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鼠型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其临床问题,结合本院所见50例作一综述,供参考。病原学方面鼠型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菌)为近几年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菌。据兰州部队总院1978年资料,近四年内分离出沙门氏菌118例,其中鼠伤寒菌占50.0%。在欧美,人类沙感中亦以鼠伤寒菌最为常见。据美国63~67年40次沙感流行的分析,有9次为鼠伤寒菌;发病3025人次中,鼠伤寒病例占40.5%。鼠伤寒菌与乙型副伤寒菌(简称副乙菌)均属 B组沙门氏菌,其抗原结构的区别仅在于第一  相似文献   

2.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人和畜禽寒沙门氏菌病最常见的菌型。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妇产科、婴儿室和儿科病房在2 0世纪70年代就有本病发生和流行的报告。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由于医院管理上的问题,国内有许多医院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我省也发生两起医院内感染。从人到人的传播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医院内引起暴发流行的十分突出的例子。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以往的报告中约占沙门氏菌的2 0 70 % ,在人源菌株中占19 19% ,仅次于伤寒沙门氏菌位居第二,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儿科及医院内感染的严重问题。70年代初西北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菌病)在医院内较为普遍,尤其在新生儿或儿科病房易引起爆发流行。国内已有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报导,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63~67年医院感染统计和68~74年与77年沙门氏菌监测资料表明,鼠伤寒菌病均占第一位。我国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收集八省市63~75年初沙门氏菌株分析,鼠伤寒菌占30%,也是首位。我市以往未发现本病流行,87年2~3月,7~8月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常见致病菌,其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沙门氏菌至少有133个菌型,其中伤寒沙门氏菌、鼠 伤寒、德尔卑、阿哥那、鸭沙门氏菌为人体感染的常见菌型,西藏多以鼠伤寒及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迄今,尚未有过病牛沙门氏菌致食物中毒的报道,本次调查首次在我地区发现了病牛沙门氏菌所致的食物中毒,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鼠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菌),是近年来世界各地沙门氏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我国也广泛流行,其传染性很强,常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尤其对新生儿威胁最大,年龄越小局限感染的能力越弱,越易发展为败血症,病死率亦高。我院于1990年初用静滴先锋霉素 V 治疗新生儿鼠伤寒19例,成活率高达94.74%;1991年第二季度,又收治小儿鼠伤寒44例,成活率达百分之百。现将我们的初浅体会,报告于后。临床资料一、年龄及性别:本组患儿全系新生儿,最大日龄8天,最小3天;男12例,女7例。二、主要症状与体征:发烧18例,占94.74%,其中体温在39℃以上者8例,占42.11%,体温不升1例,占5.26%;脓血便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34株肠道菌的鉴定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加以分析。在105株沙门氏菌中,包括A—E群的10个菌型,以伤寒和鼠伤寒所占的比例最高;首次分出了阿哥纳、曼哈顿、伦敦3型沙门氏菌;在分出的24株鼠伤寒中,有16株广谱耐药,并在住院婴儿中,引起了本省第一次医院内鼠伤寒流行。志贺氏菌属中,检出14株A群E型,此型在本市多年未见,此次再现,导致了部份地区菌痢流行。本文并对在我省首次应用分属噬菌体及药敏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鼠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杆菌)是整个沙门氏菌属中分布较广毒性较强的一种,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占整个沙门氏菌感染的67.89%,为第一位。关于鼠伤寒杆菌的感染,以往表现为食物中毒大爆发,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和我国北方儿童中类似痢疾以接触为主的爆发和流行已有不少报导,其流行菌株为多种抗菌素耐药菌株。因此,对于该菌的耐药性监测,已受到广泛注意。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这种耐药性监测列为研究的方向。现将今年收集到的32株鼠伤寒杆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2~1986年的5年间共收治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菌感染)119例,其中败血症型10例占8.4%,均由粪便及血培养证实为鼠伤寒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3天~17个月,其中<1个月2例,~3个月3例,~6个月3例,~12个月1例,17个月1例。发病  相似文献   

9.
