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与高血清钾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就诊患儿256例(排除血液病、肾功能不全、川崎病、脱水等),用全血细胞计数检测血小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和血浆钾。结果小儿血小板数增多占25.4%,以肺炎、败血症、支气管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增高为多见。血小板增多组血清钾增高率明显高于正常组(29.2%对8.3%,P〈0.001);前者血清钾为(5.41±1.18)mmol/L,后者为(4.25±0.8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浆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这个范围血小板数与血清钾呈正相关,血清钾Y^^(mmol/L)=0.0035X+3.62(血小板数×10^9/L),r=0.72。结论感染是血小板反应性增多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增多可因人工分离血清致血清钾假性增高。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11岁。因头痛,视物不清3天首次入院。当时查体:神志恍惚,皮肤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无抵抗,心肺(-),腹部可触及肿大肾脏,质硬,触痛不明显。病理征(-)。BP180/110mmHg,辅助检查:血WBC13.9×10^9/L。RBC4.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实验室特征.方法 诊断依PVSB标准;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凝血四象、血小板功能等检查.确诊后给予抗凝、活血或马利兰治疗.结果 4例患儿中以出血症状诊断2例、血栓症状诊断2例;脾肿大3例;外周血血小板(Plt)724~1028×10^9/L,易见Plt聚集成堆,可见巨大Plt、畸形Plt;骨髓象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分类以产板型为主;3例APTT延长,血小板粘附率、聚集功能降低.治疗后症状均缓解,随访至今无恶性转化.结论 ET患儿具典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临床应予以重视,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岁,因反复皮疹11个月、双下肢皮肤坏疽3d入院。入院前11个月患儿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皮疹,首次入本院。查体:头颈、躯干见弥散性分布的斑丘疹,糜烂、渗血,皮肤小疖肿。血WBC 38.4×10^9/L,RBC 4.3×10^12/L,Hb 120g/L.PLT 100×10^9/L,ESR 36mm/1h,C反应蛋白(CRP)76mg/L。脓液及皮肤创面分泌物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34天,孕1产1,足月顺产,Ap-gar评分1分钟4分,5分钟6分。出生体重4200g。入院时日龄16天,因全身皮疹5天,发热3天入院。生后第11天起发现颜面部、 臀部散在芝麻大小暗红色皮疹,发热不规则, 最高达39.8℃。入院查体:神志清,反应好, 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呈斑丘疹,疹间 皮肤正常,有互相融合趋势,无脱屑及溃烂, 压之褪色很快复原。心肺查体无异常。肝肋 下3.5cm可及,脾肋下2.5cm可及。实验室 检查:血象白细胞12.5×109/L,最高达32×109/L,其中淋巴细胞计数最高达13.9×109/L,血红蛋白139g/L,最低降至124g/L,血小板180×109/L,最低至73×109/L,肝功能受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增多症分特发性(或称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在儿科罕见,后者虽较多见,但文献中报道较少。我们自1986年1月~1993年1月间发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血小板计数>400×109/L,为暂时性,随原发病或病因祛除血小板渐降至正常;2.很少伴有出血和栓塞症状;3.骨髓巨核系增生不明显,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正常。二、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2例患儿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7天~13岁。(二)原发病情况扁桃体炎、败血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川崎病、类…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4岁,发现血小板增多2个月,发热、咽痛3天入院。患儿碰撞部位有皮下瘀斑,在当地查4次外周血小板在(1335~1618)×109/L,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可见数个脓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1cm可触及,质软,脾肋下未及,双下肢可见陈旧性的皮下瘀斑。实验室检查:Hb118g/L,RBC4.35×1012/L,WBC17.00×109/L,N0.539,L0.326,PLT1426×109/L;D-二聚体( ),EBV抗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正常,血块回缩测定良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均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Xu MC  Jing LJ  Ma HH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1):875-876
患儿女,9岁,因“皮疹1个月,右侧肢体无力3h”于2006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反复红色皮疹,伴瘙痒,有少许渗液,未治疗。入院前12d出现发热,家长见左侧腹股沟处1个1cm×1cm包块伴肿痛,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1周后热退,左侧腹股沟处肿痛缓解。但患儿左侧下肢肿胀逐渐明显,于入院前4d在当地医院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5×10^9/L~12×10^9/L,中性分类0.80,血红蛋白83g/L,血小板50×10^9/L~70×10^9/L,D-二聚体增高,两次B超声提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腹部未见异常。急诊生化及凝血四项正常,单纯疱疹病毒IgM及支原体IgM阳性,EB病毒及细菌抗体全套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均阴性。疑诊为“血管炎综合征”,予丙种球蛋白及低分子肝素钙等,并继续抗感染治疗及血浆等支持治疗3d症状无改善。入院当天出现头痛,同时伴右侧肢体无力,活动障碍,在当地医院急诊查头颅CT:左侧顶叶脑出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2d,皮疹半天人院,不伴有呕吐、腹泻及咳嗽。体检:T39.1℃,P124次/min,R30次/min,体重7.5kg。神清,精神较萎靡,全身皮肤可见有散在红色皮疹,左上臂卡介苗接种处红肿、无波动感。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眼结合膜充血。口唇红,无皲裂,无杨梅舌,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有干、湿性哕音。心、腹(-)。手足无肿胀,指、趾端无脱屑。肛周皮肤不红、无脱皮。神经系统无异常。血常规:WBC12.4×10^9/L,HB96g,/L,PLT261×10^9/L,中性粒细胞(GRA)0.622,淋巴细胞(LY)0.316,中间细胞(MO)0.062。  相似文献   

