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1980~1987年收治男性股疝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男性股疝1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疝约占腹外疝的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男性股疝临床少见,不足腹外疝总数的1%。故此方面诊治经验相对较少,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熟悉股疝的解剖结构,只拘泥于临床表现,盲从医技检查结果,容易误诊或漏诊。我院1989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男性股疝67例,其中术前误诊11例,误诊率16.4%。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股疝20例诊治体会杨正辉631320四川省巴县人民医院我院从1976年1月至1995年9月收治老年男性股疝20例,占同期各类疝的2%。其中发生嵌顿17例,占85%;绞窄6例,占30%。现谈谈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60~78岁,...  相似文献   

4.
尚修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55-4355
对青年男性股疝误诊腹股沟斜疝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4岁.因发现左腹股沟部突出一包块2 a入院.患者2 a前发现左腹股沟部内側突出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未突入阴囊.平卧、休息时也不易自动回纳腹腔,但患者自己用手按揉或推送后,包块可以消失.患者无发热、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仅在包块突出或还纳腹腔时伴有轻度疼痛.患者有慢性便秘史,每周排便一次,大便粗、干、硬.患者7 a前因右腹股沟斜疝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股疝一旦嵌顿,腹部体征明显而局部症状轻微或缺如,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两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例1:39岁。因腹痛、便秘、呕吐、左腹股沟肿块2天,以“腹痛待查,左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收住院,入院后按“肠梗阻,淋巴结炎”治疗1天,病情无好转。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病人,方考虑股疝嵌顿。遂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疝囊经  相似文献   

6.
股疝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腹外疝总数的2%~4%[1],女性多见,男性患者则较为少见,患病率占2%[2].其中青壮年男性患病更为少见.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6例股疝,包括青壮年男性12例,其中嵌顿8例(66.7%),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20~51岁,平均(38.3±13.1)岁.部位:左侧2例、右侧6例.病程5h~7d.均以腹股沟肿块来院就诊.伴腹痛、腹胀5例;伴恶心、呕吐7例;伴发热2例.  相似文献   

7.
[病例] 女,65岁.因下腹部突发剧痛伴左腹股沟下肿物6小时急诊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呈阵发性加重,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不伴呕吐,大、小便正常.数年前曾因类似症状就诊,诊断未明确,自行缓解,余无重要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8.
股疝误诊2例     
例1,女,67岁,农民。突然出现全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腹泻。第2天腹痛缓解,出现腹胀,胃镜检查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B超肝胆正常。经对症治疗,腹胀无减轻,患病9天后,患者消瘦,脱水外观,神疲,体温36.9℃,全腹胀气,呈鼓音,压痛(+),无反跳痛,左腹股沟鸡蛋大肿块,闻及气过水音。WBC10.6×10~9/L,NO.821,腹透视下腹部有4~5个中大小液平,左嵌顿性股疝并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治愈。 例2,女,72岁,农民。无原因出现呕吐,并日趋加重,每于进食水时呕吐明显,无腹痛、无腹胀、无腹  相似文献   

9.
股疝诊治中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疝诊治中的经验教训安徽省立医院[230001]黄强,王德生我院自1981年至1992年共收治股疝病人72例,占同期各类疝的4.8%,现将诊治中的经验教训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2例,女性62例,男性10例。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59岁。右侧...  相似文献   

10.
双侧股疝少见,约占股疝的4.8%,在各类疝发生率中不到0.3%。我院自1962年6月至1985年5月收治5例(包括巨大双侧股疝1例)均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最大78岁,  相似文献   

11.
股疝误诊1例     
1病历摘要女,60岁,以有腹般沟区肿物3a就诊。查体肿块质韧,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能回纳。彩超示右侧腹股沟区见17mm×5mm包块,呈低回声,考虑为淋巴结,行肿物切除时在手术区域未找到肿大淋巴节。发现1囊性肿物与彩超描述大小相似,切开后有少许液性物流出。探奄腔内有2mm的孔隙通向腹腔。改术式为右股师修补术,  相似文献   

