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20例临床疑诊为CVST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作常规MRI、MRV扫描及DSA检查。比较不同的成像序列对CVST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除两例经DSA确诊的CVST在MR图像上未显示外,其余12例CVST在MR图像上均显示;MRV显示12例23个病灶,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管腔的狭窄、中断、充盈缺损及属支的迂曲扩张,MRV显示的病变静脉窦数目多于其他检查方法,MR(包括常规MRI及MRV)对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85%。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CVS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MRI)加MR二维相位对比法静脉成像(2D-PC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3例,女11例,年龄范围21~57岁,平均年龄38岁。所有病例行常规MR序列(TSE-T2WI、Tirm序列dark-fluid,SE-T1WI,EPI-DWI),2D-PC法MRV成像;病程处于急性期(1~5d)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d)5例,慢性期(21d)2例。结果: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流空信号。2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结论:常规MR序列加2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作为脑静脉窦血栓临床路径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3例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患者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33例患者中,8例单纯横窦受累,10例单纯乙状窦受累,10例横窦及上矢状窦联合受累,5例横窦受累、乙状窦及上矢状窦联合受累。患者中T1WI为等信号、T2WI为低信号有6例,T1WI、T2WI为高信号的有18例,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的有9例。增强扫描中脑静脉异常强化的患者有11例,其静脉窦内血栓没有出现强化特征,同时呈现出空三角征或是充盈不规则缺损。患者DSA、MRV检查结果显示受累静脉窦显影主要表现为不显影或是显影狭窄、不规则。结论 MRI联合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可有效提高脑静脉窦血栓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核磁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进展。方法:选择本院2002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0例患者全部行MRI检查,19例并行MRV检查,24例患者行CT检查,16例患者行脑静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本组30例患者初次影像诊断确诊23例,其中MRI和(或)MRV确诊22例,CT确诊5例,DSA确诊16例,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30例患者中,急性期8例,血栓T1WI呈等信号,T2WI静脉窦内呈极低信号;亚急性期18例,血栓在T1WI、T2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血栓信号减低,MRV显示有血栓的静脉窦内血流信号消失,或显影不良。结论:MRI和MRV对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是CVST形成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脑静脉窦血栓共计70例,依照不同诊断方法进行分组。35例进入对照组,实施CT检查;35例进入研究组,实施磁共振诊断(MRI)。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0%(28/35),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1.43%(32/35)。两组相比较,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更高,91.43%>80%,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临床价值较大,诊断准确率高,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分别行颅脑CT平扫和颅脑MR平扫及MRV检查,探究两种检查方式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5例患者中,CT平扫9例出现直接或间接征象,6例未见异常,检查有效率为60%。MR检查中15例全部表现为静脉窦部分血流信号缺失、狭窄和(或)静脉性梗死及出血性脑梗死,检查有效率为100%。结论 MR平扫及MRV是诊断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随访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对鉴别颅内静脉窦血栓与蛛网膜颗粒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经MRI结合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确诊为静脉窦血栓和行MRI检查发现对枕骨产生压迹的后枕部蛛网膜颗粒的病例资料.共纳入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33例,磁共振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栓塞静脉窦的扩散信号表现预测治疗后对应的栓塞静脉窦再通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以及MRDWI检查,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MR静脉成像、DWI、增强扫描。分析首次常规MRI检查结合MR静脉成像结果;首次MRI检查各期脑静脉窦血栓表现;≥2次常规MRI、MR静脉成像、DWI随访复查结果,观察静脉窦再通情况。结果6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48例(75.0%),左侧横窦血栓形成30例(46.9%),右侧横窦血栓形成32例(50.0%),左侧乙状窦血栓形成28例(43.8%),右侧乙状窦血栓形成24例(37.5%),直窦血栓形成10例(15.6%)。在累及静脉支数方面,单支10例(15.6%),2支16例(25.0%),3支26例(40.6%),4支8例(12.5%),5支4例(6.3%)。MR静脉成像显示梗阻处引流静脉异常扩张、静脉侧支形成,血栓累及的静脉窦缺失正常血流信号。172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106支静脉窦在T1WI上呈高信号,82支静脉窦在T2WI上呈高信号,80支静脉窦在T2FLAIR上呈高信号,56支静脉窦在DWI上呈高信号,分别占61.6%、47.7%、46.5%、32.6%。静脉窦在DWI上呈高信号时,常规T1WI、T2FLAIR病变静脉窦呈等信号或高信号。56例患者接受≥2次常规MRI、MR静脉成像、DWI随访复查,首次DWI检查呈高信号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随访复查栓塞静脉窦完全再通率28.0%显著低于呈低信号或等信号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已行常规MRI检查时,DWI检查不具有辅助的诊断价值。DWI检查脑静脉窦血栓呈高信号患者,提示栓塞的静脉窦再通机会减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应用磁共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3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参与研究,均进行MR序列扫描以及3D-PC法MRV扫描,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27例患者常规MR序列扫描中发现静脉窦内异常信号,11例有空三角征表现;14例存在脑实质损伤,9例出现皮层以及皮层下出血,5例出现缺血水肿。3D-PC法MRV检查34例患者发现存在静脉窦充盈缺损。结论两种磁共振检查方法都能够有效诊断脑静脉窦血栓,能够作为临床脑静脉窦血栓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上较少见。其病因多、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现将近年来诊治的8例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较放射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梅丽  靳松 《天津医药》1999,27(9):521-522
