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5~2003年,我们对92例脊髓型颈椎病应用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9年 5月以来 ,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融合术、进口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外伤骨折、脱位及颈椎病患者共 1 7例 ,经 4~ 9个月随访 ,效果满意 ,未发现颈椎屈度丢失现象。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5例 ,女 2例 ;年龄 1 7~ 68岁 ,平均 42 .5岁 ;病程 5小时~ 2年不等。其中颈椎外伤骨折、脱位 1 1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2例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2例 ,颈椎病 1例 ,脊髓肿瘤颈椎后路手术后明显畸形 1例。 1 7例患者术前皆行 MRI、CT及 X线摄片。固定节段单节段 9例 ,双节段 6例 ,三节段 2例。 MRI:颈椎体从前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金天格胶囊(人工虎骨粉)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早期2型临床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5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8例:口服钙尔奇D片600 mg/d、骨化三醇胶丸0.25ug/d及阿仑膦酸钠片70 mg/周;治疗组78例: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天格胶囊,3粒/次,3次/d。疗程为2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腰椎骨密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腰膝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亦能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分析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护理措施,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对经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术治疗患者进行了分析,有21例患者,对临床护理开展了护理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是(425.5±102.6)毫升,没有出现脑脊液漏情况,没...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可为植骨提供有效固定,植骨融合率明显提高。1998~2001年,我们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AO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30~67岁,平均51.6岁。脊髓型颈椎病7例,颈椎椎体骨折、脱位伴截瘫6例(Frankel A级2例,B级1例,C级3例)。单节段融合7例,双节段融合6例。最高节段为C3,最低节段C7。均采用AO锁定型颈前路钢板行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增高植骨对老年人颈神经根管形态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老年人颈椎前路增高植骨后3—4颈椎(C3—4)和5—6颈椎(C5—6)神经根管形态改变。方法:取老年人颈椎标本10具,摄X线片,然后进行CT平扫,三维重建C3—4、C5—6神经根管。所有标本均在C3—4和C5—6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ACDF),取同标本胸椎椎体增高植骨2.5mm。术后于术前同等条件下重建颈椎相关神经根管。实验统计数据包括:颈椎椎间盘前方高度、后方高度、神经根管高度、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及周径。结果:实施手术节段20个,C3-4、C5-6各10个。术后C3—4、C5—6神经根管分别增高11.2%、7.8%,C3—4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分别增加22.5%、23.3%,C5—6神经根管内口、外口面积分别增加18.2%、25.0%,C3—4神经根管周径内口增大11.0%、12.4%,C5—6神经根管周径内口、外口分别增大10.9%、17.0%。结论:在体外进行老年人ACDF并增高植骨2.5mm,有效地增加了双侧颈神经根管的高度以及内、外口的面积和周径,该术式能使相应神经根管得到扩张。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变引起脊髓受压和(或)脊髓供血障碍所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颈椎病总数的10%~15%,是各型颈椎病中的最严重的类型,也是55岁以上人群中脊髓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1〕。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老年患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多的特点,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本文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前路手术的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02~2017-02该院收治的143例行ACDF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SF-36量表对其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患者术后健康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多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前生活质量普遍受限,ACDF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JOA评分9分(OR=2.357)、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OR=1.645)、病程 6年(OR=3.122)、年龄 60岁(OR=5.049)及工作不稳定(OR=2.616)均为影响多节段颈椎病患者ACDF后健康改善的危险因素。结论 ACDF可显著改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对具有影响术后改善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护理措施,以有效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天格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及对关节软骨及膝关节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依托考昔片治疗,1次/d,1片/次,4 w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金天格胶囊治疗,3次/d,3粒/次,4 w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w后白细胞介素(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水平。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日常生活、综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MM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GF-β1、TIMP-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金天格胶囊治疗KOA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可通过促进TIMP-1、TGF-β1的表达和抑制MMP-3、IL-1β的表达,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椎前路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完成手术治疗并完成术后随访的91例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椎间盘组,同期完成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的89例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椎体组,术后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检查两组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C2-7Cobb角、C2-7SVA、T1倾斜角);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颈肩部及上肢疼痛程度;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两组颈椎功能障碍程度。结果椎间盘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椎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椎体组,手术费用少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两组C2-7Cobb角较术前增大,C2-7SVA、T1倾斜角较术前降低,且椎间盘组C2-7Cobb角大于椎体组,C2-7SVA、T1倾斜角低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术后6个月,两组VAS、N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椎间盘组均低于椎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更利于改善患者颈椎矢状位平衡状态、减轻疼痛程度,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颈椎功能迅速恢复,更利于缩减治疗费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器,对颈椎器,颈椎骨折或脱位等需行前路手术脊髓前方差压的患者施行椎体间固定融合,结果显示,其固定效果可靠牢固,并发症少,椎体间可达早期融合,解决了过去颈椎前路手术后椎间植骨块易松动或脱落,甚至引起脊髓压迫等并发症的难题,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为其早期康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表现有颈脊髓受压损害引起的上、下肢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解除压迫可阻抑病变发展 ,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1 992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我院采用颈前路截骨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62例 ,其中 35例在前路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同时切除退变增厚的后纵韧带 ,手术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据症状、体格检查及 CT、MRI结果确诊 ,男 49例 ,女 1 3例 ;年龄 38~ 73岁 ,平均 5 6.4岁。缓慢发病 42例 ,轻度外伤后发病 1 2例 ,劳累后发病 6例 ,无原因突然发病并迅速加重 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2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依据Frankel分级评价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颈椎椎体序列。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2个月(6~36个月),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和植骨稳定无松动,融合满意,X线示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序列恢复满意。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9例,C级7例,D级3例,E级0例。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A级2例,B级4例,C级6例,D级7例,E级2例。结论采用早期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融合率高,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比较两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为19.4%,持续时间(5.67±2.94)d;对照组分别为51.6%、(10.75±3.19)d。两组比较,观察组咽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更短(P均<0.01)。结论椎前筋膜缝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 相似文献
17.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被广泛用于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吞咽困难为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吞咽食物过程中出现功能障碍及吞咽时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烧灼等不适感,影响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2,(2)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其中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和碳酸钙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和金天格胶囊模拟剂,疗程均为52周。以干预52周时的腰椎1-4(L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包括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 P1NP)、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血钙等血尿生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金天格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6例及对照组(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8例完成了52周的治疗及随访。两组治疗24周时即观察到L1-4骨密度较基线明显升高,至52周时金天格组与对照组L1-4骨密度仍显著高于基线,分别较治疗前增加0.99%(-1.52%,3.55%)和1.46%(-0.71%,3.81%),均P<0.025。两组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在用药12周时出现,于24周时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52周时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00,3.00)vs.3.00(0.00,5.00),P<0.001]。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治疗24、36及52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能够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与碳酸钙片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类似。金天格胶囊较碳酸钙片组能够更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总体评分,尤其在改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症状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7~2014-06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2例,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咽部不适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