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共3765例(男性2661例,女性1104例),收集患者各类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D传统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 (1)女性发病年龄迟于男性,且合并CHD传统危险因素多;女性随年龄增长,吸烟的比例下降,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比例显著升高.男性患者中,吸烟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2)性别间比较的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糖尿病可显著增加女性罹患CHD的风险(OR=2.05,95%CI:1.49~ 2.81,P<0.001),而吸烟则可明显增加男性罹患CHD的风险(OR=9.27,95%CI:7.68~11.19,P<0.001).(3)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血管狭窄程度加重;而男性冠脉病变程度无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结论 不同性别的CHD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似对女性冠脉病变的影响较大,而吸烟则对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提高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73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60岁老年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和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冠心病组年龄较大,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病率较高(P均<0.01);常有典型心绞痈症状、伴特异性ST-T变化较多。但2组高血压无差异(P>0.05)。CHD组和非CHD组危险因素数量比较无差异,CHD组中受累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数目也无关联(P>0.05)。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与年龄、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有关,但临床诊断时不应过分强调片面几个危险因素的数目,应重视临床症状,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提高老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点。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CHD的96例女性患者,按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的定义,分为合并MS和不合并MS两组。结果96例女性CHD患者MS的发生率为43.75%。MS^+组患者的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尿酸和肌酐均显著高于MS^-组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MS^-组患者;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MS^-组患者。结论女性CHD合并MS患者冠脉病变呈多支性,狭窄程度更高。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张松涛  张钟丹 《职业与健康》2014,(15):2201-2204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8例女性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的女性非AC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女性AC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女性ACS患者,平均年龄(68.12±12.38)岁,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78.9%;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构成、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03)是女性ACS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1.937,95%CI:1.314~2.856,P〈0.001)、糖尿病(OR=3.893,95%CI:2.319~6.535,P〈0.00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01)是女性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AC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AC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组)41例及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DM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DM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率、病变血管率及弥漫性血管病变率均明显增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发,冠状动脉呈多支病变且较严重,积极干预血糖及心血管病的其他高危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与性别及血清尿酸(UA)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男性及7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UA、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男性PVD组血UA为(328.12±107.30)μmol/L,HbA1C(7.74±1.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56±0.65)mmol/L,均高于无PVD组(P〈0.01);而女性PVD组血UA与无PVD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0.05)。男性高UA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82.14%)高于正常UA组(53.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应重视男性患者的降尿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糖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50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HD的患者按血糖结果分为两组,血糖异常组71例,血糖正常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心肌梗死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异常组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血糖正常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异常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加重,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血糖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多同时合并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556例中,心电图阳性患者6813%,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79%组、狭窄80%-89%组和狭窄≥90%组常规心电图阳性率分别为63.1%、64.9%和70.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1支、2支和3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常规心电图阳性患者分别为66.7%、62.9%和71.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结论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且难以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增加心电图判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李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498-3499,350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组的患者及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组血清睾酮水平,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调查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是否吸烟。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判断狭窄程度并累积积分。结果冠心病组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1.45)vs(4.58±1.12)μg/L,t=5.071,P=0.000)];CHD组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睾酮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也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预防老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同时也应关注血清睾酮降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冠心病患者多普勒组织成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m),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7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至少一只狭窄≥70%,A组),冠状动脉病变轻微组(狭窄(70%,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结果A组Era/Am值均较B、C组高(P〈0.05),B组与c组间Em/Am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m/Am值可检测出冠脉高度狭窄引起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widespread, fatal, and difficult to treat. Up to now, treatment has hinged on medical or surgical treatment.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simple method of relieving 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with a high initial success rate and a short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