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3例正常早孕和24例口服米非司酮后吸宫流产物的绒毛及蜕膜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结果 服用米非司酮后,绒毛滋养细胞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2,M期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蜕膜细胞除G2,M期细胞上升(P〈0.05)外,其余各期无变化,结论米非司酮可阻断  相似文献   

2.
活体和离体研究支持以下假设,即一个旁分泌轴(绒毛膜 GnRH→甾体→PG)参与妊娠和内分泌功能的生理性调节。此轴与 CRH-PG 轴相互作用,可能也与子宫内 TRH、ATⅡ、OT、PRL 和抑制素活性相互作用。“异位”下丘脑因子这一术语已可废弃。已经确定,绒毛膜GnRH 参与hCG、甾体和 PG 类物质生成的生理性调节,以及 CRH、抑制素和 PRL 等影响绒毛膜 GnRH 的生成、作用和代谢。已经认识到绒毛膜 GnRH 轴的中断能够损害妊娠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经阴道超声观察药物流产(简称药流)正常过程及药流后出血延长、子宫血流变化。方法 对两组进行观察并对出血时间〉15天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微绒毛缺损、蜕膜组织的残留以及用药后子宫肌壁血管扩张均可能是药流后出血延长的原因。结论 测到滋养层丰富血流对识别宫内残留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对早孕绒毛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B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仪(彩超)照射,对绒毛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6例早孕妇女分五组:Ⅰ组,未经超声照射;Ⅱ、Ⅲ组,分别经B超、彩超照射30分钟后,于24±1小时行人工流产术;Ⅳ、Ⅴ组,分别行B超、彩超照射30分钟后,于72±1小时行人工流产术。结果:Ⅱ、Ⅲ组细胞合体滋养层均见细胞核周间隙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张,胞质空泡化。结论:超声照射后,质膜和亚细胞器是受损的主要部位,细胞合体滋养层的上述改变,于照射72小时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吸取绒毛活检的探索冯缵冲,凌梅立,蒋秀蓉,丁亦诺,张忠恕(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2)(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200040)采集早期妊娠绒毛用作产前诊断使胎儿异常及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提前到孕7~12周进行。近年...  相似文献   

7.
子宫畸形的阴道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阴道磺氧消毒预防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诊断剂量超声对人早孕绒毛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B超对动物胚胎发育有一定影响[1,2 ] 。我们采用诊断剂量超声 ,对 12 0例人工流产术者术前进行胚胎辐照 ,术后观察绒毛脂质过氧化程度变化 ,旨在探讨诊断剂量超声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 资料来源 :选择正常早孕妇女拟行人工流产术者 12 0例 ,孕 6~ 8周 ,年龄 2 0~ 30岁。孕期无阴道出血史 ,半年内无特殊用药史和有害理化因子接触史 ;既往无自然流产史及异常生育史 ;无家族遗传病史。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2 0例。用线阵式实时超声诊断仪 ,频率 3 5mHz,功率 2 3mW/cm2 。经下腹部将声束与胚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阴道超声在瘢痕妊娠早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8例疑似瘢痕妊娠早孕患者,均实施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不同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金标准结果显示,58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为阳性患者42例,占比为72.41%,阴性患者16例,占比为27.59%,腹部超声确诊阳性患者20例,占比为34.48%,阴性患者6例,占比为10.34%。阴道超声确诊阳性患者38例,占比为65.52%,阴性患者13例,占比为22.41%。阴道超声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在瘢痕妊娠早孕中的检出效果更佳,且准确率高,特异性、敏感性较佳,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次床旁X线摄片对早产鼠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取孕21 dSD大鼠(因频繁运动出现早产)分娩的早产鼠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早产儿可能接受的X线次数分组进行照片,每天1次,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第2、4、6、8、10次摄片后4h随机取实验组10只,对照组5~6只断头取肺组织,行形态学检查、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连续10次(每天1次)摄片,对早产鼠体重、肺重以及肺的形态学无明显影响(P>0.05);MDA含量在第8次摄片后达到最高[(24.45±8.30)nmol/mg肺组织,SOD活性持续升高至本实验结束,最终达(16.26±3.84)nU/mg肺组织],和对照组相比,6次以上摄片实验组肺MDA和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摄片具有剂量累加效应,超过6次床旁X线摄片的电离辐射能使早产子鼠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处于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组织中氧化及抗氧化系统在高氧致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CLD)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高浓度氧致早产鼠CLD模型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4 0只。应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分别测定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中SOD、GSH Px及CAT的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实验组MDA水平早期即明显升高 [(5 5 .92± 5 .5 3)nmol/mg肺组织 ,P <0 .0 1],7d达高峰 [(94 .30± 12 .4 0 )nmol/mg肺组织 ,P <0 .0 0 1],持续 1周后逐渐下降 ,2 1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47.95± 7.4 8)nmol/mg肺组织 ,P <0 .0 1]。 结论 肺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足及氧自由基损伤始终伴随高氧致CLD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的变化——附1970例分析   总被引:94,自引:0,他引:94  
目的 探讨近10年异位妊娠发生率及诊断治疗方法的变化。方法 按每2年为1个时间段回顾分析我院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1970例异位妊娠的诊治情况。结果 ⑴异位妊娠与同期分娩数之比由1987至1988年1.0“42.4上升为1995至1996年的1.0:6.6。⑵诊断技术有改进,剖腹探查的比例下降,而经电视腹腔镜、超声结合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确诊者增多。确诊时间缩短,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夜培养对早卵裂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FET的3443例患者(4294周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8岁、移植胚胎数为2胚、子宫内膜在8~15 mm,按解冻后培养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过夜培养组(解冻后培养26~27小时后移植,共693周期)和短时培养组(解冻后培养4~6小时解冻日移植,共3601周期),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过夜培养组和短时培养组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23%(355/693)和55.60%(2002/3601),异位妊娠率分别为1.13%(4/355)和3.05%(61/2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全胚冷冻行首次FET患者中,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夜培养组的多胎率57.35%(39/68)高于短时培养组44.30%(40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FET≥3次患者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过夜培养移植的妊娠结局并不优于解冻日移植,且过夜培养并不能改善多次FET失败患者的妊娠情况,同时全胚冷冻行首次FET的患者过夜培养仅使多胎妊娠有所增加,可以行单胚胎移植,以避免多胎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15.
