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介绍一种"化学剥脱"法用于治疗霉菌或酵母菌所致的甲感染.此方法是应用尿素糊剂,其成分为:尿素40%、无水羊毛脂20%、白蜡5%、白凡士林35%.使用方法是:用胶布保护病甲周围皮肤,尿素糊剂敷于病甲上,其上覆以塑料膜,再甩胶布固定.2周后用刮匙轻轻除去变软的病甲.此后,局部使用抗真菌药,如2%霉康唑(miconazole)霜或1%克霉唑(clotrimazole)洗剂,每天3次.患者分3组治疗.第1组为7例妇女,共39个白念珠菌感染的指甲,用此法治疗后3个月,5例临床痊愈,真菌学检查8个指甲为阴性.最为可取的是并发细菌感染的甲床也获痊愈.第2组为15例皮癣菌甲感染患者,其中9例曾服过灰黄霉素.用此法治疗后,仅作过局部治疗的6例患者的8个病甲中的2个和曾作过全身性治疗的9例患者的58个  相似文献   

2.
真菌病     
962468 霉克指甲药盒与霉克霜两步疗法治疗甲癣/葛蒙梁…//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9(4).-299 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霉克指甲药盒和霉克霜(1%联苯苄唑霜)两步疗法35例甲癣患者,病甲数126个,其中指甲9个,趾甲117个。治疗方法:先用40%尿素联苯苄唑软膏封包去除病甲,继之以1%联苯苄唑霜外涂甲床,每日1次,共8~12周。治疗结果:观察6个月以上,35例甲癣,22例治愈,治愈率63%。封包时间7~21天,平均11天。新甲长满甲床90~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甲营养不良的一种非手术剥离方法。材料和方法:处方一:尿素22.25%,无水羊毛脂22.25%,白蜡5.5%,白凡士林50%。处方二:尿素40%,无水羊毛脂20%,白蜡5%,白凡士林35%。总共治疗35例(男34,女1),平均年龄60岁。35例中,16例有甲癣,培养阳性;11例有临床甲癣病,但培养阴性;3例有银屑病;2例有外伤性或细菌性甲营养不良。念珠菌性甲癣、疼痛性甲弯曲及希波克拉底甲各一例。患甲周围的皮肤,涂擦安息香酊后贴以胶布保护。用22%或40%的尿素软膏涂于患甲上,用一层塑料膜包裹覆盖。保持治疗部位完全干燥,避免穿塑料袜和靴。平均5~10天复查,除去病甲,拔除整个甲板或刮去不正常部分,直到正常指甲为止。甲板  相似文献   

4.
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的感染性疾病.目前通过镜检或培养确诊的甲真菌病发病率在2.6%~16%之间,并且在近年呈增长趋势[1].新一代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及阿莫罗芬等的出现解决了甲真菌病治疗难的问题[2],其中罗美乐(5%阿莫罗芬甲涂剂)的主要适应证为无甲根受累的轻中度感染[3].现从其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制剂特点及系统吸收情况和局部刺激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浅部真菌病患者 2 0 0例随机分为A组10 9例 ,B组 91例。A组外用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治疗 ,B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 94.5 % ,B组有效率为 74.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复方硝酸益康唑软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优于联苯苄唑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 甲真菌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锯齿状边缘69例(53.91%)、纵行条纹72例(56.25%)、锥形甲角化30例(23.44%)、甲板增厚21例(16.41%)、甲黑点5例(3.91%)、甲剥离26例(20.31%)和甲变色23例(17.97%)。其中,锯齿状边缘和纵行条纹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锥形甲角化在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020,P<0.001),甲板增厚、甲黑点、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甲真菌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银屑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点蚀征61例(47.66%)、油滴征41例(32.03%)、裂片形出血41例(32.03%)、甲床毛细血管扩张23例(17.97%)、甲板增厚20例(15.63%)、甲剥离20例(15.63%)和甲变色13例(10.16%),其中油滴征在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P = 0.019),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脓疱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P = 0.047),点蚀征、裂片形出血、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银屑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包括锯齿状边缘、纵行条纹、锥形甲角化和甲黑点,银屑病甲皮肤镜下特征包括点蚀征、油滴征、裂片形出血和甲床毛细血管扩张,二者同时出现的镜下表现包括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  相似文献   