1985年夏我们对省人民医院肠道病及儿科门诊腹泻散发患者共595冽(>15岁者483例,<15岁者112例)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及药敏试验,兹报道如下。595例急性腹泻患者共检出病原菌阳性208例,阳性率为34.96%,其中以志贺氏菌属感染为最多见,计201例,占病例数的33.78%;沙门氏菌属3例,占0.50%;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2例,占0.34%,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及不凝集弧菌各1例,各为0.17%。此外,随机检查上述患者中的100例,发现空肠弯曲菌感染6例,阳性率为6%。此次分离出的3株沙门氏菌,分别为鼠伤寒、纽波特和伦敦沙门氏菌各1株。有2例女性患者为宋内氏痢疾杆菌与空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空肠弯曲菌和EIEC、ETEC的检出,提示在感染性腹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我院1978年2月中旬至4月初在儿内科、儿外科及五官科等五个病房相继发生的82例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简称鼠伤寒),现重点分析儿内科72例如下: 本组病例均有相同的流行病学史,并经粪尿或病理组织标本培养证实为鼠伤寒者有68例,占82.9%(其中2例为无症状感染)。仅有明显吐、泻和粘液脓血便等典型症状而培养未获本菌者14例占17.1%。全部病例的潜伏期约为3~4夫。感染本病后,由于患儿的年龄、健康状况及受累器官的不同,其表现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本院1985年1月~1987年12月经细菌培养证实的婴幼儿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41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1例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1月18例,1~6月8例,~12月10例,~3岁5例。<1岁者共36例占总病例数的88%。41例均经细菌培养证实,其中粪便培养阳性34例(鼠伤寒菌18例,斯坦利菌12例,圣保罗菌2例,安哥纳菌1例,山夫登堡菌1例)。血培养阳性8例(阿伯丁菌4例,鼠伤寒菌2例,斯坦利菌2例)。脑脊液培养阳性3例,脓液培养阳性2例,均为阿伯丁菌。腹水培养阳性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特点及粪便样本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及病原学资料。分析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信息、年龄统计、季节分布、药敏结果及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结果 本试验入选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患儿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腹泻、呕吐、呼吸道症状,年龄2个月~4岁,平均年龄(1.43±0.39)岁。104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1岁占比最高,为48.08%,1~2岁占比28.84%,>2岁占比23.08%。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发病季节主要为夏季、秋季(32.69%、30.77%),春季、冬季发病率较低,均为18.27%。粪便样本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10%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为5.77%。结论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易感年龄为≤2岁,主要分布季节为夏季、秋季,鼠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多重耐药检出率为5.77%,抗菌药物治疗要结合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基线,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分析流行因素,掌握我市在腹泻病人中分离的非伤寒沙门菌株的血清型别、分布、耐药性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8—2009年惠州市监测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非伤寒沙门氏菌检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两年共监测腹泻患者430例,检出沙门氏菌19例,阳性率为4.42%。19株沙门氏菌分布于5个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及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分别占47.37%和26.32%。大多数沙门菌对常用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结论沙门氏菌是重要的肠道病原菌,病菌经口进人体内而致病,应加强相应的食品卫生监督与健康教育,宣传个人卫生防护知识,切实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丰城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耐药性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溯源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丰城市2015年4月至2022年11月分离来自食品和腹泻患者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以及耐药性分析,应用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关系。结果 在756份食品和806份腹泻患者样品中,共检出沙门氏菌49株,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占比率为38.78%,其次肠炎沙门氏菌占比率为32.65%。选取的35株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耐药率达到82.86%,其次是对头孢唑啉和萘啶酸耐药率达到48.57%,其中30株具有多重耐药性(30/35,85.71%)。49株沙门氏菌DNA指纹图谱同源性为55.4%~100.0%。