10.
女婴嗜酸细胞增多症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n XR  Wang XG  Chen JH  Yuan XF  Cong L  Wang JF  Li GS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78-378,I001
患儿女 ,2个月。不规则间断发热半个月 ,高达 39℃ ,伴有咳嗽 ,面及臀部发现皮疹 ,先后住院于市内 2家大医院 9d ,诊断为肺炎。用抗生素治疗 ,热退。医生告诉家长患儿有贫血 (嗜酸细胞计数 0 9× 10 9/L ,分类嗜酸细胞 0 12 ) ,心肌酶升高 ,肝、脾肿大 ,血培养阴性等情况。后因家属拒绝骨髓穿刺而自动出院。又于出院 3d即入我院儿科前 2h ,突然意识丧失、昏迷、四肢厥冷 ,贫血病容 ,两肺可闻及小水泡音 ,心率 10 0次 /min ,心音无力 ,肝肋下 5cm(剑突下 4cm) ,脾肋下4cm。入院后 4h因休克、肺炎、重症贫血、循环呼吸衰竭死亡。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1.
小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郭瑞官洪扬文患儿男,4岁。以颜面潮红3年,头晕7天为主诉入院。3年前无诱因发现面色潮红,无其他异常,未就医。半年后因“肺炎”住院,经外周血和骨髓检查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给予胸腺因子D,马利兰治疗,住院1个月症状无好转出...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患儿,男,45d,出生体质量3350g。主因“入院前45d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咳嗽、喘憋3d”入院。患儿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憋,伴气促,体温正常,无寒战、抽搐,无呕吐、腹泻,门诊行血常规检查:WBC5.8×10^9/L,L74%,N20.7%,Hb133g/L,PLT298×10^9/L。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双下肺内带可见片影,外带透光度增高,肺门增宽,心影增大(左室为主),肺动脉段略膨隆,印象诊断:肺炎。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肺炎”,予吸氧、抗感染、雾化及吸痰等处理3d,咳嗽、喘憋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13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0月余,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入院前10个月无意间发现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1cm,质韧,无溢液,无红肿及触痛,无波动感,不伴发热、关节疼痛。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1周,效果不佳,治疗过程中心腹股沟淋巴结、颈前、颌下、耳后、  相似文献   