7.
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伊曲康唑的作用机理 ,进而探索甲真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3 2例甲真菌病患者采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 ,每日早晚脂餐送服伊曲康唑 0 .2g ,每月服药 1周 ,停 3周 ,连服 4月后停药观察。结果  3 2例患者痊愈 2 7例 ,显效 2例 ,有效 2例 ,无效 1例 ,治愈率 84.3 8% ,有效率 96.88% ,真菌清除率 84.3 8%。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高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介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开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有明显进步,但是其效果在不同患者、不同药物治疗组间可有很大差异,有的甚至相差达到60%左右,常造成经治医生对其疗效难以准确估计。最近俄国学者Sergeev为此提出了一种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oringclinicalindexofonychomycosis,SCIO)犤1犦,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1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因素病甲的严重程度以及甲板的生长速度与真菌的侵入速度是影响甲真菌病疗效的主要因素,严重程度主要由3个因素所决定。1.1真菌侵犯甲板的部位这与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有关,1972年Zaias将甲真菌病分为3型:①白…  相似文献   

9.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趾甲真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平行冲击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估。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服用伊曲康唑200mg 特比萘芬250mg,每日1次,连用7d,停药21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45例采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共3个疗程。结果:两组近远期治愈率、有效率、真菌学治愈率,均无显著差异;临床治愈者24个月内,复发或再感染率分别为治疗组10.81%、对照组30.30%,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费用-效果比低于对照组,每治愈1例分别需人民币1093.56元和1357.36元。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平行冲击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和复发率低,且较单一口服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10.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指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曲康唑是一种高效、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皮肤、甲等组织有很高的亲和性.Willemsen等[1]对伊曲康唑在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伊曲康唑能通过甲床渗入甲板;停止治疗6个月后,甲中仍可检出伊曲康唑.因此,我们采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指甲真菌病,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我们共治疗指甲真菌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64岁,平均38岁;病程0.5~20年,平均7.6年;受累指甲共21个.所有病例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结果6例为红色毛癣菌,1例为互隔交链孢霉,3例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联苯苄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科以1%联苯苄唑全程封包治疗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指甲真菌病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不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38.46%,趾甲真菌病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不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1%联苯苄唑乳膏全程封包治疗对甲真菌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冲击治疗(每日中晚餐各口服伊曲康唑200mg,连用1周,停用3周为一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治疗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指甲真菌病先用伊曲康唑冲击治疗1个疗程,随后应用盐酸特比萘芬冲击疗法(每日中晚餐各口服特比萘芬250mg,连用1周,停药3周),趾甲真菌病还需再重复伊曲康唑冲击治疗1个疗程。两组治疗结束后3、6月时各复诊一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6个月治疗后,2组有效率与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相比均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率观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运用超脉冲CO_2激光切除病变甲板及烧灼破坏病甲感染灶;对照组25例,采用长脉宽Nd:YAG 1 064nm激光照射病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56.7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简单、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例甲真菌病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2次 ,每次 2 0 0mg× 7天 ,停药 2 1天为 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 2个疗程 ,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真菌病用药 3个疗程。结果 82例指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 91 4 6 % ,118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病临床痊愈率 81 36 % ,二者伴发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 98 5 %和 97%。结论 :伊曲康唑短期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甲损害4年,手部、腿部皮损1个月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无名指甲板出现高低不平,增厚,光泽消失,后逐渐加重,全甲板破坏,并发展至其余指趾甲。甲周皮肤略红肿,见小脓疱,可挤出脓液,取脓液做细菌培养阴性。真菌镜检见芽生孢子和细长菌丝,菌培养为酵母菌。诊断为甲真菌病伴甲沟炎。给予口服氟康唑150mg每周1次,连续应用8周,病甲无明显变化。改用口服伊曲康唑0.2g每日2次,连服1周,停药3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甲根部皮肤红肿减轻,但甲板仍无明显改善。半年后,口服特比萘芬250mg,第1周为每日1次,以后为隔日1次,连续服药28周,甲…  相似文献   