结论 丰城市从食源性分离到的沙门氏菌株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耐药和多重耐药存在严重,应加强对抗生素规范使用,DNA指纹图谱显示沙门氏菌较高同源性,需加强PFGE的日常监测为沙门氏菌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世界各地有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以胃肠型为主。本院近二年来共收治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143例,其中败血症型6例,占4.2%,均由粪便及血培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肠炎在新生儿病房经常引起流行,国内已有较多的报导。主要病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耶氏菌、奇异变形杆菌、斯坦利沙门氏菌以及轮状病毒和 ECHO 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鼠伤寒沙门菌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112例食物中毒的病人大便及食物残渣细菌培养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其中16例并发急性心肌炎,对其进行加强营养,卧床休息,静滴黄芪,心血通,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辅酶Q10,抗心律失常及对症处理等相关治疗。结果15例痊愈,其中12例于治疗一周内恢复,仅一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LVEF仍≤50%。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并发急性心肌炎,确诊后进行积极治疗,愈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我院收治的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数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共162例患儿大便分离培养出鼠伤寒沙门菌, 占同期大便分离沙门菌属的68.64%, 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 其中116例(71.60%)有不洁饮食史。16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中男109例(67.28%),女53例(32.72%),年龄1.12(0.25,5.00)岁,以婴儿为主(60.49%),夏季为发病高峰(58.64%)。本组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3.21%),大便含黏液及血(90.74%);实验室检查可见大便含不同程度的白细胞(95.06%)、红细胞(88.27%)及脓细胞(58.64%),多伴血C反应蛋白增高(65.43%)及白细胞计数增高(62.96%)。162株鼠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到高依次为: 头孢曲松(12.96%)、环丙沙星(14.81%)、头孢噻肟(17.28%)、复方磺胺甲唑(35.80%)、氨苄西林(81.48%)。18 株(11.11%) 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7株(4.32%)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好发于1岁以内的婴儿,夏季为发病高峰。本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有耐药株及多重耐药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抑制剂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单中心儿童肠道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及志贺菌的菌群分布状态及药敏动态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肠道门诊接受诊治的肠道感染患儿留取大便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送检的2 119份大便标本中共培养检出415例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总检出率为19.58%(415/2 119)。在415例阳性标本中有374例非伤寒沙门菌,占90.12%,41 例志贺菌,占9.88%。非伤寒沙门菌包括鼠伤寒沙门菌110例(29.41%),肠炎沙门菌106例(28.34%),其他种沙门菌属158例(42.25%)。志贺菌包括宋内志贺菌28例(68.29%),福氏志 贺菌11例(26.83%),痢疾志贺菌2例(4.88%),未发现鲍曼志贺菌。非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显示其对磷霉素耐药率最低3.0%[95% CI (1.5%,5.6%)],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69.8%[95% CI (64.8%,74.4%)];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对头孢曲松钠耐药率增加,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的敏感性增加。志贺菌药物敏感显示其对磷霉素耐药率最低2.6%[95% CI(0.1%,15.1%)],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95% CI(89.3%,100%)]。结论:上海地区肠道门诊患儿大便培养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宋内志贺菌检出率较高。近年来该地区非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增加,而对磷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皮蛋、又名松花蛋,是以鲜鸡蛋、鸭蛋加工而成。近年来发生皮蛋中毒的病例渐多,甚至有致死病例。因鼠伤寒沙门氏菌(以下简称鼠伤寒菌)所致的皮蛋中毒,国内文献未报道过,我院于1983年9~10月收治皮蛋中毒5例,经大便培养均有鼠伤寒菌生长,提示皮蛋中毒所致消化道损害与鼠伤寒菌感染有一定关系,为了早期明确皮蛋中毒的病因,加强皮蛋食用管理,使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以控制和消灭鼠伤寒的流行。本文就我院5例作以下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