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息贲"出自《黄帝内经》,现代病名已很少沿用,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古代中医文献中相关记载"息贲"之病名、病因病机、病证、治法及预后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文献研究的三个面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中医文献研究的现状冷静分析后认为,中医文献研究要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必须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战场,必须面向当代科研的最前沿,必须面向中医教育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3.
《中医杂志》2014,(6):541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本刊为半月刊,每月2日、17日出版,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中医杂志》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方法学与临床评价、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医杂志》2011,52(2):88
《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2011年起改为半月刊,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2011年《中医杂志》对栏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涉及临床的研究报告归属“临床论著”,而采用动物实验的研究报告归属“实验研究”,使栏目设置更趋合理、清晰。调整后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中医药发展园地、方法学与临床评价、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医杂志》2011,(1):88
《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2011年起改为半月刊,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2011年《中医杂志》对栏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涉及临床的研究报告归属“临床论著”.而采用动物实验的研究报告归属“实验研究”,使栏目设置更趋合理、清晰。调整后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中医药发展园地、方法学与临床评价、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本刊为半月刊,每月2日、17日出版,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中医杂志》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方法学与临床评价、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7.
郭柏良(1884~1967年),上海近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在民国时期与沪上其他名医共同创立中国医学院,并担任院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名家。新中国成立初期,郭氏担任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并捐赠大量书籍。郭氏重视阳气,临床擅长运用通阳化滞、温阳益气、扶阳建中等方法。郭老先生是上海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但对其研究相对较少,作为新一代的上海中医文献馆工作人员,对研究老一辈文献馆馆员的学术思想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郭氏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杂志》(ISSN 1001-1668,CN 11-2166/R)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本刊为半月刊,每月2日、17日出版,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主要栏目《中医杂志》主要栏目有: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临证心得、综述、百家园、标准与规范、中医药发展园地、学术争鸣、病例讨论、中医教育、海外中医、学术动态等。  相似文献   

9.
《中医文献杂志》为全国唯一的一份中医文献研究专业学术期刊,以"弘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药文献工作者、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主要栏目有:文献研究:集中反映中医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探讨:发表新观点、新方法,也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园地;名医经验:以名老中医临床学术经验为主,是中医学活的文献;医林人物:介绍中医界名人的成长之路、趣闻轶事;文献综述:为现代中医临床一次文献的整理研究,反映现代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最新动态;医药学史:反映古代和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多数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中,大致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即学习中医药学,必先打好学术理论基础,而其中必读的学术临床典籍和医古文的学习,又是学术奠基不可或缺的"入门之钥",这不仅和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而且对较快地读懂和完整悟解中医临床文献中的载述,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世存的中医药图书约有1万多种,其中以中医临床文献为主,约占80%以上,这是从事中医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文献杂志》为全国唯一的一份中医文献研究专业学术期刊,以"弘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药文献工作者、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主要栏目有:文献研究:集中反映中医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探讨:发表新观点、新方法,也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园地;名医经验:以名老中医临床学术经验为主,是中医学活的文献;医林人物:介绍中医界名人的成长之路、趣闻轶事;文献综述:为现代中医临床一次文献的整理研究,反映现代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最新动态;医药学史:反映古代和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总结周福贻教授对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治疗原则的论述,彰显周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为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文献杂志》为全国唯一的一份中医文献研究专业学术期刊,以"探究中医药古今文献,弘扬中医药临证精粹"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药文献工作者、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主要栏目有:文献研究:集中反映中医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学术探讨:发表新观点、新方法,也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园地;名医经验:以名老中医临床学术经验为主,是中医学活的文献;医林人物:介绍中医界名人的成长之路、趣闻轶事;文献综述:为现代中医临床一次文献的整理研究,反映现代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最新动态;医药学史:反映古代和近代中医药学的发展脉络,考镜源流,辨彰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中医各科主要疾病防治的进展情况,总结以往的经验和确定今后的科研起点,朱克俭同志就中医现代临床文献整理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医积累起来的临床文献,形式多样,要准确地评估其防治水平,首先就须要对资料进行必要的校正和归纳分析,使之具有齐同可比的条件,再从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所以要写好中医临床文献综述,实际上涉及到中医对现代临床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问题,这对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科研、医疗、教学水平,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与传承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从传统学术流派研究、专科性学术流派研究、少数民族医学流派研究、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现代传承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等方面报告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冠心病合并中风中医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本研究主要基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从病名认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等方面对冠心病合并中风的中医文献进行总结,期望为中医药有效防治冠心病合并中风提供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经典课程又称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门课程,其理论丰富,临床实用价值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近年启动的"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即是以经典著作学习为依托而制订的,经典学习之重要性可见一斑。因而培养当代名中医必先从中医经典学习入手,本研究以温病学教学为例,探索中医经典案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医古籍文献的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古籍文献的现实价值有如下四个方面。1、文献是历史的见证,它既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医药卫生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2、文献是学术的载体,是学术的物化形式,中医学术需要以文献的形式来保存和传承;学术是文献的精神内涵,中医学术的客观价值使中医文献成为一种鲜活的存在。3、文献是实践的指导。包括科研、教学、医疗在内的当代中医实践过程受到文献深刻而强大的影响,文献对当代中医实践过程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4、文献是未来的基石。中医文献是我们极当珍视的家底,搞清传统的家底,然后才能进行取舍。中医文献中蕴藏着我们已知的和未知的财富,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医术语研究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核心。基于文献学对中医术语“心掣”进行文献梳理和考证,分析《黄帝内经》中“心掣”的内涵与外延,并从医学史发展的视角,分析这一术语在后世的演变,探讨近现代学者对“心掣”的认识,希为当代临床相关病证的辨证和治疗提供借鉴,为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中医术语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医史文献是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的复合型、交叉型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史、中医文献、中医文化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等。中医医史文献是中医学下属各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医史文献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登堂入室之功。中医医史文献专业(以下或简称“医史文献专业”)兼顾中医基础研究、医史文献整理与临床实践,是中医学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的专业之一,是传统中医教育的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