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 198 5~ 1995年共手术治疗乳腺癌病人 340例 ,术后发生肺部淋巴结转移 6 0例 ,对 6 0例转移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31~ 6 3岁 ,中位年龄 47岁。原发肿瘤临床分期为 :Ⅱ期 5例 ,Ⅲ期 36例 ,Ⅳ期 19例。肿瘤位于右侧 32例 ,左侧 2 8例。外象限 19例 ,内象限 41例。原发肿瘤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 :乳腺癌扩大根治 2 8例 ,根治 18例 ,改良根治 12例 ,单纯乳房切除 2例。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前病人用内分泌治疗并辅以化疗 ,对有腋淋巴及内乳淋巴结转移者加以放疗。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后病人单纯用内…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术后放射治疗设野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及照射范围。方法 行选择性胸膜外式乳腺癌扩大根治术78例,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61例,探讨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非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46例,术前检查锁骨上淋巴结均为阴性,将锁骨上淋巴结及腑窝淋巴结分别标记为S及L1、L2、L3送检。行乳腺癌根治术412例,标记出L1、L2、L3淋巴结分别送检,用以分析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规律。结果 内乳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24.6%,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36.7%,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12.9%,转移部位仅限于1、2、3肋间。锁骨上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率为3.8%;腋窝淋巴结的跳跃式转移率为8.1%。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其内在规律,乳腺癌根治术后照射野可以依据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规律进行修改,照射内乳区淋巴结时可以不必常规包括4、5肋间。当腋窝淋巴结仅有L1、L2组转移而无L3组转移时,锁骨上淋巴结区也可以不予照射。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免疫组化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13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提出国人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5年和10年生存率相关(P 值<0.001)。应用许良中免疫酶标ABC 法,检测159例乳癌组织的 ER、PR 水平,检测147例 LeuM_1及 CEA 水平,石蜡切片,DAB 显色。结果:淋巴结转移率随 ER、PR 水平的增高而降低。LeuM_1及 CEA 水平的升高,淋巴结转移个数增加。四项检测各组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差异(P 值<0.05-0.001)我们提出检测乳癌组织 ER、PR、LeuM_1及CEA 水平,可以作为预测乳癌予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SN)微转移对非SN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和CK19免疫组化法回顾性研究24例DCIS和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SN微转移和非SN转移情况。结果:对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103枚SN进行了研究。24例DCIS患者中,1例SN转移其非SN也有转移(4.2%),23例SN阴性的DCIS中未发现SN微转移;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10例SN转移中6例有非SN转移;其余31例SN阴性患者中,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发现SN微转移4例(12.9%),其中1例患者有非SN转移;SN微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25.0%(1/4),SN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63.6%(7/11),多枚SN仅1枚微转移患者中的非SN转移率50.0%(1/2)。结论:初步研究提示,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SN微转移有助提高SN转移的发现,SN微转移患者若放弃腋淋巴结清除可能造成转移灶的残留。SN微转移的研究可作为腋淋巴结清除或放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身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即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肿瘤细胞经淋巴系统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因此,明确SLN的状态对确定乳腺癌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筛查技术的改进以及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增强,多数患者被确诊时都属早期较低级别的肿瘤原发灶或微小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灶.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预后因素,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sentinel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es,SLNMM)患者腋窝的处理,以及下一步的辅助治疗方案,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小转移的最佳方法,研究临床病理因素与微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同位素法检测乳腺癌SLN;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以100μm为间隔,进行多层间隔连续切片,并做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小转移;取肿瘤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共检测59例患者的121枚SLN和44份肿瘤标本,有14例(23.7%)患者的17枚(14.O%)SLN有微小转移。用HE染色法,切片数量从1层增加到3层时,微小转移的检出例数分别为3、7和10例;在3个层面上行间隔连续切片,HE分别与AE1/3、CK19和muc1联合检测时,微小转移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4、12和16例。增加切片数量或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提高微小转移的检出数量,微小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c-erbB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相关。结论检测SLN微小转移的最佳方法为间隔100μm、在2个层面上行间隔连续切片,同时进行HE和muc1染色,可以检出绝大多数的微小转移。 相似文献
7.
