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或极高危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为寻找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65例(EH1组)、低或中危EH患者35例(EH2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1组和EH2组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rP〈0.01);与EH2组比较,EH1组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和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CP-1可能参与了高危或极高危EH的病理生理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MCP-1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高危或极高危EH患者外周血MCP-1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基因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基因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IL-6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外周血IL-6蛋白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IL-6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6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IL-6蛋白水平升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TLR4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TLR4 mRNA在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4 mRNA在肺癌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差异及TLR4 mRNA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P〈0.05);肿瘤最长径〉5cm的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高于最长径≤5cm的肺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P〈0.05);TNM分期Ⅰ期、Ⅱ~Ⅲ期、Ⅳ期肺癌患者的TLR4 mRNA表达量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 mRNA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及吸烟史均无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mRNA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增高,且TLR4 mRNA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进展的重要指标,并提示运用TLR4的相关拮抗剂如Eritoran,作为免疫佐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的表达及辛伐他汀治疗影响。【方法】根据患者肾移植术后6个月的血脂水平,从167例肾移植受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为血脂正常组(A组),30例为血脂增高组(B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外周血MCP-1及CCR2 mRNA表达水平。血脂增高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分别于1.5个月、3个月时复查血脂水平及MCP-1、CCR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肾移植受者外周血MCP-1及其CC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增高更为显著。辛伐他汀治疗1.5个月时.B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外周血MCP-1、CC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结论】肾移植后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MCP-1及CCR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能参与了移植后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移植肾排斥的发生。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肾移植受者外周血MCP-1及其CCR2 mRNA表达水平,此可能有助于减少或延缓移植后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移植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中的表达以及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关系。方 法 共计纳入中南湘雅三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SLE患者60 例和募集28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方法(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VDR mRNA和MCP-1 mRNA,Western blot检测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MCP-1水平,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SLE患者PBMC的VDR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5);SLE患者PBMC的MCP-1mRNA及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BMC VDR mRNA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r=-0.417,P=0.001);VDR mRNA与MCP-1 mRNA、VDR蛋白与血清MCP-1浓度分别呈负相关(r=-0.554,P=0.000;r=-0.400,P=0.028)。结论 本研究表明SLE患者PBMC的VDR表达下调与SLE疾病活动度成负相关,且可通过影响MCP-1的表达在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其调控的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每组9只;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和MCP-1的表达水平.结果:(1)COPD组大鼠PBMC中NF-κB和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布地奈德治疗组和茶碱治疗组大鼠PBMC中NF-κB、MCP-1水平以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MCP-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PD组.结论:NF-κB基因及其调控蛋白MCP-1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用激素和茶碱治疗后可延缓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莉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5):360-362
目的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的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的表达,并以33例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组)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OPN mRNA在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5.4%,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率为33.3%,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无靶OPN mRNA表达。大肠癌组与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大肠癌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随着大肠癌Dukes分期的升高,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P均〈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与大肠腺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阳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荣红  桑圣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346-1348,1352
目的:探讨单个核细胞(PBM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心肌梗死(AMI)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0例AMI患者与对照组30例血浆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用ELISA法测定血浆MMP-9的含量及RT—PCR检测单个核细胞中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MI患者在6h及1周内MMP-9的含量分别为(697±143)ng/mL,(597±102)ng/mL较对照组的(342±165)ng/mL显著增高(P〈0.05),与cTn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r=0.82,P〈0.05)。AMI患者单个核细胞MMP-9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AMI患者PBMC处于炎性状态,MMP-9mRNA表达增强,并可能由此导致血浆MMP-9水平增高。监测血浆MMP-9的水平有可能成为了解AMI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为AMI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前列腺癌患者,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取5 mL静脉血,肝素抗凝,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PSA mRNA表达。结果:①39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66.7%(26/39),其中血清PSA>20.0 μg·L-1者23例,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87.9%(20/23);血清PSA≤20.0 μg·L-1者16例,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37.5%(6/16)。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②16例血清PSA≤20.0 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PSA mRNA阳性表达的Gleason评分为:1~4分0/3,5~7分1/8,8~10分5/5,6例阳性者均为中、低分化癌。 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的检测在血清PSA>20.0 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血清PSA≤20.0 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的检测可以预示微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免疫效应分子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2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次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其中的GNLY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方法测定其中GNLY的mRNA含量。