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老年男性股疝20例诊治体会杨正辉631320四川省巴县人民医院我院从1976年1月至1995年9月收治老年男性股疝20例,占同期各类疝的2%。其中发生嵌顿17例,占85%;绞窄6例,占30%。现谈谈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60~78岁,... 相似文献
4.
对青年男性股疝误诊腹股沟斜疝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24岁.因发现左腹股沟部突出一包块2 a入院.患者2 a前发现左腹股沟部内側突出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未突入阴囊.平卧、休息时也不易自动回纳腹腔,但患者自己用手按揉或推送后,包块可以消失.患者无发热、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仅在包块突出或还纳腹腔时伴有轻度疼痛.患者有慢性便秘史,每周排便一次,大便粗、干、硬.患者7 a前因右腹股沟斜疝在我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股疝一旦嵌顿,腹部体征明显而局部症状轻微或缺如,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两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例1:39岁。因腹痛、便秘、呕吐、左腹股沟肿块2天,以“腹痛待查,左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收住院,入院后按“肠梗阻,淋巴结炎”治疗1天,病情无好转。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病人,方考虑股疝嵌顿。遂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疝囊经 相似文献
6.
股疝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腹外疝总数的2%~4%[1],女性多见,男性患者则较为少见,患病率占2%[2].其中青壮年男性患病更为少见.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6例股疝,包括青壮年男性12例,其中嵌顿8例(66.7%),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20~51岁,平均(38.3±13.1)岁.部位:左侧2例、右侧6例.病程5h~7d.均以腹股沟肿块来院就诊.伴腹痛、腹胀5例;伴恶心、呕吐7例;伴发热2例. 相似文献
7.
8.
9.
股疝诊治中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股疝诊治中的经验教训安徽省立医院[230001]黄强,王德生我院自1981年至1992年共收治股疝病人72例,占同期各类疝的4.8%,现将诊治中的经验教训讨论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2例,女性62例,男性10例。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59岁。右侧... 相似文献
10.
11.
12.
Richter’s股店,不易早期诊断,常延误诊断,导致肠坏死,我们遇见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2~68岁。左侧3例,右侧2例。股部均可们到触癌性小包块,均有腹痛。无呕吐,无肠梗阻症状。腹部平片全部阴性。发病至手术时reds~10h。入院至手术时redl~3h。全部手术无肠坏死发现,术后恢复顺利。2讨论2.l所有腹痛病人,除检查腹部外,应常规检查两侧腹股沟部和股部,以发现有无迹。这样做常能及时发现嵌顿迹。因有的病人虽是嵌顿店,仍只有腹痛的主诉,无腹股沟部或股部疼痛,如仅检查腹部常导致延误诊断,耽误治疗。当… 相似文献
13.
陈子辉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0)
1病例 患者,女,73岁。因突发性下腹剧痛,并右腹股沟下方肿物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无向它处放散,无畏寒、发热,无呕吐,大小便正常。患者20年前因同样病史,在我院诊断为股疝嵌顿入院,后因肿物自然还纳,患者拒绝手术出院。以后股部肿物多次突出,可回纳,在我院门诊和其它医院检查,均诊断为右侧股疝, 相似文献
14.
15.
徐巍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5,4(5):444-444
股疝是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股疝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首要的是鉴别诊断问题。本科近2000—2004年来收治股疝病人11例,均手术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上方可见一大小约3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平躺包块可用手还纳腹腔。择期手术,在手术治疗时,排除腹股沟疝,探查发现包块均在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呈半球形,确诊为股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股环修补术,术后痊愈出院。例2:女,34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7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均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还纳…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女,54岁。右大腿内侧可复性包块30年于1994年3月16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30年前挑塘泥用力过猛,突觉右大腿根部有一肿块脱出,初为鸡蛋大,后逐年增大占据右大腿内侧2/3区域,行走坠痛,常自将包块还纳,用宽布包裹右大腿,勉强坚持家务劳动。体检:右股内侧见一肿块,约半个足球大,下极距右髌骨上缘7cm,肿块质软,位于皮下,闻及肠鸣音,平卧还纳扪股环缺损约两横指,局部皮肤扩张、增厚、色素沉着。术前诊断:右巨大股疝。 在连硬外麻醉下,取右腹股沟斜切口。术中见:疝囊在腹股沟韧带下,小肠几乎全脱在疝囊中;盲肠下垂,阑尾粗、短、壁厚。骑跨在囊颈上,根部后半周有压迹。还纳疝内容,常规切除阑尾。于疝囊中段横断,高位结扎并剪除多余疝囊。在右股静脉内侧1cm处,将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耻 相似文献
20.
股疝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我们所遇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6岁。因右大腿根部包块红肿、疼痛5 d就诊。入院时查:右大腿根部有约5 cm×4 cm红肿包块,压痛,有波动感,行包块穿刺抽出淡白色脓性液。诊断右大腿根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36 h换药时发现伤口内有蛔虫钻出,有较多脓性液;右下腹中度压痛。考虑肠破裂。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右侧股疝,距回盲部20 cm回肠大部分嵌入,有约2 cm裂口,周围水肿,附有脓苔。行肠修补、缝合股环、冲洗引流,住院15 d痊愈出院。例2:男,52岁。因左腹股沟包块术后腹痛1 d就诊。1 d前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