Kiss-1及nm2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Kiss-1和nm23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Kiss-1及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乳腺癌中Kiss-1及nm2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中Kiss-1与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68.57%,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46%和50.0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77.27%和79.55%(P(0.05).Kiss-1与nm23蛋白表达均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14.29%)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5). 结论:Kiss-1与nm23具有抑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了解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镜下表现,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3月~2005年3月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从SLN淋巴结包膜侵犯、癌细胞分布、转移灶大小、淋巴管栓塞四个方面比较腋窝非前哨淋巴结(ANSLN)阳性组与ANSLN阴性组SLN的病理表现差异。[结果]18例SLN转移病例中,ANSLN阳性9例,ANSLN阴性9例。ANSLN阳性组中88.89%SLN镜下癌细胞呈弥漫性散在分布,占据整个淋巴结切面面积的50%以上。ANSLN阴性组中SLN100%呈彼此孤立的巢状分布,各转移灶面积总和不超过整个淋巴面积2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LN内癌细胞的分布特征和转移灶大小可能是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以36例体检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美蓝皮下注射染色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LY),行SLNB,以病理检查结果计算SLNB的成功率及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阴性结果预测值。结果36例患者行SLNB,成功率为97.2%,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7.7%,假阳性率为O%,准确率为95.8%,阳性符合率为92.3%;阴性符合率为95.7%,阳性结果预测值为100%,阴性结果预测值为93.9%。结论美蓝皮下注射染色法行SLNB有很高的成功率,SLNB能够准确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2.
13.
1997年6月~1997年11月本科收治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26例,经采用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均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女性,年龄26~58岁,中位年龄45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 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379例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行SLN活组织检查之后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SLN转移(SLN+)患者共125例,包括70例n SLN转移者(n SLN+组)和55例n SLN未转移者(n SLN-组)。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逐步回归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n SLN转移的关系。结果 44%(55/125)SLN阳性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仅限于SLN。单因素分析显示,n SLN转移与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ER和PR状态有关(Z=-2.075,P=0.038;χ2=8.545,P=0.003;χ2=4.344,P=0.037;χ2=4.216,P=0.040;χ2=6.186,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PR(+)为n 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14,95%CI:1.550~10.919,P=0.005;OR=2.454,95%CI:1.027~5.867,P=0.043;OR=0.370,95%CI:0.165~0.832,P=0.016)。结论淋巴结外转移、阳性SLN数目≥2枚及PR(+)的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n SLN转移。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乳腺癌原发灶组织标本75例,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DARC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DARC强表达18例(48.6%),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中DARC强表达31例(8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DARC强表达组与弱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35.67±17.96)/HP和(53.38±20.29)/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远处转移的13例患者中,有9例DARC弱表达(69.2%),4例DARC强表达(30.8%)。DARC表达与MVD、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肿瘤远处转移呈负相关,而与患者的存活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人原发乳腺癌组织中DARC表达降低和MVD增加可能易化肿瘤向淋巴结等远隔部位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前哨淋巴结(SLN)的概念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应用是在1977年被提出的,但由于当时淋巴结检测设备和技术尚不先进,使SLN的研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乳腺癌SLNB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现已成为乳腺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望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取代常规的腋窝淋巴结解剖(ALND),降低上肢淋巴水肿 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我国该项目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该项目还将继续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将给乳腺癌病人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99例诊断时即为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病例按1978年国际抗癌联盟规定的TNM标准重新分期。T_11例,T_221例,T_327例,T_450例。年龄24~68岁,平均46.7岁。全组除少数锁骨上淋巴结固定未切检外,其余均未有病理证实。99例分为外科组(外科切除+放疗、化疗)、放疗组(放疗+化疗)、化疗组(单纯化疗)及未治组4组。未治组中,6例出院后失访,统计中按死亡计,其余皆获随访。外科组44例其中区段切除6例,全乳切除7例,仿根治术16例,根治术12例,扩大根治术3例。全组5年生存率9%(9/99),外科组18%(8/44),放疗组5%(1/21),化疗及未治组无1例生存至5年。由本组分析结果看,似乎外科组5年生存率优于化疗组和放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SN)微转移对非SN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和CK19免疫组化法回顾性研究24例DCIS和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SN微转移和非SN转移情况。结果:对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103枚SN进行了研究。24例DCIS患者中,1例SN转移其非SN也有转移(4·2%),23例SN阴性的DCIS中未发现SN微转移;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10例SN转移中6例有非SN转移;其余31例SN阴性患者中,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发现SN微转移4例(12·9%),其中1例患者有非SN转移;SN微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25·0%(1/4),SN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63·6%(7/11),多枚SN仅1枚微转移患者中的非SN转移率50·0%(1/2)。结论:初步研究提示,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SN微转移有助提高SN转移的发现,SN微转移患者若放弃腋淋巴结清除可能造成转移灶的残留。SN微转移的研究可作为腋淋巴结清除或放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前哨淋巴结(SLN)可以反映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检测SLN微小转移可以筛查出常规病理检查阴性中的高危患者,从而使治疗更加有的放矢。检测微小转移的方法有多层面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不同方法微小转移的检出率不同,其临床意义目前尚无定论;对于SLN有微小转移者,是否应清扫腋窝也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