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柳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柳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为制定柳州市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3~2006年在柳州市吸毒人群进行行为监测和HIV血清学监测。[结果]4年间共发现HIV感染者300例,其中236例有与他人共用针具史,HIV抗体阳性率为18.42%,属中等流行,吸毒者中注射吸毒史占92.69%,其中30.20%曾共用过针具;35.12%的吸毒者以高危性行为换取毒品,发生高危性行为时8.1%的吸毒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只有1.5%的人每次都用,其余90.04%有时使用。[结论]柳州市吸毒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继军  李志远  李莹  张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99-3300
[目的]了解兰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动态,为制定兰州市艾滋病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04~2005年兰州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2004~2005年共发现HIV感染者17例,其中15例感染者均有注射吸毒史,11例有与他人共用针具史,HIV抗体阳性率为1.22%,属低流行;吸毒者中13.15%有注射吸毒史,其中28.26%曾共用过针具;23.95%的吸毒者曾因毒品交易而发生高危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时56.72%的吸毒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只有12.84%的人每次都用,其余31.04%有时使用。[结论]兰州市吸毒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广西柳州市通过艾滋病干预后,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改变,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3~2006年柳州市吸毒人群行为改变及HIV血清学监测情况.结果 吸毒者中以静脉注射海洛因为主,年龄20~39岁为主,男女比例约为4:1,共用注射器从2003年的48.7%降到2006年的24.3%;35.12%的吸毒者以高危性行为换取毒品,发生高危性行为时8.1%的吸毒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只有1.5%的人每次都用,其余90.04%的人有时使用;2003~2006年共发现HIV感染者300例,其中236例有与他人共用针具史,HIV抗体阳性率为18.42%,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柳州市经过健康干预,吸毒人员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须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2002-2004年东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东莞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预测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4年在东莞市强制戒毒所戒毒的3 766名吸毒者检测血清HIV抗体,采用统一问卷搜集每名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及行为学资料.将所有资料输入EPIDATA 3.0,采用STATA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为5.47%,男性吸毒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女性,流动吸毒人群的感染率高于本地吸毒人群,有共用针具吸毒史者的感染率高于无针具共用史者.吸毒者中注射吸毒率为64.29%,注射吸毒者中针具共用率为44.75%.吸毒者中有商业性性行为者占46.55%,其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仅占17.46%.东莞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东莞市吸毒人群的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吸毒人群中存在着共用针具及商业性性行为等危险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尽快推广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疗法及100%安全套策略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会区2004~2008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新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全部新进入戒毒所的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调查对象进行HIV抗体检测,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分析。[结果]共监测3535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3.90%;监测对象中72.67%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占52.55%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20.3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结论]江门市新会区吸毒人群的HIV感染水平低于全国同类人群的感染水平,但共用针具吸毒的高危行为存在,势必导致感染率的攀高,而且吸毒人群的性交易将导致艾滋病病毒向一般人群传播。因此,做好吸毒人群的干预工作是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凉山州2003~2004年HIV/AIDS的综合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凉山州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和其流行现状和趋势。方法:按照艾滋病行为和血清学监测方案的操作程序及调查方法对全州吸毒者、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孕产妇进行行为及血清学监测。结果:2227例吸毒者艾滋病感染率为15.5%(346人),吸毒者共用针具率为13.1%;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感染率为0.8%(3人),只有51.1%的CSW(女性性商业工作者)在每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孕产妇监测中2004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结论:我州HIV感染途径主要还是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及性乱,女性商业性性行为者性行为将在艾滋病向普通人群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当加强综合干预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评价对本地吸毒人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2年新进入珠海市某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2006—2012年珠海市哨点共监测吸毒者2 707人,检出HIV抗体阳性57例,阳性率为2.11%;阳性率从2006年的5.37%(24/447)逐年下降到2012年的0.49%(2/407)(P<0.01)。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3.99%(47/1 178),非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65%(10/1 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用针具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0.7%(44/411),无共用针具的注射吸毒者的HIV抗体阳性率为0.39%(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707名吸毒者中发生商业性行为813人,占30.03%;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224人,安全套使用率为27.55%。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34%(1 397/1 637)。