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血标本来源的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2009年度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所属114家医院,对血标本来源细菌进行药敏测定,用WHONET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1069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6044株(56.5%);革兰阴性菌4655株(43.5%).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4065株(38.0%);其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776株(16.6%)、肺炎克雷伯菌789株(7.4%)、金黄色葡萄球菌775株(7.2%)和肠球菌属764株(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5.4%和80.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分别为4.3%,5.1%和1.4%,1.2%;利奈唑胺对肠球菌全部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分别为70.2%,53.3%.60.2%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 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中,葡萄球菌仍占首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上升;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检出率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L型细菌致医的观点逐步被医学界所重视。我们从1985年1月开始L型细菌的检测与临床研究工作,共作L型细菌血培养3395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某院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采用API微生物板条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89个血培养共检出2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13株,占55.7%;革兰阴性杆菌73株,占36.0%;真菌5株,占2.5%;革兰阳性杆菌12株,占5.9%。检出的前几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病原菌的耐药性高,应定期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烧伤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送检的1750例标本中分离的细菌株的耐药谱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菌株的鉴定是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的规程》的规定进行分离病原菌,并作实验分析。结果在烧伤病区的住院的患者送检的175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治病的细菌840株,其感染率为48.0%(840/1750),三种主要的致病菌对常见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即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细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不合理的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致使烧伤患者的常见的细菌感染的菌种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而且耐药的细菌逐渐的增加,使感染不受控制,导致治疗细菌感染越来越困难,这已经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我院2012年1~12月1269株细菌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和药敏试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MIC药敏试验。结果: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要感染菌。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对于指导临床科室对感染的防治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我国2011年临床痰标本来源细菌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痰标本中的细菌,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 痰标本来源分离出细菌105135株,前3位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17.1%),鲍曼不动杆菌(16.5%)和肺炎克雷伯菌(16.2%).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例为11.5%,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分别占70.9%和86.9%.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达70%以上.嗜血杆菌属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10%,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15%~2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6%,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0.1%和57.3%.结论 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发热并伴有全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混掺于专用的接种水中,接种于鉴定板上面,并运用科学的细菌鉴定方法以及药敏试验来为其进行鉴定(直接法),并将运用此种鉴定方式得出的相关数据与转种之后取得纯菌落上机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常规法)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种方式在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方面的符合率。结果100例血培养标本直接上机与转菌落上机的临床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以及纯菌落上机的药敏符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直接法检验的时间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直接法来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的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其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与常规法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运用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从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该院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构成分布及耐药谱型。方法采集420例感染患者发热期或有感染症状时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鉴定。结果 420例患者送检560份血液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80份,总阳性率为14.29%,其中革兰阳性菌41份(51.25%)、革兰阴性菌27份(33.75%)、真菌12份(15.00%)。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份(58.54%),位居第一;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钠耐药性较高,除非发酵菌外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结论该地区血培养分离菌菌种分布广泛,且耐药菌株检出率高,细菌室应当加强对该地区、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为临床医师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军  郭彦平 《抗感染药学》2022,(12):1651-1653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郑州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63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63例儿科住院患者中,64例发生病原菌感染,其感染率为39.26%;64例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56.00%),革兰阴性菌33株(占44.0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试验所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相似,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100.00%),溶血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92.31%);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一致,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对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70.00%),其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更为突出。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钟玲玲 《首都医药》2011,(20):16-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采取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均匀混于专用接种水中,再接种于专用鉴定板上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采取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其结果符合率大于93.6%。结论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基层医院的菌血症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结果。同时,此种方法也为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基层医院提供了细菌鉴定的传统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发热并全身伴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对标本进行培养上需要利用专用接种水,同时与患者的血液相溶合,借助鉴定板做好接种工作,在鉴定上借助直接法进行,分离培养阳性标本,借助常规手段对分纯后的菌落进行药敏以及上机实验,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借助直接法以及常规法进行检验时,达到97.14%的细菌鉴定总符合率,达到96.30%的革兰阴性菌符合率,达到97.5%的革兰阳性球菌符合率,对比两种细菌检验结果,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借助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早期菌血症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李旭  李巍 《河北医药》2008,30(4):523-524
近年来,院内感染受到临床医生普遍的重视.颅脑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非常高.因此对脑脊液中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率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近期脑外术后患者脑脊液感染情况做一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本院2020年微生物标本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402份微生物标本,分析标本的科室分布与来源、致病菌类型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402份标本的科室分布中,六病区居多,送检量187份,其中非致病菌137份,致病菌50份;其他包括七病区、八病区、十四病区、十三病区、十二病区、十病区、十一病区.402份标本的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培养中病原菌菌种构成分布及耐药谱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1275份血培养标本检测结果。结果 1275例血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187株(14.7%):革兰阴性杆菌占36.5%(68株),革兰阳性球菌占56.1%(105株),革兰阳性杆菌占2.1%(4株),真菌属占5.3%(10株)。革兰阳性球菌株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甲氧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加替沙星、利福平较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47.3%、33.3%。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性高,而对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高。结论血培养分离菌种分布广泛,且耐药菌株检出率高,因此加强血培养检测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门诊就诊的150例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眼分泌物病原学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革兰氏阳性致病菌115株(83.33%),革兰氏阴性致病菌23株(16.67%)。对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前5种抗菌药物为红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9.57%、63.48%、41.74%、32.17%、9.57%。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前5种抗菌药物为红霉素、青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95.65%、65.22%、65.22%、65.22%、60.87%。结论临床上导致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主要以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为主,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耐药率水平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熊梅芳 《抗感染药学》2022,(8):1177-1179
目的:分析肺炎患儿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赣县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痰液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情况。结果:146例肺炎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出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占56.69%,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8株(占43.31%,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低(<15.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75.00%);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15.00%),对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80.00%)。结论: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结合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2003~2007年血培养中细菌分布与耐药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院近5年血培养中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血培养瓶采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32微生物仪进行鉴定,Biomic仪进行药敏测试,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3年1月~2007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1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金葡菌28株),革兰阴性菌156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8株,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l株).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表葡菌及金葡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100%,均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存在严重耐药情况,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周文莉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914-915
近几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渐增加,已成为临床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耐药谱,对1999年~2001年从临床中分离的1827株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作了回顾性调查统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液培养可以很直观地反应血液中是否存在有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血液培养阳性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血液培养阳性率,就要注意各个影响因素,并把握好每个环节,尤其是采集血液标本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部位、容量、采集次数及送检过程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