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产时使用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6 4例妊高征患者分为硝苯地平组和对照组各 32例 ,两组患者均口服硝苯地平 10~ 2 0mg ,每日 3次。对照组在出现规律宫缩后停止使用 ;硝苯地平组继续以每 6h 1次服用硝苯地平 10~ 2 0mg ,直至第二产程末 ,观察两组患者产后 2h内出血量。结果  (1)产后 2h内出血量 ,硝苯地平组为 (35 9.1±136 .6 )ml,对照组为 (2 6 8.5± 110 .7)ml,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2 )两组妇女产后出血百分比显示 ,硝苯地平组为 43.75 % (14/ 32 ) ,对照组为 18.75 % (6 / 32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产时应用硝苯地平会增加产后出血量 ,易引起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来源于人流组织的蜕膜和绒毛膜,异种接种于发育8d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上,进行在体培养观察10d.将378块绒毛膜和808块蜕膜组织分别种植于69和122个鸡胚,鸡胚胎存活率分别为86.96%和98.36%(P<0.01),种植组织成活率分别为93.62%和93.81%;种植组织于在体培养过程中,CAM表面产生血管增生及出血现象,出血率分别为41.67%和20.37%(P<0.05).两种组织种植后均无异种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发生.建立CAM在体培养模型,简便快速,观察方便,可同时进行大样本实验,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孕妇后致宫内感染的机制。方法:检测15例血清HCMV IgM(+)早孕妇女绒毛中HCMVmRNA的表达;检测HCMVmRNA表达阳性的绒毛原位杂交蜕膜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thnase,iNOS)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D、E、B、A蛋白的表达,用生化方法测定绒毛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同期血清HCMV IgM(-)、绒毛HCMVmRNA(-)的15例孕妇绒毛为对照组。结果:(1)15例血清HCMV IgM(+)孕妇中5例绒毛组织HCMVmRNA阳性,宫内传播率为33.33%;(2)5例HCMV-mRNA阳性绒毛Cy-clin D、Cyclin E表达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80%vs 7.1%;80%vs 15.5%);而两组均无Cyclin A及Cyclin B表达;(3)HCMV-mRNA阳性蜕膜中iNOS-mRNA呈强表达,其吸光度为0.5021±0.0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860±0.0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CMV mRNA阳性绒毛中SOD、MDA均高于对照组(178.35±13.25 vs 102.27±10.12;22.18±5.02 vs 10.15±4.56),(P均<0.05)。结论:孕早期绒毛活动性HCMV感染可导致Cyclin异常表达,NO、SOD、MDA对Cyclin的异常表达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妇女的产科结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妊娠妇女的产科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IVF-ET后妊娠妇女128例(观察组)与11372例自然妊娠妇女(对照组)的产科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为20.3%(26/128),多胎发生率为20.3%(26/128),剖宫产率为88.3%(113/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十溴联苯醚-209(BDE-209)对原代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探讨BDE-209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胎鼠海马细胞分为A、B、C、D、E组,分别暴露于2.5、5.0、10.0、20.0、40.0μg/ml BDE-209,同时设一组对照组,BDE-209暴露剂量为0.每组3个平行样,24 h后检测SOD活力、MDA及GSH含量.结果 SOD活力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实验A~E组(29.809±3.269;28.424±1.953;26.912±1.439;25.533±2.259;15.678±2.607)与对照组(38.056±4.2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MDA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其中C组(1.421±0.531)、D组(1.997±0.499)、E组(2.233±0.865)与对照组(0.544±0.2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A~E组GSH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少(288.576±77.514;257.929±70.959;126.349±40.649;76.350±13.850;59.634±17.533),与对照组(347.228±38.1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E-209暴露原代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可发生氧化损伤,这可能是BDE-209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