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60例未使用血管封堵器止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使用血管封堵器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远远低于未使用血管封堵器患者。结论配合严格的护理措施,血管封堵器止血安全、可靠,并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与人工压迫止血的疗效。方法:选择CAG或PCI术后应用Angio—Seal止血患者40例及同期行人工压迫止血患者40例作为A、B组,分析两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皮下血肿、血管迷走反射、急性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用Angio—Seal止血的患者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临床观察显示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安全可靠、有效、止血效果好,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losure wire血管封堵器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及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336例,其中手工压迫组221例,closure wire封堵器组115例。观察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封堵器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较手工压迫组显著缩短(P〈0.05),封堵器组相关血管并发症较手工压迫组显著减少(P〈0.05),手工压迫组1例因腹膜后血肿而急需输血,封堵器组无严重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closure wire封堵器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成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其较手工压迫法能够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相关血管并发症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王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122-1123
目的:介绍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冠脉介入术后止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60例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后行血管封堵器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血管封堵器的相关知识、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护理指导,术后卧床与观察,心电监测,及时处理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安置血管封堵器,止血效果良好,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患者使用封堵器止血快,卧床时间缩短,安全,可吸收,并发症减少,尤其对老年人,可广泛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手术后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对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估血管缝合器及血管封堵器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为人工压迫组(A组)60例、血管缝合器组(B组)60例、血管封堵器组(C组)60例,观察3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费用及随访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均缩短,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腹胀、排尿困难、烦躁发生率较A组均降低(P<0.01);B组与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38.3%),B组2例(3.3%),C组2例(3.3%),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ν=2,P<0.001);其中B组和C组低于A组(χ2值分别为22.28和22.28,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费用为(62±8)元,B组为(2 930±12)元,C组为(2 888±13)元,3组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P<0.001);B组、C组费用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个月,复查股动脉血管彩超,B组、C组患者未见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结论 与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相比,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但经济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患者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后压迫止血的减压时间和如何通过临床护理观察干预减少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600例经桡动脉行PCI治疗的患者,其中317例患者术后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均使用TR Band压迫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按替罗非班是否使用和止血减压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93例),替罗非班使用A组(137例)、B组(180例)共三组,观察三组术后止血效果及压迫止血的并发症.结果 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明显增加桡动脉穿刺点渗血,局部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调整减压时间能显著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 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管缝合器以缝合线来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穿刺局部并发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4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60例未使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使用血管缝合器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远远低于未使用血管缝合器患者.结论 配合严格的护理措施,血管缝合器止血安全、可靠,并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PCI)是冠心病治疗的新技术,其常规方法是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经桡动脉穿刺是PCI的一理想途径,具有损伤小、术后可迅速止血、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和溶栓药物的应用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共完成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1例,现将其术前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比,观察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我科住院,经股动脉行PCI的老年患者81例,其中26例采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观察组),55例采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股动脉局部并发症。【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案一致。观察组制动时间(4.6±0.8)h与对照组(6.4±0.9)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溃破(P〈0.05),血肿和假性动脉瘤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相比,Boomerang血管封堵器更安全,术后制动时间短,对皮肤损伤小,尤其适于老年体弱不能强力压迫局部软组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评估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107例符合入选标准者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3例,其余74例除造影外还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100 mg/d,氯吡格雷至少600 mg;采用Judkins技术完成经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操作完成后即刻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口进行封堵止血。结果:即刻止血成功率100%,发生迟发腹股沟区较大血肿4例,腹膜后血肿1例,总出血并发症4.67%,止血成功率95.33%。结论: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可以快速、有效止血,减少卧床时间及减轻卧床造成的不适与痛苦。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在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指征、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外周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35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成功,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介入诊治,只要进行严密观察和规范化处理,一般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星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28-2729
目的:探讨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并与传统的人工压迫止血相比较。方法:选择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213例为观察组,同期常规人工压迫止血215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止血时间、卧床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采用Angio-Seal封堵器止血时间与卧床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较人工压迫止血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患者舒适。结论: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无明显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对冠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并与传统的人工压迫止血相比较. 方法 选择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213例为观察组.同期常规人工压迫止血215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止血时间、卧床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 采用Angio-Seal封堵器止血时间与卧床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较人工压迫止血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患者舒适.结论 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无明显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冠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与传统加压法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观察,来选择更可靠的术后止血方法。方法:随机将238例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18例,实验组术后安置动脉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给予传统加压法止血,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引起的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120例采用安置血管封堵器的患者,止血效果好,术后康复时间短,无并发症,1例患者周围软组织有少量出血,18例诉不适感;对照组118例采用传统加压法的患者,经加压后无再出血,止血效果好,8例周围软组织有少量渗血,90例患者诉卧床时间长,伤口压力引起不适感。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的护理观察,应用动脉封堵器止血的患者止血快,卧床时间短,舒适度有效提高,饮水量增加,有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术后应用动脉血管封堵器是可靠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经股动脉途径是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最重要血管路径,与其他血管路径相比,更有利于冠脉复杂病变的处理,并且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术后拔管需要人工压迫止血及较长时间的卧床,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不适和一些相关的并发症。本研究比较了Perclose血管缝合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血管缝合器Perclose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止血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Perclose缝合器缝合止血,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应用Perclose缝合止血成功率97.5%(95/120)。止血时间2.02?.1min,制动时间4.4?.8h。1例发生血肿。结论:在PCI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Perclose缝合止血是可靠的、安全的,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并有助减少血管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止血气囊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恢复快、创伤小、减少卧床时间等优点被广泛接受。但术后止血压迫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麻木、青紫、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如何进一步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务之急[1]。止血气囊是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不断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经股动脉入路存在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手术并发症高等缺点。自1992年Kiemeneiji等首次报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以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优点是术后便于止血,患者无须卧床,局部出血、血肿和血管并发症少等。其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第三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以缝合线来处理股动脉穿刺点,可以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穿刺局部并发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任亚娟  丁守良  英敏 《医学争鸣》2007,28(4):341-341
0 引言 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做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后,因其穿刺点小,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 h的方法来止血. 由于包扎时间较长,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的刺激,患者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 我科2004年起应用血管封堵器后,明显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感,提高了其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