16例(占12.6%)。术后用药,t〈24h者35例(占27.56%),术后用药24h〈t≤48h者45例(占35.44%),术后用药3~7天有47例(占37%)。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我院妇产科2003年1月-2009年12月经腹部进行手术1240例,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12例,发生率为0.97%。其中剖宫产术1145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0例(0.87%);妇科手术95例,发生脂肪液化2例(2.1%)。笔者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唐城  吴安涛  蔡军 《江西医药》2006,41(5):277-278
目的探讨胰头及壶腹部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术前评价,术中确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并发症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2003年6月间实施的6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死亡共4例(4/63),总死亡率为6-3%,手术后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4例(6.3%),上消化道出血6例(9.5%),胆漏4例(6.3%),胰漏5例(7.9%),腹腔内脓肿2例(3.1%),胃肠吻合口梗阻1例(1.5%),肺部感染5例(7.9%),切口裂开2例(3.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3.1%),肝肾功能衰竭2例(3.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的高难手术之一,手术经验,精心操作和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冰  谭惠兴  胡旭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03-2204
目的:比较门诊全麻人流手术术前准备再造流程与以往门诊全麻人流手术术前准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行全麻人流手术的4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以2-3月份手术病人为对照组。以原流程图进行术前准备。以4-5月份手术病人为观察组,拟再造流程进行术前准备。结果:观察组病人预期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SBP、H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QC小组活动,为门诊金麻人流病人术前准备再造流程。在手术成功率、麻醉药(得普利麻)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科78例70岁以上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29.48%:1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和器官功能状态不佳等。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应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器官功能状态,术后需要加强监测、精心护理以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危险因素,为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统计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发生率,对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Х^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4%,其中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1.1%。结果显示接受放化疗(OR=1.438,95%CI1.231~1.690)、吸烟(OR=2.152,95%CI1.756-2.637)、烟龄(OR=2.447,95%CI1.683~3.558)、营养不良(OR=1.930,95%CI1.756~2.121)、合并肺部疾病(OR=2.251,95%CI1.850—2.739)和手术时间(OR=2.550,95%CI1.989~3.269)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胸腹腔镜手术(OR=0.436,95%CI0.313~0.607)是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并且与患者的基础特征、手术、营养等多种因素有关,必须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以彻底地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SAP患者按照手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2例(〉120pg/ml)和低水平组38例(≤120pg/ml).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血清IL-6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行作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IL-6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但高水平组患者下降更明显;高水平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病死率为9.5%;低水平组患者行发症发生率为50.0%,死亡率为2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IL-6水平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而血清IL-6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较差。因此术前血清IL-6水平测定可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可作为手术治疗指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79例肺癌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初步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科(030012)何晓蕴山西省人民医院肺功能室卢常芳太原市人民医院郝沛顺本文就79例肺癌患者行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一初步分析。资料与结果79例肺癌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18例,男:女约为3.41:1。年龄30~77岁,平均为57.8岁,其中行一侧肺切除术14例;双叶肺切除术10例,单叶肺切除术55例。术前均用日本株式会社福田产业公司的CSA—1600sD型肺功能检测仪进行肺功能的测定,按照MVV(最大通气量)%<80%和通气储量(87%为据,将患者区分为手术慎重组和手术可以组,所有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计算出P值,手术可以组与手术慎重组相比MVV%和通气储量%有显著差异,见表1。手术慎重组术后有并发症者12例,发生率为70.6%。手术可以组并发症者10例,发生率为16.1%。术后并发症除手术慎重组中1例因并发脑梗塞,另1例并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外,均表现为肺部感染和/或肺不张。手术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的术前肺功能比较见表2。有并发症者手术慎重组和手术可以组术前肺功能比较见表3。讨论1.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的肺部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