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又称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头部向患侧偏斜,并随患者年龄增长而逐渐引起面部及头颅畸形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以儿童为主,在婴幼儿发病率为0.4%-1.3%。其临床表面为患侧颈部有突起的肿块,质硬,随胸锁乳突肌被动移动,肿块表面不红,温度正常,无压痛,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疗,随年龄增长畸形将逐渐加重,将对病人各个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前几年就诊的36例小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第11讲儿童期的斜颈畸形刘敏,刘利君,彭明惺610041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斜颈是儿童期较常见的颈部畸形,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病变在胸锁乳突肌,由胸锁乳突肌挛结所致的斜颈称为肌性斜颈,临床上最多见。颈椎畸形、颈部外伤及感染也是斜颈的常见原因。不...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挛缩后形成的畸形。常用的矫形方式有胸锁乳突肌切断、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延长犤1犦。术后将头置于过度矫正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临床上通常采用头颈胸石膏固定或石膏帽和背甲固定,一方面制作繁琐,另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使用简易颈托固定,除了可达到正常术后要求外,还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分以颈前高度为宜,两者之间形成一定弧度,既加强支撑力又美观得体;以此样扩展1cm裁剪海绵,并从凸起对侧剖开,保留两端及凸起边相连,…  相似文献   

4.
刘铭  植勇  彭阳时  曹相军 《华西医学》1999,14(2):214-214
1993年1月~1998年9月,治疗8~14岁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11例。手术方法:于乳突处切断胸锁乳突肌止点腱,再切断并部分切除锁骨头、“Z”形切断胸骨头,松解挛缩组织后于矫正过枉位、缝合延长胸骨头。手术前后均作牵引。结果:1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年6个月,其中优8例,良3例。结论: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肌腱延长术矫正畸形彻底,保持了胸锁乳突肌正常轮廓和颈部“V”形外观,是治疗大龄肌性斜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局部封闭治疗早期先天性肌性斜颈38例报告江苏省金坛市直溪中心卫生院(213251)符培录先天性肌性斜颈系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形成的畸形。一般认为病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在难产时受伤,以致纤维变性后引起该肌的挛缩[1].但是目前对发病机制的意见仍...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及术后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世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96例7—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须。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96例中优51例,良35例,可l0例,优良率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行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胸锁乳突肌瓣对腮腺恶性肿瘤手术中Frey综合征、额面部凹陷畸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治疗的8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按常规腮腺手术治疗后均行胸锁乳突肌瓣进行修复,统计分析本组患者手术期间Frey综合征、额面部凹陷畸形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本组患者共计发生6例Frey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7.50%,1例额面部凹陷畸形,额面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1.25%;统计患者满意率结果显示,非常满意58例,一般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7.50%。结论 胸锁乳突肌瓣能有效降低腮腺恶性肿瘤手术中Frey综合征、额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畸形,主要病理改变是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导臻胸锁乳突肌挛缩,出现头颈转向患侧,脸转向对侧并后仰,患侧颈部可扪及一枣大小或鹌鹑蛋大小的肿块,局部无红肿、发热。本文通过对本院近两年就诊的4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段潜行移植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双头单蒂肌瓣对半侧颜面萎缩的修复效果。方法我科采用分段潜行移植胸锁乳突肌双头带蒂肌瓣修复5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观察术后伤口愈合及颈部功能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5例移植肌瓣存活良好,颜面部萎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矫正,颈部功能活动无异常。结论通过分段潜行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双头带蒂肌瓣移位术,既达到了半侧颜面萎缩凹陷畸形的有效整复,又不会影响颈部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符合功能外科修复的发展要求,是一种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畸形,主要病理改变是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导致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导致斜颈。及时地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所发现的24例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4~71d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斜颈的诊断和康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建新  江沁 《新医学》2001,32(9):527-528
1引言先天性斜颈congenitaltorticollis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畸形,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变性或挛缩,使头部偏向患侧,而下颏转向健侧的一种头颈部不对称畸形。2病因因为很多病例有难产或胎位不正史,故认为与产伤有关。由于产伤、胸锁乳突肌撕裂、出血、肌组织纤维化、挛缩所致。但近年发现,本病患儿中,多数为顺产及剖宫产,故又有人认为在宫内胎儿头颈位置过度侧屈,使同侧胸锁乳突肌的静脉受压,肌纤维水肿,变性挛缩。此外,有人还认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3诊断3.1临床表现及体征患儿生后7日至10日一侧…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颈部偏斜,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姿势的畸形。它是小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为0.3%~0.5%。对于此类儿童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术后行头颈胸支具固定方法简单、有效,避免了手术切断的胸锁乳突肌再次粘连,保证手术效果。支具固定后患儿感觉舒适、安全,便于护士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我科2007—01—2009—10共收治儿童肌性斜颈患者47例,术后均应用头颈胸支具外固定,疗效满意,有关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在生后1~2周[1]内发现胸锁乳突肌肿块,部分患儿未发现肿块。肿块于2~6个月逐渐消失,随年龄增长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变性和挛缩,若不及时治疗,逐渐出现头颈歪斜及面部不对称畸形,给患儿日常生活及心理带来负担。自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96例7~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96例中优51例,良35例,可10例,优良率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有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斜颈是指枕部倾向患侧,颜面旋向健侧为特点的小儿先天性姿势畸形。一般分为两种:骨性斜颈和肌性斜颈。临床以肌性斜颈多见,其病因一般是由于胎儿头部所处位置不佳或围产期过程损伤,造成胸锁乳突肌血运受阻,挛缩变性而成本病。1对象与方法2例均为女婴,1例出生15d,另1例出生24d,均被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均在患儿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及椭圆形包块,质硬。方法:(1)热敷:用左手将在温水浸过的毛巾挤干,敷于胸锁乳突肌上,待毛巾凉后,重复上述动作。此过程持续5min。(2)按摩与指压:热敷后将少许爽身粉洒…  相似文献   

