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且涉及的脏腑器官多,各种慢性并发症和急性并发症繁多,因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机各有不同。所以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治疗原则,想用一药一方或一法来统治消渴病,从目前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看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3.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患者作为糖尿病的后备军,其危险性较正常糖耐量者相比明显增加,研究已经证实饮食和运动疗法可以预防IGT向2型糖尿病的转化[12],且经济简便,但难以长期坚持,因此药物治疗成为有效干预手段。糖耐量异常在中医看来多因肝郁脾虚、肾阴不足,我院临床上多应用柔肝滋肾汤以健  相似文献   

4.
滋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滋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降糖饮中药。对照组40例为非治疗组,除不加用滋肾降糖饮外余同治疗组。观察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滋肾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探讨药膳汤粥辅助治疗糖尿病。通过文献研究和整理归纳的方法,结合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古代对其饮食疗法,探索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证治规律。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中医药膳汤粥辅助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几种药膳汤粥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新思路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糖尿病的并发症又特别多,临床上伴发腹泻的也不少.本文采取健脾益气、收敛止泻之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治法浅析如下. 1 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腹泻,一般多发生于糖尿病日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时每日数次或数十次,甚至大便失禁,无腹痛或轻微腹痛,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多数患者呈间歇性腹泻,仅少数呈持续性,腹泻多在食后或夜间发作,常与情绪波动、进食生冷油腻、寒袭脾胃及血糖控制不满意有关等为特点.临床常伴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时一定要有糖尿病史,且为在治疗期间发生的腹泻,要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泻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8.
讨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中医糖尿病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浅谈糖尿病与脾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消渴病范畴,病变主要责于肺、脾、肾五脏器,尤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一论点现已得到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祖国医学关于“消渴”病的典籍浩繁,学术体系源远流长,加之糖尿病变证多端,病情复杂,溯流寻源,寻找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探讨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提高中医疗效和学术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关糖尿病的中医文献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之为“消渴”、“消瘅”、“热中”等,认为:“五脏柔弱者,善病消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4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案,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脑、血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糖水平以及血脂指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于消渴病继发病证。对于消渴病及其继发病证的辨证方法,汉唐主要采取“辨方证”方法。宋代《太平圣惠方》和金元刘河间《三消论》之后,三消辨证方法盛行,影响深远。当代医家祝谌予教授等则主张分型辨证,吕仁和教授等更主张分期分型辨证,促进了学术发展。笔者则在继承古今诸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观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普遍具有本虚标实的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分析了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了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法、滋阴固肾法、温阳滋肾固摄法、益气阴养润燥法、益气活血滋阴法、疏肝解郁滋阴法等治法,并介绍了相应药方。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绝经后,由于肾气衰,天癸竭,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生殖器官萎缩,阴道上皮变薄,血运减少,阴道粘膜失去了自然防御能力,细菌乘机侵入引起的阴道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32例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使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在治疗结束后,统计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PSQI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在停药3周后的失眠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 h PBG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使用六味地黄汤治疗,不仅能够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使血糖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并探讨2010年-2015年中医五行音乐在消渴病(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运用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0年-2015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五行音乐用于消渴病(糖尿病)”的相关文献,对中医五行音乐在消渴病临床运用中辨证施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和临床运用。结果:中医五行音乐拥有多种代表性音乐,辨证施乐,在2型糖尿病不寐症、早期糖尿病足、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老年糖尿病伴失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护理方面疗效明显。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二枝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8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海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61-1461
中医认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桂枝和桑枝二味为主药自拟方剂治疗本病,既遵循了温阳化气、活血通路的中医治疗原则,也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相符合,临床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8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方陶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2921-2922
分析和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取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糖尿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