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GNLY蛋白含量与一些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GNLY蛋白含量(相对定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56倍)和mRNA(相对定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6倍)均明显降低(P〈0.01)。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GNLY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IgG水平成正相关(r=0.477,P〈0.05)。结论GNLY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监控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脐带间质干细胞(UC-MSCs)治疗MRL/lpr狼疮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MRL/lpr鼠随机分为UC-MSCs1次移植治疗组(G1)、UC-MSCs3次移植治疗组(G2)、对照组(G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尿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肾脏MCP-1蛋白水平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肾脏MCP-1基因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MCP-1蛋白在肾脏表达。结果:(1)29周时G2组血液MCP-1水平为827.70±259.36pg/mL,显著低于G3组1 325.45±352.28pg/mL(P<0.05);28周时G2组尿液MCP-1为239.93±31.47pg/mL,显著低于对照483.52±184.37 pg/mL(P<0.01)。(2)G2组(0.30±0.02)和G1组(0.40±0.02)MCP-1蛋白表达与G3(0.67±0.0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组也显著低于G1组(P<0.05)。(3)G2组(0.30±0.01)和G1组(0.39±0.02)MCP-1基因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0.79±0.15)(P<0.05),G2组显著低于G1组(P<0.05)。(4)MRL/lpr鼠MCP-1主要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和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处及肾小管。G3组肾小球系膜区强表达MCP-1,治疗G1、G2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UC-MSCs可能通过抑制MCP-1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及其与血压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以新疆哈族EH患者41例为病例组,哈族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及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RBP4,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体内脂肪百分比(BF%)。结果:(1)EH组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EH组血浆RBP4与年龄、SBP、DBP、WC、WHR呈显著正相关;在对照组中,RBP4与上述指标无相关性。(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EH组中,SBP和WHR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血浆RBP4水平的独立因素;在对照组中,上述各项指标均不是影响血浆RBP4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族EH患者血浆RBP4水平升高并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甲醇中毒后脑组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5只,应用通有混合气体(N2O/O2)的密闭有机玻璃箱并灌胃相应剂量甲醇溶液复制急性高剂量甲醇中毒大鼠和急性低剂量甲醇中毒大鼠(n=5).分不同时段(2 h,12 h,24 h,3 d,1周)取大鼠右心房静脉血,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液的甲醇浓度,取大鼠脑组织进行总RNA提取,经逆转录得cDNA,用SYBR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动态定量监测脑组织中MCP-1和VEGF mRNA在急性甲醇中毒后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结果(1)甲醇浓度检测结果:低剂量组在2 h、12 h的血液甲醇浓度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0.05),高剂量组在2 h、12 h、24 h的血液甲醇浓度较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0.05),各组在3 d和1周均未测出甲醇;(2) MCP-1 mRNA表达变化:在甲醇中毒后2 h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0.05),在2 h,3 d和1周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3) VEGF mRNA表达变化:在甲醇中毒后2 h明显升高,24 h达到高峰,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0.05),在2 h和12 h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结论急性甲醇中毒后,MGP-1和VEGF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程度与甲醇中毒剂量有关,可能在脑损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方法:测定48例EH、46例EH+DM患者及53例健康人的血压、脉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baPW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H+DM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E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aPWV在EH组和EH+DM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H+DM组又显著高于EH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aPWV显著高于EH者,后者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baPWV升高与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中MCP-1、MI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心肝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MI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5只,行右肾切除术后两周,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组),将糖尿病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大鼠对照组(B组)和糖尿病大鼠治疗组(C组)。采用HE、PAS染色,行肾脏组织形态学分析,用Real time FQ-PCR检测MCP-1、MIF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脏MCP-1、MIF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大鼠肾脏MCP-1、MIF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结论 DN大鼠肾脏MCP-1、MIF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是DN炎症相关的直接证据。DN大鼠肾脏肥大、系膜ECM沉积以及UAER增加均与肾脏MCP-1、MIF细胞因子的高表达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D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心肝宝可下调肾脏MCP-1、MIF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ECM沉积、抑制肾脏肥大、降低尿蛋白,防止DN的发生发展。心肝宝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对DN产生保护作用并且对DN脂代谢紊乱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肾-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和mRNA的表达。方法:3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2K1C高血压组各15只。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4周、8周的血压变化。8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ACE2 mRNA表达。结果:①2K1C组术后血压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模型组心肌局部AngⅡ浓度显著升高(P〈0.01);③高血压模型组ACE2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2K1C高血压大鼠心肌局部AngⅡ浓度升高,肾脏组织ACE2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两肾-夹高血压大鼠血压发生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度分层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级分为:1级20例,2级30例,3级30例;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3例,中危组16例,高危组15例,极高危组36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IL-6和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水平及危险度分层递增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IL-6和hs—CRP浓度能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重程度,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度的新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CRP与E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0例EH患者和28例对照组人群的血清CRP,100例EH患者中,单纯EH41例,合并冠心病(CHD)59例;非极高危EH11例,极高危EH89例。41例单纯EH中,极高危EH30例,其中2级EH13例,3级EH17例;中年EH22例,老年EH19例。结果:(1)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级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2级组(P〈0.05),2级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极高危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非极高危组(P〈0.05),EH非极高危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老年EH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CRP可能与EH有关;(2)CRP可能参与了EH的分级和危险分层;(3)CRP可能与EH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