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糖尿病患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对患的病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应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门诊糖尿病患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心理康复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对患者的病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应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在促进糖尿病患者心理康复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内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8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10个因子中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睡眠障碍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结论 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表现,分析与其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该院产科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100名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担心母婴健康、控制饮食困难、血糖监测麻烦且痛苦、治疗费用高及治疗时间长等是造成GDM孕妇焦虑的重要因素。GDM患者抑郁人数多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抑郁程度高于健康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GDM患者抑郁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自尊得分与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焦虑越高,自尊得分越低。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孕妇在自尊得分上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应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减缓其焦虑和抑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糖尿病为终生性内分泌疾病,绝大部分患需终生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随着病程延长,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慢性并发症,可影响患的心理健康,引起情感障碍。同样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糖尿病患的生活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本对2型糖尿病患进行心理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及原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对56例住院乳腺癌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影响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较多,但以担心医疗费用、家庭因素影响和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80.4%,75%和62.5%)最为显著.结论 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是较严重的,临床治疗中配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住院精神病患者配偶,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人院时配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P〈0.01),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出院时配偶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而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的措施。方法:对208名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并按入组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1项版本前17项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心理干预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HAMD、HAMA评定,并将结果加以对照分析。结果:分别有60.6%、24.0%的临床护士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焦虑情绪;临床护士的SCL-90的总分及多数因子分得分高于常模(P<0.01),40.0%以上的临床护士存在程度不等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干预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好转(P<0.01)。结论:工作环境的压力和社会心理支持不足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护士的自身价值是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8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心理干预措施.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根据其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监护质量,有利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于患者入院3 d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前再次对家属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心理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仅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总分及其他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家庭支持度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根据测评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干预6周末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5个因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定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观察6周.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前入组患者亲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情绪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3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调查结果予以心理干预,内容包括支持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观察4周.于心理干预后采用上述量表再次进行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71.05%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其中36.84%存在焦虑情绪,50.00%存在抑郁情绪;77.14%怕爱人和孩子不关心,68.42%怕成为家人拖累,47.37%担心病治不好,60.53%担心经济负担过重,42.11%怕失去工作或劳动能力.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自编问卷调查结果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存在着明显情绪障碍,早期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有助首发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研究组,65例普通慢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入组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入组时及出院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情绪特征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抑郁等情绪问题。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因子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较普通慢性疾病患者更严重,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累计发病率为10%-15%。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癌症的侵袭症状和治疗给患者心身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癌症化疗患者常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对108例糖尿病患者与10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糖尿病患者N维度T分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其它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状况较差,个性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门规糖尿病患者对眼部视网膜病变的认知程度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31例门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护理健康教育、眼部检查等,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表明,糖尿病引起眼病知晓率55.85%,其致盲知晓率30.3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眼部主要病变知晓率37.66%,其致盲知晓率26.40%,护理干预后其知晓率为100%.结论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病有一定认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认识不足,护理干预作为医疗辅助措施对指导患者治疗、改善转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护士心理压力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对88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的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总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医院领导及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她们能更安全、更积极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60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入组教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小剂量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分别于入组前、治疗后第2周、4周末评定两组教师的焦虑状况. 结果中小学教师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治疗4周末,干预组显效率80.0%,有效率93.3%;对照组分别为53.3%,73.3%.干预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段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比较,干预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中小学教师的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普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普外科护士工作繁忙,精神紧张,职业要求必须服务态度好,质量高,准确、及时地抢救患者,为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原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28名普外科护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资料来源于原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28名普外科护士,年龄21~42岁,平均(29.7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