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正负压交替治疗肢体缺血疾病的效果,我们采用自制的正负压按摩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共40例进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总有效率为97%,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总有效率为92%。在治疗中,我们对国外产品中治疗舱品的橡胶袖套装置加以改进,减轻了气舱内压力骤升骤降引起患者的不适,同时观察到约85%的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短期(2 ̄3天)疼痛加重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脂活血片治疗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应用降脂活血片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患者26例,于治疗前后观察肢体彩色多普勒血流图、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液流变学、甲襞馓循环的指标变化。结果:应用降脂活血片后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降脂活血片是中成药,具有降脂、抗凝、溶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通脉饮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均术后采用抗凝西药,治疗组加服通脉饮,疗程为180d,分别观察症状与体征及再狭窄指标。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再狭窄,对照组有4例发生再狭窄,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脉饮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27例报告张万森,赵海红075000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动脉硬化患者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好发于单侧下肢;临床表现复杂,而且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来所遇2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4...  相似文献   

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积周围动脉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静脉。病情重时可导致肢体缺血性坏疽或形成溃疡。以往保守治疗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中药治疗,且效果多不满意。重则将截肢,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痛苦,且不易接受。我科自1995年5月至1996年11月行股动脉穿刺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4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34例均为住院病人,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男性33例,女1例。局部缺血期(I期)]4例,营养障碍期(正期)18例,坏疽期(…  相似文献   

6.
马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150-151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索中药熏洗法的微观作用:方法:病例均来自2003—12/2004—06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收治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以病证结合方式,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16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证(100例)和非血瘀证患者(60例)。血瘀证组予活血通络洗剂(主要组成:透骨草30g,伸筋草30g,当归尾15g,威灵仙15g,海桐皮15g等)煎汤熏洗患肢。2次/d,60min/次,2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基因表达的观察、对比、分析,并以健康人(30例)为对照,从基因水平对行气活血复方的微观机制进行探索。结果:纳入16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9&;#177;1.85)%,(2.05&;#177;1.08)%,P〈0.01];血瘀证组和非血瘀组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85&;#177;2.98)%,(3.81&;#177;2.61)%,P〈0.01或P〈0.05],而血瘀证组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治疗后血瘀型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3.12&;#177;1.05)%,(5.85&;#177;2.98)%,P〈0.05]。结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瘀证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基因的异常表达,血瘀证比非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和破坏更严重,并且活血中药外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基因的异常表达。中药熏洗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有其确切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平 《中国康复》2001,16(2):114-115
目的观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12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前者采用康复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2个月后比较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268,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能改善患者肢体血运功能,疾病控制,症状缓解,抑郁和焦虑障碍减轻,日常生活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广泛闭塞主要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所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晚期出现肢端溃疡,甚至坏死,具有相当高的截肢率和致残率,治疗十分困难。我科自19gy年以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隐静脉的主要田膜,一期完成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广泛闭塞,临床应用43例,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38例,动脉硬化性闭塞(NSO)5例。41例疗效非常满意,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报告如下。1临资料本组43例,均为男性,病程2~15年。其中TAO38例,内有2例双下肢患病。患肢均有严重间隙性跛行和静息痛…  相似文献   

9.
双功能彩超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1993~1998年31例确诊为下肢动脉病变者,男26例,女5例,平均年龄48岁。糖尿病14例,下肢重度动脉硬化症9例,动脉瘤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6例。全部行CDFI检查,每位患者平均治疗前、中、后三次,部分经血管造影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83岁,平均64岁.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糖尿病足9例.患者均有足部和(或)下肢皮温低、发凉、麻木、疼痛和间歇性跛行.  相似文献   