12.
Richter’s股店,不易早期诊断,常延误诊断,导致肠坏死,我们遇见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2~68岁。左侧3例,右侧2例。股部均可们到触癌性小包块,均有腹痛。无呕吐,无肠梗阻症状。腹部平片全部阴性。发病至手术时reds~10h。入院至手术时redl~3h。全部手术无肠坏死发现,术后恢复顺利。2讨论2.l所有腹痛病人,除检查腹部外,应常规检查两侧腹股沟部和股部,以发现有无迹。这样做常能及时发现嵌顿迹。因有的病人虽是嵌顿店,仍只有腹痛的主诉,无腹股沟部或股部疼痛,如仅检查腹部常导致延误诊断,耽误治疗。当…  相似文献   

13.
1病例 患者,女,73岁。因突发性下腹剧痛,并右腹股沟下方肿物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无向它处放散,无畏寒、发热,无呕吐,大小便正常。患者20年前因同样病史,在我院诊断为股疝嵌顿入院,后因肿物自然还纳,患者拒绝手术出院。以后股部肿物多次突出,可回纳,在我院门诊和其它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右侧股疝,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4年来曾接收股癌误诊为脓肿后切开引流致肠管损伤3例,报告如下。亚病用报告例1:男,52岁。右腹股沟内侧出现半圆形肿物,疼痛较剧,不能还纳4天余。当地卫生院考虑为淋巴结炎,经抗感染、热敷等治疗,不见好转。后局部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并向大腿及右下腹蔓延,来我院。检查发现肿物有波动感,试做穿刺,抽出混浊脓性液体,而进行切开引流。当切开脓腔时,随脓液有一条死蛔虫流出考虑为嵌顿股办继发肠穿孔。因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肠梗阻症状,故未再手术治疗。住院2天,未发现有肠内容物流出,病人自动出院。7天后,病人发现从原伤…  相似文献   

15.
股疝是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股疝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首要的是鉴别诊断问题。本科近2000—2004年来收治股疝病人11例,均手术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对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上方可见一大小约3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平躺包块可用手还纳腹腔。择期手术,在手术治疗时,排除腹股沟疝,探查发现包块均在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呈半球形,确诊为股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股环修补术,术后痊愈出院。例2:女,34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7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均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还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股疝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忠县第二人民医院2000-01-2010-01误诊的股疝25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也无股疝复发,无死亡病例,但有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脑梗死,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发现腹股沟包块,需与股疝进行鉴别.将腹股沟检查列为常规查体项目之一,这样能有效防止股疝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右大腿内侧可复性包块30年于1994年3月16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30年前挑塘泥用力过猛,突觉右大腿根部有一肿块脱出,初为鸡蛋大,后逐年增大占据右大腿内侧2/3区域,行走坠痛,常自将包块还纳,用宽布包裹右大腿,勉强坚持家务劳动。体检:右股内侧见一肿块,约半个足球大,下极距右髌骨上缘7cm,肿块质软,位于皮下,闻及肠鸣音,平卧还纳扪股环缺损约两横指,局部皮肤扩张、增厚、色素沉着。术前诊断:右巨大股疝。 在连硬外麻醉下,取右腹股沟斜切口。术中见:疝囊在腹股沟韧带下,小肠几乎全脱在疝囊中;盲肠下垂,阑尾粗、短、壁厚。骑跨在囊颈上,根部后半周有压迹。还纳疝内容,常规切除阑尾。于疝囊中段横断,高位结扎并剪除多余疝囊。在右股静脉内侧1cm处,将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耻  相似文献   

20.
股疝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我们所遇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6岁。因右大腿根部包块红肿、疼痛5 d就诊。入院时查:右大腿根部有约5 cm×4 cm红肿包块,压痛,有波动感,行包块穿刺抽出淡白色脓性液。诊断右大腿根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36 h换药时发现伤口内有蛔虫钻出,有较多脓性液;右下腹中度压痛。考虑肠破裂。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右侧股疝,距回盲部20 cm回肠大部分嵌入,有约2 cm裂口,周围水肿,附有脓苔。行肠修补、缝合股环、冲洗引流,住院15 d痊愈出院。例2:男,52岁。因左腹股沟包块术后腹痛1 d就诊。1 d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