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艳秋  杨昌霞  王晓芬 《护理研究》2007,21(12):1089-1090
超声胃镜检查是近年开发的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技术,其将高频微型超声探头安置于内镜顶端,可直接观察腔内形态又可对消化道管壁及邻近脏器进行探察,能将黏膜下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断层图像清晰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对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病变及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尤其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判断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的转移等,也为黏膜下病变的定位诊断提供了最佳方法。但由于接受超声胃镜检查的病人常有明显的不适感,恶心、呕吐、疼痛、躁动等,时间长、痛苦多、往往给检查带来困难,或者病人一听到胃镜检查就恐惧或拒绝检查甚至难以完成镜检。特别是治疗性超声胃镜检查会给受检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不适。我院自2004年1月开始应用小剂量异丙酚静脉注射于超声胃镜受检者,病人于镜检过程中无不适反应,且便于术者操作,但同时也增加了危险性,因此,要更加注意无痛超声胃镜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护理。现将护理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穿孔超声检查临床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为了评价普通超声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的价值。方法:119例经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穿孔病人,术前行X线检查,68例术前行普通超声检查。将所有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行X线检查的119例病人,91例为阳性,符合率为75%(91/119),假阴性28例,占25%(28/119)。行超声检查的68例中阳性者占78%(55/68)。其中10例超声发现膈下气体而X线为阴性。结论:普通超声在诊断消化道穿孔中可弥补X线的不足,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小探头超声胃镜是临床上用来对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病变进行检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对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进行定位、初步定性检查,而且可以对一些消化道外压迫病变进行鉴别,其优点是方便、无辐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1]。但是消化道有大量气体干扰超声胃镜检查,因此检查前需要注水,使病变完全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428例宫腔镜检查宫腔内病变的病例,结合病理诊断,反观我院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结果428例宫腔镜检查病人,阴道超声的真阳性检出为380例,真阳性率为88.79%。结论阴道超声对于宫腔内痛变的初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腹联合X线检查用于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一直以来,由于腹腔内游离气体的强反射、散射,影响腹腔内脏器的观察,对游离气体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恰当的检查方法,因此,超声检查在消化道穿孔的诊断未得到广泛的开展。本文通过低频、高频超声及加压法联合应用,研究超声成像在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数字X线检查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恶性病变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进行乳腺数字X线检查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单独行乳腺数字X线检查、单独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两种检查联合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检查准确率高于单独行乳腺数字X线检查或者单独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P<0.0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数字X线检查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病人诊断准确率更高,显影清晰,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微型超声探头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微型超声探头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不同频率的微型超声探头。经内镜活检管道对102例有超声内镜检查适应征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术,术后部分病例接受内镜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并将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与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在102例患者中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息肉9例,粘膜下病变57例,外压性隆起14例,恶性肿瘤16例,胆总管结石2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和胰管扩张1例,根据检查结果有54例接受内镜介筇主或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有52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为96%;而外压性隆起和静脉曲张,静脉瘤等患者通过检查则避免了手术和活检。结论:7.5MHz和15MHz微探头能够明确食管和胃肠粘膜下病变的大小、性质、起源层次及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浸润深度和邻近淋巴结状况以及在胆胰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利于临床制定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而且微型超声探头能够直接通过内镜活检管道,使操作更为简便和到位。  相似文献   

8.
超声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EUS)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超声内镜对206例病例进行检查.结果 超声内镜对各类病变的诊断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EUS总确诊率为92.7%,胃镜总确诊率仅为66.0%.结论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病变,尤其是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60例下肢水肿病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下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主诉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的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证实所有下肢肿胀病例均由不同原因所引起,并对他们进行超声成像检查时,对病变部位进行横切和纵切,结合彩色多普勒和B-Flow同时嘱病人进行乏氏动作的配合。结果对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无论是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超声检查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结论超声对于下肢肿胀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因、出血部位及采取的检查手段、治疗。结果:病因以结肠肿瘤、结肠血管病变、结肠炎症、结肠息肉、结肠憩室最多见,病变部位以右半结肠最多。各种检查阳性率分别为:血管造影65.5%(19/29)、纤维结肠镜58.9%(43/73)、全消化道透视35.4%(6/17)、钡灌肠透视27.7%(10/36)、小肠钡灌21.0%(4/19)。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更重要,各种检查手段各有优势,需多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并选择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