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年来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变化,以及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和心力衰竭指南的变化。方法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资料,比较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前后变化,推演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演变。结果资料表明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正遵循指南逐步规范化。结论得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确有明显进展,但临床试验和心力衰竭指南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88-190
目的探讨HMGB1和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7岁。其中心力衰竭A期16例,心力衰竭B期14例,心力衰竭C期12例,心力衰竭D期12例。并在心力衰竭C期和D期的患者中选择18例,进行动态观察。设心功能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法测定HMGB1和pro-BNP。结果心力衰竭患者HMGB1和pro-BNP等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着升高。在心力衰竭进展的分期各组中HMGB1,pro-BNP等指标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病情愈严重HMGB1,pro-BNP等指标增高越明显,以心力衰竭D期为明显(P<0.05)。心力衰竭早期以HMGB1增高明显,中晚期以pro-BNP增高为明显。在心力衰竭C期和D期二组患者的动态观察中,治疗后HMGB1和pro-BNP下降明显,以pro-BNP早期为明显(P<0.05)。血清HMGB1与pro-BNP水平的相关性(r=0.63)。结论 HMGB1和pro-BNP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早期以HMGB1增高明显,中晚期以pro-BNP增高为明显。HMGB1和pro-BNP血清水平的增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配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用芪苈强心胶囊和指南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对照组使用指南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可配合其他中成药,疗程12周,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结论芪苈强心胶囊配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与心力衰竭疾病进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该文主要讨论肠道菌群代谢物氧化三甲胺(TMAO)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以及TMAO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介绍心力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特点,阐明了TMAO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和相关信号通路加重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机制。高水平TMAO与心力衰竭患者不良结局相关,对心力衰竭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通过饮食、益生菌和益生元、抗菌药物、粪便移植等途径来调节TMAO水平有望成为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伴有高钾血症可使其治疗困难,死亡率增高。心力衰竭时高钾血症原因与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脏疾病合并存在、心力衰竭导致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用药等有关。心力衰竭伴随高钾血症的传统治疗包括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排钾利尿药、透析、碳酸氢钠等。patiromer和环状硅酸盐锆钠是心力衰竭伴随高钾血症的治疗新药,不仅可控制高钾血症,而且可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的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临床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目前,尽管心力衰竭治疗有很大进展,但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数仍在不断增加。故在临床实践中,对心力衰竭尤其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明确诊断很重要,但基于症状和体征的诊断心力衰竭,临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造成了漏诊、误诊,现许多研究证实了N-末端B  相似文献   

7.
<正>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尽管在过去数十年里,对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降低了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但心力衰竭的总体预后仍然很差,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4年,严重心力衰竭患者1年生存率仅为50%[1,2]。心力衰竭较高的致残率与死  相似文献   

8.
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平 《河北医药》2005,27(11):816-816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和血管扩张剂三方面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临床很为棘手.我院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1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子。心力衰竭本身伴随着胰岛素抵抗和新发生糖尿病,与没有心力衰竭的冠心病相比,有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在8年的随访中糖尿病发生率增加1.7倍。尽管大量证据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有益,但在既往有心血管事件病史和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仍未得到充分应用。本试验选择在糖尿病心力衰竭人群应用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作为心肌损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近年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清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1]。本文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与心力衰竭的分期分级相关性,分析NT-proBNP对诊断心力衰竭预测、预后以及临床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组,西医组采取西医抗心力衰竭、平喘止咳、抗感染治疗,中西医组则采取西医抗心力衰竭、平喘止咳、抗感染+真武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控制率;感染症状控制的时间、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组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控制率、感染症状控制的时间、心力衰竭纠正的时间、心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相比较西医组更好,P <0.05。中西医组和西医组不良反应相似,P> 0.05。结论西医抗心力衰竭、平喘止咳、抗感染+真武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丁斌  黎兰芳 《江西医药》2010,45(9):890-891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记录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高峰值和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急性STEMI患者心力衰竭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K-MB高峰值均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早期白细胞计数升高对预测急性STEMI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高病死率一直被认为是其显著特征。近年来随着治疗模式的转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与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1]。本研究在规范遵循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基础上,观察高血压心力衰竭与扩张型心脏病心力衰竭远期疗效及完全缓解情况,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规范治疗普及率,使更多心力衰竭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小儿重症肺炎396例,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单纯肺炎组356例和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4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0名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NT-proBNP、H-FAB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按心功能分为轻、中、重度,观察不同心力衰竭分级患儿血浆NT-proBNP、H-FABP及LVEF变化.NT-proBNP、H-FABP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效果,并分析血浆NT-proBNP及H-FAB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和H-FABP水平均高于单纯肺炎组和对照组,LVEF低于单纯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和H-FABP水平随心力衰竭分级增高而升高,LVEF随心力衰竭分级增高而降低(P<0.05).联合检测H-FABP和NT-proBNP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效果优于单一检测(P<0.05).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NT-proBNP和H-FABP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97和-0.317,P均<0.05).结论 联合检测NT-proBNP和H-FABP可早期、准确诊断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也称顽固性心衰,是指经休息、强心剂、利尿剂治疗后均无效的心力衰竭。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有不同的难治因素,因此应首先寻找和纠正难治性心衰的病因,然后采取治疗心衰的有效措施。现将心力衰竭的病因及治疗综述如下。 1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心力衰竭的病因是复杂的,60年代认为心力衰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CHF的治疗目的包括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缓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基本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抑制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分激活,阻止心肌重塑的进展等.本文通过合理选择抗心力衰竭药物,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钟云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841-1842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为多数器质性心脏病难以避免的结局[1]。β-受体阻滞剂因具有明显的负性肌力和变时作用可能恶化心力衰竭,一向为心力衰竭治疗的禁忌。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认为心力衰竭时机体存在神经激素(肾上腺素能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3例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血清NT-proBNP的检测,并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血清NT-proBNP在正常人、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另外,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血清NT-proBNP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血清NT-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加,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主要检测指标,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心力衰竭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讨论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的特点、容易误诊的原因和个人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对本组病例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主要辅助检查、典型病例和治疗结果等临床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部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炎症仍是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老年患者不典型心力衰竭复杂、多变和隐蔽。结论对老年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要全面认真,抓住主要矛盾,制定个体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病情加重或恶化的一种表现,尤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若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时,可使病死率明显增高。因此,临床上在积极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关键[1,2]。近年来我院对临床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