14.
婴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 ,男 ,11月。因咳嗽、发热 10d ,面色进行性苍黄 2d入院。患儿于 10d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咳嗽、呈阵发性 ,无痰 ,伴喘息 ,体温波动在 39℃~ 4 0℃之间 ,家长予以服“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等药物 5d ,症状无缓解 ,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 :WBC 2 9.9× 10 9/L ,N 0 .38,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5h,因皮肤黄染5h入院。系G2P2,孕39周自然分娩,出生体质量3400g,1minApgar评分9~10分,患儿未开奶,已排胎便,生后不久即出现皮肤黄染,并渐加重,无发热,无抽搐,无呕吐。体检:体温36.2℃,心率120次/min,呼吸42次/min,体质量3400g。精神反应稍差,发育中等,呼吸平,哭声尖直,全身皮肤稍黄染,面容苍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型正,颅缝已闭。  相似文献   

16.
全身播散性真菌病并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YL  Fu SM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97-397
患儿男,1岁3个月,因反复发热伴咳嗽18d ,腹泻1d入院。患儿于18d前开始发热,体温38℃~4 0 5℃,曾外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2 1×10 9/L ,PLT 4 0×10 9/L ,Hb 115g/L ,骨髓象示异常组织细胞增生,见少量吞噬现象,拟诊为“败血症、噬血细胞增生症?恶性组织细胞病?”,先后给予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维甲酸(特灭菌)抗感染,及大剂量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体温曾一度下降,停药后又复上升,10d前出现腹胀,1d前咳嗽加剧、出现腹泻黄色稀水便每日10余次,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阳性家族史。查体:T 39 5℃,P 12 0次/min ,…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性 ,1 0岁 ,因血检发现血小板增多 1天入院。 1 0余天前因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伤寒” ,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针、清开灵针”治疗后 ,体温于 3天前恢复正常昨日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增多至 1 4 0 7× 1 0 9 L ,建议转我院诊治。患儿无牙龈出血、无鼻衄、无紫斑、无头晕、无乏力、无自觉症状。查 :T :37 2℃ ,R :2 0次 分 ,P :80次 分 ,BP :90 6 0mmHg ,一般可 ,呼吸平稳 ,缺氧征不显 ,咽充血 ,颈部可及 2 - 3枚 0 2× 0 2cm大小的淋巴结 ,滑动 ,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糙 ,心率 :80次 分 ,律齐 ,心音可 ,腹软 ,肝及于右肋下1…  相似文献   

18.
Yu XH  Bi DD  Yue SJ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5):398-399
患儿,男,10h,生后皮肤黄染伴呻吟、气促10h人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孕39^+6周,经阴道分娩,羊水Ⅲ°污染,出生体重3300g,Apgar评分:1min5分,5min7分。生后即发现皮肤黄染且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呻吟、气促。即转送我院。母亲,汉族,B型,Rh血型未检测,2003年3月人流1次,无输血史。父亲,汉族,O型。入院查体:血压75/5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足月新生儿貌,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4.5cm。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膝反射可引出,原始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7×10^9/1L,血红蛋白74g/L,血小板99×10^9/L,网织红细胞3.9%。  相似文献   

19.
对359例因各种疾病引起血小板增多的住院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感染性疾病186例占51.8%,慢性感染37例占10.3%,硬肿症32例占8.9%,肾功能不全29例占10.3%,贫血25例占7.0%,癫痫20例占5.6%,过敏性紫癜18例占5.0%,其他12例占3.3%。提示:多种疾病都能引起血小板增多,尤以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为多。它往往是一种反应现象,在小儿中很少为恶性疾病。5岁以下的小儿较常见的是急性感染所致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5岁以上较多发现慢性感染、肾功能不全、风湿热及结缔组织所致的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20.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情况、病因及预后。方法对6167例住院患儿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计数≥400×109/L者次日重检1次,取其均值,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400×109/L者537例,占8.71%,男与女比例为1.62∶1。以婴幼儿为主,≤3岁351例,占65.4%。感染为主要病因,血小板计数在2~51 d内恢复正常,平均(15.0±5.3)d,病程中未发生出血、血栓形成及心脏、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结论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较为常见,主要与感染相关,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