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MRI特征,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颅内HPC的MRI表现。结果 11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9例(81.82%)肿块呈多分叶状,MR T1WI上呈不均匀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7例(63.64%)于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呈混杂等或稍高信号,10例(90.91%)肿瘤内部或边缘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11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仅2例(18.18%)示"脑膜尾征"。结论颅内HPC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提高HPC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其MRI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其常规MRI表现、DWI、ADC值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例血管瘤型脑膜瘤中发生于大脑凸面5例,蝶骨嵴1例,大脑镰旁3例。7例肿瘤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2例肿瘤T_1WI、T_2WI均呈等信号。7例肿瘤示血管流空征象,6例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2例伴有肿瘤内部囊变坏死,7例肿瘤T_1WI增强序列呈明显强化,9例肿瘤DWI均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平均ADC值(1.29×10~(-3)mm~2/s)大于对侧正常脑实质(0.89×10~(-3)mm~2/s)(t=8.32,P0.01)。病理学检查所有肿瘤内均示大量微血管结构,肿瘤波形蛋白染色均呈阳性或弱阳性,上皮膜抗原阳性。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特征性病理结构及MRI表现,常规MRI、DWI及ADC值联合分析能够对此肿瘤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颅内HPC的MRI征象。结果:9例患者中,8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内。WHOⅡ级HPC 5例,呈类圆形,边界清,瘤周水肿不明显,无相邻骨质破坏,2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2例见"脑膜尾征";WHOⅢ级间变型HPC 4例,呈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边界不清,瘤周水肿明显,有囊变、坏死,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2例相邻骨质破坏。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DWI图像呈略高信号,内部囊变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DWI图像呈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7例瘤周或瘤内见流空血管影。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可为颅内HP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东  陈燕萍  唐姗姗   《放射学实践》2010,25(12):1327-1330
目的:探讨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HPC)的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6例位于颅内,1例位于颈段椎管内。T1WI示肿瘤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强化明显。在颅内病例中,4例病灶内有斑片状囊变或坏死区;4例显示有血管流空或强化血管影;5例有瘤周水肿;2例病灶部分跨过天幕。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一定的提示诊断,但需与脑膜瘤鉴别,要注意分析其恶性征象,以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PC2例。2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2例HPC分别位于右侧后颅窝和左侧颞部,均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T2WI及T1WI均以等信号为主,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周围轻度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1例肿瘤见流空血管信号及坏死、囊变区,1例增强后见脑膜尾征。结论HPC与脑膜瘤的MRI表现相似,影像表现有一定提示作用,确诊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较少发生于颅内,分析颅内HPC的MRI表现特征,有利于提高对此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HPC的临床和影像资料,6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2~58岁,平均41岁。结果本组6例中2例肿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3例发生于脑实质,1例发生于脑室内,肿瘤体积均大于3cm,边界清,均呈多分叶状,脑外病灶T1WI、T2WI信号均匀,增强明显均匀强化,脑内病灶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混杂信号,脑室内病灶接近或稍低于脑白质。注射对比剂后,6例均表现明显强化,内见点片及条状低强化灶,其中2例脑实质肿瘤内见弯曲条状低强化灶。结论颅内HPC少见,MRI形态及增强表现较有特征性,总结MRI表现,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表现特征.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S表现,其中MRI检查7例,MRS检查4例. 结果:7例中,肿块呈多分叶状6例,MRI平扫中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1例合并出血肿块内夹杂高信号灶,T2WI上2例呈等信号,4例呈等高混杂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5个肿块内及周边均可见多发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3例)或不均匀(4例)增强.4例MRS均表现为Cho明显升高及明显高耸Lip峰,NAA明显降低或消失,2例MI峰明显增高,未见Ala峰和Glx峰.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表现有助于与脑膜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潘锋  祝跃明  周林江  顾晓丽  沈健  黄小燕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180-118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14例外形波浪状分叶,2例呈类圆形;13例瘤内有囊变、坏死;10例可见瘤内血管流空信号。12例肿瘤T1WI上呈等低信号,4例呈高或略高信号;13例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11例DWI上呈等低信号,5例为高信号。7例与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4例邻近颅骨有破坏,4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HP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PC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索样脑膜瘤(CM)的 MRI 特征性表现,并与其他脑膜瘤相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 CM 患者的临床及 MRI 资料,定性分析其 MRI 各序列的信号特征,并进一步定量分析肿瘤各序列的标准化信号强度比,包括标准化 T1 WI 信号强度比(NT1)、标准化 T2 WI 信号强度比(NT2),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比(NADC)、标准化 T1增强信号强度比(NCE)。采用 Fisher 精确检验和 Dunnett T 3检验法与经病理证实的非脊索样脑膜瘤(34例Ⅰ级脑膜瘤、16例非脊索样Ⅱ级脑膜瘤、5例Ⅲ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CM 在 T2 WI 序列上均表现为高信号,非脊索样脑膜瘤则表现为等、低或稍高信号;CM 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信号多变,但均无明显扩散受限,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M 的定量指标 NT2、NADC 及 NCE 均高于其他脑膜瘤(P 均<0.01),而 NT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889)。病灶内有无囊变坏死、T2 WI 是否可见“流空效应”、瘤周水肿程度、是否出现脑膜尾征及宽基底对鉴别 CM 和其他脑膜瘤意义不大。结论CM 的MRI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T2 WI 多表现为高信号,扩散不受限,强化程度更明显,NT2、NADC 及 NCE 的测定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MRI在鉴别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鞍旁肿瘤MRI影像表现,观察MR影像特征.结果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均可同时侵犯鞍内及鞍旁,但两者MRI信号有特征性,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信号强度类似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强化显著,可见延迟强化.脑膜瘤呈等T1、T2信号,T2WI信号强度与脑灰质信号近似,增强扫描病变呈中等度弥漫性强化,相应部位可见脑膜线样强化.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能明确显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膜瘤的不同信号改变、强化特点及内部结构特点,其MRI信号特点对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