11.
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极少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胭动脉以下三个分支闭塞所致,因此正常的动脉搭桥术无法进行。自1988年4月~1993年11月本院采用下肢深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 谢××,男,32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00米入院。经动脉造影见右股动脉自腘窝上15cm以下完全闭塞,小腿部仅见细小的侧支血管,确诊为血栓闭塞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变.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等复杂的病理变化。在周围血管疾患中,动脉的狭窄、闭塞性或动脉瘤性病变,大部分是动脉硬化所引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进展以及血管外科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和发现率在我国有增加的趋势。肢体缺血发展速度和程度决定着动脉硬化患的临床症状。一般将临床表现分为四期。第一期轻微主诉期;第二期间歇性跛行;第三期静息痛期;第四期组织坏死期。护理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浴足治疗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咯地尔10mg,每日一次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煎煮浴足,每日一次,于治疗前后,第1、2周末对足疼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踝肱指数(ABI)进行测评。【结果】加用中药浴足组在减少足静息痛发作频次、缩短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改善ABI及降低复发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丁咯地尔组。【结论】中药浴足加丁咯地尔治疗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血管内用药或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9例病人中,男12例,女7例,年龄41~73岁,平均51.2岁,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闭塞段,用微量泵经导管缓慢灌注药物E1(PGEl)、654-2、尿激酶,保留导管用药1周,其中2例并行PTA治疗。结果:随访3~18个月,9例无痛性行走距离显著延长,8例静息痛消失,2例截肢。疗效满意率为89.5%(17/19段)。结论:采用微量泵经导管缓慢持续局部给药是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有效治疗方法,必要时可结合PTA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Ⅱ期乳腺癌术前短程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6例临床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以CEF方案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7~10d手术治疗。结果 部分缓解9例(34.6%),轻度缓解7例(26.9%),无变化10例(38.5%),无临床进展病例。结论 对临床Ⅱ期乳癌患者行术前短程化疗,可减小病灶,提高保乳机会,并为术后化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人。对120例病人通过综合康复护理,提高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前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后者采用常规护理。两个月比较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268,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病人能改善肢体血运功能,促使日常生活能力增强,使疾病对社会活动影响减少,抑郁和焦虑障碍减轻,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逐渐增多.由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而致肢体严重缺血、坏疽,出现毒血症,危及病人生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我院对35例病人行肢体截肢术,其中男29例,女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7.9岁;病程最短14d,最长15年,平均3.99年.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审团论治”理论以自制”脉栓通”0号为主治疗脉管炎、静脉炎、雷诺氏病、大动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各类周围血管病7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互.临床资料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02例,其中男264例,女38例。血栓性静脉炎298例,其中男115例、女173例。雷诺氏病62例,其中男12例,女50例。大动脉炎29例,其中男3例,女26例。动脉硬化闭塞症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6~80岁,病程15天~20年。1.2.诊断标准中医分型:按各类周围血管病症型归纳如下。l.2.1.寒凝血瘀型:肢体发凉怕冷、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糖尿病下肢末端动脉血流灌注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血管外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97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8例作为对照组。将97例病例组分为非动脉硬化闭塞组(NLASO)32例和动脉硬化闭塞组(LASO)65例;LASO组再分为3个亚组:Ⅱ期(跛行期)组24例、Ⅲ期(静息痛期)组21例及Ⅳ期(溃疡和坏疽期)组2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双足趾背动脉、趾尖动脉超声微血管成像,分析各组末梢动脉成像特点及Qpack定量参数的差异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NLASO组比较,LASO组趾背动脉、趾尖动脉内径变细,连续性中断、缺如,色彩不明亮、暗淡。LASO组FontaineⅡ期、Ⅲ期、Ⅳ期3个亚组趾背动脉和趾尖动脉的内径、峰值均较对照组、NLASO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ontaine Ⅲ期、Ⅳ期的趾背动脉和趾尖动脉内径、峰值较FontaineⅡ期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Ⅲ期与Ⅱ期亚组比较:P=0.005、0.003、0.009、0.026;Ⅳ期与Ⅱ期亚组比较:P=0.001、0.000、0.001、0.000)。 结论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实时动态反映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末梢动脉的血流灌注,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可为临床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末梢动脉的缺血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杂交(hybrid)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来血管杂交手术治疗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探查情况行杂交手术治疗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95%。治疗后平均缈肱比值(ABI)提高0.56,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者8例,占40%。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复杂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较单一的手术或腔内治疗,具有优势互补、减少创伤、安全的特点,能最大程度的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