16.
真菌病卷 (期 )页2 %酮康唑制剂治疗小儿念珠菌皮炎 110例临床观察10 (1) :12国产特比奈芬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10 (1) :19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 36例临床观察 10 (1) :2 6成人头部真菌病 2 6例临床分析 10 (2 ) :83特比奈芬与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比较10 (2 ) :97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阴道念珠菌病 6 6 2例疗效观察 10 (2 ) :12 0裴氏着色真菌病 1例报告 10 (2 ) :12 6E test检测念珠菌对 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10 (3) :14 8伊曲康唑与环吡酮联合治疗严重甲真菌病疗效观察10 (3) :15 30 .2 5 %盐酸阿莫洛芬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口服伊曲康唑与外涂 8%环吡酮循序联合治疗严重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 6 7例严重甲真菌病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35例 ,口服伊曲康唑间歇冲击与外涂 8%环吡酮甲涂剂循序联合治疗 ;对照组 32例 ,用 2 0 %乙酸溶液代替 8%环吡酮甲涂剂与伊曲康唑循序联合应用。结果 :在冲击治疗结束时 ,两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真菌转阴率没有差异。冲击治疗后 3月、6月及治疗结束后 3月 ,两组的临床总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真菌学阴转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束治疗后 3个月时对照组临床复发 1例。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间歇冲击与外用 8%环吡酮甲涂剂联合治疗可作为严重甲真菌病首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甲扁平苔藓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 (趾 )甲的扁平苔藓比较少见 ,发病率为 1%~ 16 % ,单纯有甲部症状者更少见并且极易误诊 ,现将我们遇到的 2例报道如下。例 1:女 ,32岁 ,因指甲变形 2年余就诊。 2年前 ,无明显诱因双手指末端伸侧红肿且渐扩大 ,萎缩累及皱襞、甲床 ,导致甲床萎缩 ,指甲出现沟状、残缺变形。每年冬季指端皲裂疼痛 ,口唇常发生水疱、溃疡、皲裂。曾在外院诊断为“甲癣” ,给予斯皮仁诺 0 .2每日 2次口服 ,连用 7天 ,休息 3周后再服第 2疗程 ,局部外用5 %复方碘酊于甲板 ,周边涂孚琪软膏 ,每日一次 ,连用 2个月 ,皮损一直无好转 ,并且逐渐加重。家系中无类…  相似文献   

19.
指甲疾病     
20 0 4 174 0 拔甲加部分甲母破坏术治疗嵌甲 /许庆涛(浙江东阳市巍山医院 )… /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8) .- 4862 1例患者均为单侧拇趾甲发病 ,趾根神经阻滞麻醉后 ,先用三角刀削去增生的肉芽 ,用 3%双氧水及新洁尔灭液反复冲洗 ,然后将甲板及甲根与周围的甲廓、甲床、甲母分离 ,拔除趾甲 ,再用手术刀切除嵌甲侧狭长的甲母 ,用利凡诺尔纱条或凡土林纱条覆盖包扎。结果 :全部病例经 7~ 15天后创面愈合 ,随访 1年无复发。  (张孝友 )2 0 0 4 174 1 非真菌性甲病误诊为甲真菌病 38例临床分析 /范文葛 (江苏常熟市一院皮肤科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依从性和疗效.方法:甲真菌病患者先服伊曲康唑1周,停3周为1个疗程,接着服特比萘芬1周,停3周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服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服3个疗程.结果:指甲真菌病有效率100%,趾甲真菌病有效率90.91%.结论:伊曲康唑与特比萘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