16.
<正>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一种良性的儿童骨关节肌肉畸形常见病,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SCM)的增厚和缩短导致的,在出生后或不久就出现头部偏斜在一侧、下巴转向对侧的自发性斜颈不良姿势,除了颈部活动度受限外,患侧胸锁乳突肌还可能触摸到肌性肿块或者肌紧张。根据CMT的临床类型,一般分为3型~([1]):(1)肿块型,最严重的类型,患侧胸锁  相似文献   

17.
胸锁乳突肌下端切除术治疗肌性斜颈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胸锁突肌下端切除术治疗肌性斜颈(muscular torticollis,MT)的疗效。方法:1992年以来应用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126例,经6个月-8年随访60例,年龄2-17例,平均8.5岁,从功能和美容两方面进行了术前和术后评估。结果:优良率达90%,其中2-7岁组优良率达100%,结论: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治疗MT仍是简单,方便,并发症少,疗效高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手术治疗婴儿肌性斜颈8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在生后1~2周内发现胸锁乳突肌肿块.部分患儿未发现肿块。肿块于2-6个月逐渐消失.随年龄增长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变性和挛缩,若不及时治疗.逐渐出现头颈歪斜及面部不对称畸形,给患儿日常生活及心理带来负担。自1988年以来.采用枕颌带牵引、配合按摩、手法扳正及理疗治疗86例婴儿肌性斜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廖华  于蓉  邓玉兰 《华西医学》2010,(7):1242-1243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胸锁乳突肌单侧头切断及双侧头切断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2006年3月-2008年9月收治的35例成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分成两组,A组11例行胸锁乳突肌单侧头切断石膏外固定术,B组24例行胸锁乳头肌双侧头切断石膏外固定术。结果随访6~12个月,B组胸锁乳突肌松解明显优于A组,斜颈矫正程度也明显优于A组。结论成人先天性肌性斜颈行双侧头切断疗效优于单侧头切断。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畸性,严重病例一般主张1岁后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保持患侧颈部过矫位是患儿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1].为防止胸锁乳突肌粘连,必须用相应的外固定器矫正其长期形成的姿势性畸形[2].我科近2年在临床使用改良可调式颈托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患儿进行协助矫形共150例,克服了石膏固定对称式颈托的缺点,促进了术后康复,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