结论近年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持续下降,但共用针具吸毒和商业性行为等感染HIV的高危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在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应进一步扩大针对该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等行为干预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吸毒人群HIV监测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密切注视HIV流行的变化趋势。[方法]对850名吸毒者检测HIV和梅毒抗体并在405名吸毒者中开展艾滋病和知识和吸毒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吸毒者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RPR试验29人呈阳性(3.4%)。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比较较高。[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用针具吸毒和性乱等多种高危行为,潜在HIV流行的巨大危险。应对该人群加强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危险因素。防止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英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及其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2013—2017年在英德市强制戒毒所的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开展HIV抗体检测。结果2013—2017年共监测吸毒者1 920人,年龄分布在25~49岁之间,以男性、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已婚者居多。HIV感染率为0.52 %,HCV感染率为27.55%;主要吸毒方式为口吸(64.64 %),有24.69 %的吸毒者使用传统毒品,59.53%吸毒者使用新型毒品。35.36%以注射吸毒为主,33.33 %最近一个月曾共用注射器。34.81%的吸毒者曾有过商业性行为。结论 英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HC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吸毒和不安全商业性行为等高危行为仍然存在,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遏制HIV、HCV等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福州市HIV感染吸毒者针具使用行为特征,以期为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福州市1998年~2007年间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由调查员面对面对调查吸毒及针具使用行为特征。结果50例HIV感染吸毒者100%注射吸毒;92.0%的人曾共用针具;共用方式主要为互相借用针具及公共洗针水;89.1%的人共用针具前曾没有处理;50.0%的人重复使用注射器;72.0%的人将使用过的注射器扔进垃圾堆;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HIV阳性吸毒者从别人针筒分水的行为发生率高(P=0.038);非在婚的HIV阳性吸毒者将针具借给其他吸毒者的行为发生率高(P=0.002)。结论福州市HIV感染吸毒者中存在较严重的HIV感染危险和危害行为,应加大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工作力度,尽快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  相似文献   

11.
苗立波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00-2302
目的对海洛因注射者(IDUs),中的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北京300名戒毒者的临床资料,HIV、HBV、HCV感染情况,性行为,艾滋病毒/艾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及其他社会心理学因素,并分析IDUs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IDUs中86.8%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25.7%有多个性伙伴,49.0%有IDUs性伙伴,70.7%不了解对方HIV感染情况;首次吸毒年龄小、注射过量次数多、对安全套的否定态度、共用不洁注射工具与不安全性行为有关,而未婚、继续使用安全套意愿、自愿HIV检测等与安全性行为有关。结论北京地区IDUs中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忽视对IDUs中高危性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阳江市江城区吸毒者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阳江市江城区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毒的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静脉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91.3%静脉吸毒者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1.9%;静脉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0.1%;最近一次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9%;47.4%静脉吸毒者有共用针具行为。结论阳江市部分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低,HIV感染行为率高,应尽快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ountries have adop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Legal access to needles and syringes/needle exchange programmes as part of such a strategy has been heavily debated.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has also been part of prevention strateg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legal access to needles and syringes/ needle exchange programmes versus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IDUs) as part of HIV pre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S: Differences in HIV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among IDUs are described. Outcome variables of effectiveness were HIV incidence rates over time. These were estimated by back calculation methods from 1980 through 1996,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IV and AIDS registers. RESULTS: A comparison of HIV prevention strategies in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suggests that a high level of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might be more effective than legal access to needles and syringes/needle exchange programmes. Sweden and Norway, with higher levels of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have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incidence rates of HIV among IDUs than Denmark where there was legal access to needles and syringes and a lower level of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In Sweden there was no legal access to drug injection equipment. CONCLUSION: Promotion and accessibility of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countries where such a strategy is not adopted or has low priority.  相似文献   

14.
