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82例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2周.长期随访23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 小儿在高热或过高热时(39~40℃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止惊措施.  相似文献   

2.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伴意识障碍,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为常见.高热惊厥的患儿大多预后良好,常发生于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持续时间短暂,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高热惊厥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  相似文献   

3.
发热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华  唐海鹭 《广东医学》2007,28(2):336-336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等多种并发症,给儿童的身心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将发热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高热惊厥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的38度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大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传染病的初期,小儿体温骤然升高时出现的惊厥多数都呈良性经过,一般无后遗症,但是有些复杂性高热惊厥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与癫痫有着密切关系,最近有在量临床研究证 明有近40%的发热惊厥患难儿可发展成为癫痫.为了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率和后遗症的发生就要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预见性护理.做好小儿高热惊厥的预见性护理可避免小儿家长的紧张与焦虑.  相似文献   

5.
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作影 《吉林医学》2010,(34):6362-6363
高热惊厥是发育期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征,是6个月-5岁儿童中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小儿高热惊厥中起重要作用;发热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发作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任何疾病与环境温度的改变导致体温上升均可诱发小儿发生高热惊厥;间断发作的感染性病症与小儿高热惊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且以后发热易再次惊厥,因此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一点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蓝如料 《海南医学》2012,23(3):53-54
目的 观察与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60例高热惊厥患儿与30例发热但无惊厥患儿进行对比,对两组患儿进行观察、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惊厥发生在24 h以内者占90.00%,发作形式以全身发作最为常见(占96.67%),体温超过38℃占100.00%,发生惊厥的患儿血钠含量明显低于发热但无惊厥患儿、血糖水平则高于发热但无惊厥的患儿(P<0.05),而两种患儿血钾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 加强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与积极预防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过程,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状之一。我们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发热的病人,需要进行降温护理。特别是婴幼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容易引起脑功能紊乱,发生惊厥,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所以,做好婴幼儿高热的降温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20例高热惊厥患儿与20例发热但无惊厥患儿进行对比,对两组患儿进行观察、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惊厥发生在24 h以内者占90.00%,发作形式以全身发作最为常见,体温均超过38℃,发生惊厥的患儿血钠含量明显低于发热但无惊厥患儿、血糖水平则高于发热但无惊厥的患儿(P0.05),本次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加强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观察与积极预防对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感染是引起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少数患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伤,及时有效的止惊和降温是关键.结论本病的重点是控制惊厥,解除高热,对有复发倾向患儿适当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物,降低复发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对热性惊厥患儿的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入选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56例,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对引起小儿发生热性惊厥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年龄<3岁以及存在高热惊厥家族史;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3岁、首次发热体温在38.5 ~ 40℃之间、有热性惊厥发生的家族史以及首次发生的热性惊厥为复杂型.结论 引起小儿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蓝末 《健康伴侣》2008,(1):45-45
据统计,在小儿急诊留观和住院者中,发热占第一位,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众所周知,持续高热(腋温≥39℃)会直接威胁病儿健康,它不仅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而且可促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应用退热药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  相似文献   

13.
<正>小儿高热惊厥(FS)是门诊常见急症,若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引起颅内高压,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1],高热惊厥是指婴幼儿时期起病(通常3个月~5岁),高峰年龄9~18个月,发热(体温38℃以上)伴有惊厥,并排除了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颅内感染所致的惊厥,绝大多数患儿的预后良好但也有因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及智力低下的患儿。发生率约  相似文献   

14.
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转化为癫痫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杂型小儿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复杂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62例患儿发展为癫痫的共32例(19.75%),其中有癫痫家族史的35例,转化为癫痫的15例(42.86%);有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素的55例,转化为癫痫20例(36.36%);发热距惊厥发作的时间越短转化为癫痫的比例越高.结论有癫痫家族史及有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素的、发热与出现惊厥的间隔时间均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发展成癫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惊厥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伴发热的惊厥主要由颅内外感染引起,无热惊厥常见有癫痫、脑部非感染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代谢紊乱、食物及药物中毒引起。据统计约有6.6%的烧伤患儿发生过高热惊厥,有热惊厥及无热惊厥之比为7:3,本文着重讨论惊厥的原因,这对于抗惊厥的治疗,提高小儿烧伤的成功救治,具有临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上感高热惊厥75例的护理,高热惊厥作为急症处理的原则是避免惊厥发生,若发生惊厥立即控制。增强体质,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减少发热,是预防高热惊厥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烧,是小儿科常见之证.而热邪亢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又易致惊厥.国外报道,高热惊厥发病率是5—7%,且高热惊厥可能合并智力低下、行为障碍、癌痫等症状.因此对小儿发热的早期及时处理,是防止惊厥及合并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发热惊厥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其中发热惊厥尤为多发。Waloo E.Nclson对惊厥的分类中,发热惊厥列为急性、或非反复性(高热伴急性颅外感染)。近年来,证明发热惊厥有些予后不良。因此,对发热惊厥的特点及性质研究是很重要的。发病率热性惊厥在全部惊厥中占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症状之一,常引起家长焦虑,高热在3岁以下婴幼儿易导致惊厥,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本院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主要发生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惊厥发作时可造成患儿大脑暂时性缺血、缺氧,如惊厥反复多次发作,持续时间长,可引起大脑局部的损害而致癫痫.因此如何及时控制高热患儿的体温,避免惊厥发作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如何有效、及时地控制患儿体温避免高热惊厥发作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