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从肝论治妇科经带病的临床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妇科经带病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妇科经带病多从肝论治,从清肝凉血治月经先期、温肝理血治月经后期、敛肝固冲治月经过多、疏肝养血治月经过少、通肝活血治闭经、柔肝理气治痛经、调肝健脾治白带、泻肝利湿治黄带八个方面,论述了妇科经带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2.
范金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38-2239
对常用治肝之法如疏肝、缓肝、柔肝、平肝、清肝、泻肝进行了诠释,并从辛散酸收并用、疏肝为治肝之通法、治肝勿忘顾护肝阴、柔肝养阴务必法取灵动、实脾为治肝的防治之法、脏腑相关疾病调肝为先、举例瓜蒌柴胡运用等5方面讨论了临证治肝之法的体会,旨在灵活运用治肝之法治疗内科杂病。  相似文献   

3.
肝气郁结治以补肝,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肝血虚证治以养肝,肝气郁热治以清肝,肝阴虚证治以柔肝,肝火上炎治以泻肝,肝阳虚证治以扶肝,肝脉寒滞治以暖肝,肝经湿热治以化肝,肝阳上亢治以平肝,肝风内动治以搜肝。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将肝病证治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4个方面,总结出著名的“治肝三十法”,认为肝病可侵犯全身上下,治肝可以调理五脏病,善于从肝论治疾病。从王氏2则医案分析其治病辨证思路,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曾救凡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870-871
介绍从肝论治血证的临证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血证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血证新病者多从肝论治,从潜肝泻火治官窍衄血、平肝降肺治咳血、泻肝和胃治吐血呕血、柔肝清肠治便血、清肝利湿治尿血五个方面论述了几种血证的发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以及从治肝的角度确立的治法和常用方药,并通过病案分析,阐明了上述从肝论治血证的五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宇文亚 《陕西中医》2003,24(7):636-637
本文探讨叶天士胃病治肝经验 ,认为叶氏治胃痛长于肝胃同治 ,胃痛治肝 ,治肝不限于疏肝气 ,从肝郁、肝火、肝阳、肝阴论治 ,皆有效验  相似文献   

7.
在女子,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而肝、脾、肾脏腑亦为气血化生和运行的调控主体,冲任二脉的循行与肝脾肾经的关系密切,冲任与肝、脾、肾在生理病理中相互影响,在临床证治中,治冲任多从治肝、脾、肾三脏入手,治肝、脾、肾就是治冲任。  相似文献   

8.
朱亨炤主任医师提出中医辨治眩晕强调肝、但不独责肝、又必及肝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以"治肝为主,兼调他脏"和"调治五因,必兼治肝"两种思路为导向,泻肝、平肝、疏肝、养肝四种治法为主线的特色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献琳以"肝体阴用阳"为核心,结合肝脏特点,确立虚实治法、治肝八法及整体治肝法三大治法体系。虚实治法将肝系疾病分为虚证、实证两大类,乃据病情虚实分类拟定的治法;治肝八法基于肝脏特点,结合肝之阴阳气血的病理变化,提出养肝阴、补肝血、通肝络、疏肝气、泻肝火、平肝阳、熄肝风、温肝寒8类基本治法;整体治肝法是基于脏腑密切关系,从五脏六腑论治肝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探索与实践四逆散加味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方法:权衡肝纤维化与肝主疏泄、肝失疏泄与四逆散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践四逆散与四君子汤合方辨治肝纤维化、与四君子汤、失笑散合方辨治肝硬化、与桂枝茯苓丸、失笑散合方辨治乙肝、肝硬化。结果:四逆散是辨治肝纤维化的重要基础用方。结论:运用四逆散辨治肝纤维化的核心是疏肝解郁,而治病欲取得最佳疗效是合方及加味用药。  相似文献   

11.
慢性荨麻疹发病以气机升降失常为本,外感风邪为标。肝升肺降是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肝肺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于“龙虎回环”理论,贾敏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上应重视肝肺同治,治肺先治风,治风先治肝,治肝宜治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御医韩一斋治肝学术思想及后世传承情况。首先,提出韩一斋治肝病观点有三:一是肝脏体阴用阳,病证各有特点;二是治病重在解郁,解郁重在调肝;三是审病阴阳从化,治疗分论虚实。指出治疗肝病需分为早期肝病和晚期肝厥论治。其次,介绍了韩一斋后世传人赵绍琴内科疾病的“治肝十法”、刘奉五提出治妇科杂病从肝辨治的“治肝八法”,郗霈龄弟子王宝恩——中西医结合研制逆转肝纤维化的新方药及刘奉五弟子刘燕池善用养阴法治疗肝病,这些思想及经验对临床辨治肝病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气虚、肝阳虚,多因素虚久病、失治、误治致成。肝气虚治当益气补肝,以益气补肝汤为主方;肝阳虚治当温阳补肝,以温阳补肝汤为主方。其兼证尤多,当分别施治。确立肝气虚、肝阳虚证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完整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4.
眼病从肝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肝开窍于目”的理论,探讨了眼疾从肝辨治的理论依据及辨治方法,认为从肝辨治是一种重要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肝木以敷和为荣,以柔养调和为贵。治肝当以治肝用、治肝体、治阳明为纲。妇科病变多是奇经八脉的病变,奇经八脉所过,主要为肝肾所属,故治肝与妇科病治疗,其关系殊为密切。 (一) 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司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主生发阳气,以升为用。同时,肝为将军之官,易动易升。所以,肝病论治,须根据肝阴易亏,肝阳易亢的特点,多宗柔养为法。治肝之法,前人已留下极为丰富的经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特色理论。文章首先论述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来源、含义及其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以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为例介绍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以及肝脾同治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从五行制化的正常和异常、脏腑关系与肝脾同治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肝脾同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论述治未病与肝脾同治的关系,阐释了肝脾同治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阶段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肝脾同治在抑郁症和亚健康失眠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肝脾同治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白峻峰 《山西中医》1989,5(5):12-13
傅氏治肝一法,用于二十余种病症;治肝之方,可分舒清平补四法。妇女情志易激,出现肝郁气滞,化火上逆,治宜用舒、清、平之法,使气机畅达,升降出入运行不悖。若肝之阴血不足,治宜用补,使肝体得养而肝用复常。  相似文献   

18.
王清  钱锐  杨丽萍 《新中医》2014,46(11):44-47
介绍周常昆主任医师治疗小儿久咳的经验。周主任结合小儿的特殊体质及咳嗽发病的特点提出治咳六法:治肺、治脾、治肝、治痰、治便、治食,认为治肺为首要之法,治脾为固本之法,治肝为要着之法,治痰为通用之法,治便为变通之法,治食为兼用之法,获效颇良。  相似文献   

19.
治肝法为仲景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颇大。本文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肝法作以归纳探述。认为张仲景治肝法在继承《内经》、《难经》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其中和、缓、温、清、养(补)、泄诸法,对后世八法的创立及脏腑证治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础。仲景开温肝、补肝法之先河。仲景疏肝通络法对后世肝病治络法及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治用、治体、治阳明"治肝三法,不仅广泛应用于肝病治疗,而且可推而广之应用于妇科临床,尤其是妇科肝郁证的治疗。笔者认为,应用治肝三法不应拘泥于"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的用药原则,"治阳明"的另一层含义为调理阳明大肠,将治肝三法变通应用于妇科临床,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