针对昆明市吸毒者多,由吸毒特别是共用注射器和高危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的传播和扩散现象严重,项目以同伴教育为切入点,以减低HIV的传播和扩散为目的,在IDU(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了针具交换、社区外展、同伴教育、安全套推广、吸毒者和戒毒者自助互助小组、吸毒者和戒毒者家庭联谊活动、转介服务等综合干预活动,促进了IDU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增长,降低了其相关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干预策略以及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08—11对在2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1243名16~20岁学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1243名调查对象中,68.O%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4.9±1.4岁;有过性行为者中,63.2%有过2个或2个以上性伴,83.3%报告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86.4%报告最近1次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报告入所前1年内发生过性行为的626名调查对象中,坚持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5%,从未使用者占55.6%。139名调查对象有吸毒史,其中36.0%有注射毒品史;有注射毒品史者中,44.7%在入所前1年内曾与别人共用注射器,18.8%最近1次注射吸毒时共用注射器。艾滋病知识得分平均5.68±1.73分,UNGASS指标涉及各项艾滋病知识全部正确回答者所占比例为16.7%。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相关认知态度正确或积极者所占比例均低于60%,对HIV感染者持正确态度者少于50%。吸毒行为相关认知态度正确或积极者所占比例较高,且多数调查对象具备积极的预防疾病态度和参加防艾宣传意向。结论2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应通过开展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和干预提高学员艾滋病知识和生活技能,培养学员正确的认知态度,以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济宁市戒毒人员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李平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0):947-948
[目的]了解济宁市戒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进入济宁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抗-HIV。[结果]调查吸毒者292人,37.33%有注射毒品行为。其中,57.80%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7.88%曾通过金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检测292名吸毒者,抗-HIV阳性率为14.3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74%。抗-HIV阳性率,男性为17.49%,女性为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省人员为22.95%,本省人员均为阴性;静脉吸毒、吸毒时间长、共用注射器吸毒者高于口吸毒、静脉吸毒时间短、未共用注射器吸毒者。[结论]济宁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HIV感染率较高,梅毒感染率很低。  相似文献   

17.
南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式方法在社区中寻找吸毒者,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结果调查200名吸毒者目前80%人采用注射吸毒,最近6个月有42.5%共用过注射器,99%的被调查者有过性生活经历,与固定性伴、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分别为25.41%、28.5%。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91.33%,HIV阳性率为20.9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7.91%。结论南宁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高,高危行为普遍,需要加大干预力度,控制HIV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绵阳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生物学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涪城、游仙区社区内采用滚雪球等方法招募吸毒人员363名,在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中心随机抽取新入所吸毒人员37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逐一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 IV抗体、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吸毒者400名,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96.63%;当前使用的主要毒品均为海洛因,静脉注射吸毒占76.75%,最近1个月(或入所前1个月)与他人共用过针具注射毒品的比例为0.33%;最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76%;最近1次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4.54%;最近1年接受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为98.75%;H IV抗体阳性率为1.25%,HCV抗体阳性率为74.37%,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01%。结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H IV抗体阳性率和注射毒品共用针具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高危行为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吸毒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相关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了解吸毒者与艾滋病感染和传播有关的行为 ,以指导对吸毒者开展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方法 用滚雪球法在绵阳市和西昌市的社区中寻找吸毒者 ,用社会学的个人深入访谈和流行病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 36 3名吸毒者 ,其中采用过静脉注射者占 96 4 1% (35 0 / 36 3) ;绵阳、西昌 2地吸毒者年龄、婚姻分布相近 ,文化、职业、经济收入等有明显差异 ;绵阳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者占 34 1% ,西昌市为 5 8 8% ;注射器不消毒、或用清水和开水清洗较多 ;在与其他性伴发生性行为时 ,绵阳市、西昌市仅有 33 3%和 30 8%的吸毒者使用安全套。结论  2地的吸毒者共用针率较高、针具清洁方法不正确 ;非婚性安全套使用率低 ,存在较大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危险 ,特别是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吸毒者更危险 ,应尽快针对吸毒人群开展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安全套使用促进、完善性病和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