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心理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D、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J〉0.05);经过1个月、6个月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HMAD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PS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对98例PSD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SDS和功能独立检查(FIM)评分。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复治疗4W后两组患者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4W康复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患者FIM评分均提高,以心理护理组更优,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0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早期组患者在发病15~30d时即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于发病3~6个月后接受康复训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前,早期组F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FMA评分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1、0.05),2组间比较,早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2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干预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同时对免疫球蛋白IgA、IgG、IgE、IgM、补体C3、C4及皮质醇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除焦虑和抑郁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1个月后,IgA水平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IgA、IgE、C4、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卒中量表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轻到中度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轻到中度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系统治疗、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和卒中后3月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硬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分无差别(p〉0.05),卒中后3月研究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抑郁患者早期临床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临床药物应用及早期心理支持。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早期临床干预康复护理可减轻抑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心理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剐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FE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将两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FES评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MFE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可唤起患者积极情绪,正确发挥防御机制,有效降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跌倒恐惧。  相似文献   

8.
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研究组)46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进行神经康复治疗。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0d末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40d末,研究组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境,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药物、抗抑郁及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评定、运动功能评分(FMA)检测。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8周治疗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抑郁量表评分(HMAD)和运动功能评分(F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能力评分(NFA)和生活能力指数评分(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nh量表、Fugl-Mev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其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痉挛程度均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3-01/2004—06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二分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将6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3例。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组成调查问卷测评患者心理状态,制定系统的身心康复措施,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同一问卷进行心理测评后按常规治疗护理。对两组的各项指标(心理状态测评结果、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SDS,SAS测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康复组心理干预前后SDS,SAS结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心理干预前、后SDS分别为(53.6±11.8),(42.8±8.5)分,t=4.49,P〈0.01;心理干预前、后SAS分别为(50.2±9.2),(42.0±6.3)分,t=3.52,P〈0.0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16,P〈0.05),康复组较对照组轻。两组患者行走功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33,P〈0.0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6.64,P〈0.00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6).干预组在患者入院时即给予亚低温治疗,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4周以上的治疗观察。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与对照组88.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干预组的显愈率为75.0%,与对照组4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96h后意识障碍改善率为89.3%,对照组为78.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6h后显愈率比较,干预组为78.6%,对照组为4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给予亚低温治疗能提高脑卒中的显愈率和意识障碍的显愈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继发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9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0bath法、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93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ADL能力、焦虑、抑郁和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减少,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降低,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在并发症方面,康复后两组肩关节半脱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4项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继发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并发症、提高运动功能、ADL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94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实旅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前后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结果:研究组干预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50例,对照组48例。康复组早期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前24h评定息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入院时两组肢体肌力及Barrel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康复组肢体肌力及Bart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有无行早期心理干预分为早期心理干预组(干预组)108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I)等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及随机康复训练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和认知行为训练,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表(ADL)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普遍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两组ADL和MMSE评分均有提高,干预组ADL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卒中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及精神状态的改善,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干预组40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正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和正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3d内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4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心理干预前后,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通过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使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9.
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及ADL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本体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30例脑卒中偏瘫伴本体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康复训练+运动模仿训练)15例及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15例。以Fugl—Meyer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运动积分和四肢本体感觉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运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四肢本体感觉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伴本体感觉障碍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本体感觉障碍的改善又有利用于ADL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1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Ba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HAMD、HAMA、BI和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BI、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抑郁发生率22.86%,焦虑发生率5.71%,对照组分别为40.30%和16.4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G0.05)。结论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