对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比较放射学分析,19例CT检查全部误诊,有的误诊长达10年,MRI对本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佳,此19例CT误诊者首次经MRI检查即明确诊断,并为MRA和DSA(15例)所证实,本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佳,但若误诊使病程拖延明显难治愈,因此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特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t 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率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无特异性,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本病认识逐渐提高,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本院收治的经头颅CT、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或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的CVST 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VST的早期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程福璋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29-130
目的:分析以颅内出血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经MRI、MRV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该患者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主要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无特异性。结论: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颅脑MRI及MRV对CVST的诊断敏感,且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较有创的DSA更易被患者接受,极大提高了CVST早期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平扫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CVT/CVST)中的影像表现,提高对CVT/CVSTCT平扫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VT/CVST患者的头颅CT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患者MRI、MRV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颅CT平扫可准确诊断大部分的CVT/CVST患者,其特有征象出现率较高,10例病例中,出现条索征7例,静脉性脑梗死3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1例,直接征象出现率达70%,间接征象出现率达70%,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同时出现达60%。结论 CT平扫对早期CVT/CVST是一种快速、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及MRV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及MRV特点。结果12例患者中,急性期2例,呈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10例。MRI检查发现继发性脑损伤7例,MRV表现为静脉窦显影中断。结论MRI结合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及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确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5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4例癫痫发作,3例发热,1例视乳头水肿,1例意识障碍。6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明显增高,但常规生化均正常。影像学检查:7例头颅MRI出现静脉窦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或高信号影,MRV示静脉窦不显影,未完全再通时显示轮廓欠清。结论 CVST常见颅内压增高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增高而无常规生化异常;MRI出现静脉窦正常流空效应消失,呈异常等或高信号影;MRV特征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不规则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7.
苗清  刘斌 《哈尔滨医药》2002,22(3):18-18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发病率低,病因多及症状各异,造成临床诊断困难,极易误诊误治,误诊率达50%。现将我科近3年收治10例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例,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8~49岁,平均36岁,病程在2个月~1年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检查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漏诊现象。方法 17例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CT磁共振检查,探讨其临床表现与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CT主要表现为静脉窦区出现条状高密度影、受累脑静脉出现斑点样或条状高密度影、脑实质内低密度影表现以及Delta征;MR表现主要为窦静脉内短T1长T2信号;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5.9%。结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影像学表现复杂,一定要正确认识静脉窦脑梗死病变、早期征象以及束带征,以减少误诊漏诊现象。  相似文献   

1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0.5%-0.1%,颅内静脉窦血栓好发于年轻女性,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uralVenousSimusThrombosis,DVS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殊少见类型,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较多,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CT、MRI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大提高,尤其是MRI以其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性及简便易行、费用低而被用于此病的诊断随访观察中,从而能帮助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