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张晓晖  孙洪波 《当代医学》2010,16(27):157-15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通脉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通脉降脂片和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血脂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通脉降脂片治疗高脂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晓延  申改青 《中国医疗前沿》2011,(14):27+48-27,48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脂血症患者94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采用通冠胶囊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TC、TG、LDL-C、HDL-C、ApoA、ApoB和ALT、GGT及AST的水平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C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经通冠胶囊治疗后ApoA、HDL-C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ALT、GGT及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经辛伐他汀治疗后ApoA、HDL-C、ALT、GGT及AST水平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的ALT、GGT及AST水平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冠胶囊在治疗高脂血症过程中有一定的降低血脂作用,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8周后评价总疗效、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功能参数。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5.4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对照组LDL-C也稍有降低,而TG、TC、HDL-C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0.01),舒张末内径观察组有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降血脂,抗氧化,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何岳 《右江医学》2013,(6):854-856
目的 比较辛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治疗单纯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8周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有所升高,对照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有所升高,两组治疗后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确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冠心病且不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常规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TC、LDL-C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HDL-C和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加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TC、LDL-C和TG水平均下降,而HDL-C水平升高(P均〈0.05);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除血清TC及LDL-C外,另三项检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降低冠心病患者TG水平,升高HDL-C水平,抑制血清hs-CRP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陛。方法共选择15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入辛伐他汀组(10mg qn,n=52)、非诺贝特组(100mg tid,n=50)和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qn+非诺贝特100mg tid,n=54),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32%、35%、58%,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22%,其变化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组(P〈0.01)。(2)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三项均达标者占52%,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3)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林忆阳  李春梅  徐向进 《四川医学》2009,30(11):1734-1735
目的比较观察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84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 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G、TC、LDL及HDL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吡格列酮组治疗后TG和TC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HDL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均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在控制血脂方面吡格列酮优于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NO、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脂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辛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和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BNP水平两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水平的效果显著,相较于辛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10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辛伐他汀40mg/d(观察组)与20mg/d(对照组)治疗的l艋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40mg/d)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小剂量(20mg/d),且同样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赖晓惠  李东  陈波 《西部医学》2014,(3):334-335,33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TG、TC、LDL-C、HD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8周,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降脂作用明显,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运动组(30例),运动组患者进行有氧运动24周,分别于运动前后检测患者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24周后,运动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运动前和对照组(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运动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有氧运动不但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还可降低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丹 《黑龙江医学》2008,32(7):515-5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美国BECK-MAN360CE全自动免疫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150例健康人和2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RP和TG、TC、HDL-C、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TG、TC和LDL-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病例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冬梅 《当代医学》2011,17(25):148-14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治疗的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10mg辛伐他汀,晚间顿服,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TC、LDL-C、HDL-C以及TG的水平。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TC、LDL-C和TG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刘爱军 《中外医疗》2012,31(16):97-97
目的探讨及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予以辛伐他汀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水平(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调脂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35例,用法均为每晚睡前口服10mg,疗程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轻度上升,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强化调脂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d与瑞舒伐他汀5mg/d.3个月后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比较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观察病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4周后检测血糖(FPG、2HPG)及血脂(TC、TG、HDL-C、LDL-C)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TC、TG、LDL-C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下降(P〈0.05),对照组TC、TG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并能增强降糖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杨昶 《中外医疗》2009,28(7):70-7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滴丸对高脂血症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76例,辛伐他汀滴丸10~20mg,每日1次,晚上顿服,共8周。结果辛伐他汀滴丸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所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升高(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辛伐他汀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价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烟酸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被诊断为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烟酸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降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参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G ,TC ,LDL-C降幅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HDL-C升高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烟酸能有效降低TG ,TC ,LDL-C ;升高HD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