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感诱发电位对椎管内神经微创减压术效果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为减少因显微内窥镜视野的局限所造成的椎管内神经减压不充分,利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技术对显微内窥镜下腰椎管内神经减压效果进行术中监测评定,探讨保证微创手术下受压神经彻底减压效果进行术中监测评定,探讨保证微创手术下受压神经彻底减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术前麻醉后SEP值为基础,对60例采用常规直视下手术治疗的患进行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回顾性研究,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的术中SEP变化指标确定提示术中神经组织充分减压的SEP标准并以此标准进行微创术中监测研究。结果 在神经减压术SEP监测电位指标中,潜伏期缩短10%-15%或波幅增加40%,提示神经减压充分,愈后良好,术中监测电位与术后功能恢复状态符合率为89%-91%。结论 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术中监护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管内神经减压术效果评定的客观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感诱发电位对椎管内神经微创减压术效果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减少因显微内窥镜视野的局限所造成的椎管内神经减压不充分,利用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SEP)技术对显微内窥镜下腰椎管内神经减压效果进行术中监测评定,探讨保证微创手术下受压神经彻底减压的有效方法。方法以术前麻醉后SEP值为基础,对60例采用常规直视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检测。根据随访结果,回顾性研究,术后功能恢复优良者的术中SEP变化指标,确定提示术中神经组织充分减压的SEP标准。并以此标准进行微创术中监测研究。结果在神经减压术SEP监测电位指标中,潜伏期缩短10%~15%或波幅增加40%,提示神经减压充分,愈后良好。术中监测电位与术后功能恢复状态符合率为89%~91%。结论节段性皮神经刺激SEP术中监护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管内神经减压术效果评定的客观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量化评估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传统的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做1个月和1年的近远期差异分析。方法:2000—10/2003-04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脊柱外科收治的符合微创介入治疗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93例,经患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47例和胶原酶溶核术组46例。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采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介入治疗,Nd:YAG连续型激光,波长1064nm;胶原酶溶核术组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疗.将胶原蛋白溶解酶1200u溶于5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注入。两组患在治疗前检查记录症状、体征和进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数据,在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对患进行随访,复查患症状、体征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结果。根据患症状、体征恢复程度、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诱发电位表现形式作为评估标准,以优良率作为疗效指标,选择术后1个月和1年为早期和远期疗效评定时间点。结果:术后1个月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47例中有1例失访,胶原酶溶核术组46例中有2例失访,90例患进入结果分析,至1年随访时,仍为90例。①术后1个月时两组的优良率评分基本一致【(71%(33/46)和66%(29/44),(X^2=0.357,P=0.550)】.术后1年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治疗优良率显高于胶原酶溶核术组【85%(39/46),(66%,29/44),(X^2=4.337,P=0.037)】。②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相似,术后1年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升高与胶原酶溶核术组比较均有显差异。结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胶原酶溶核术两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的疗效,近期疗效两种方法相似,术后1年远期随访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治疗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量化评估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传统的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做1个月和1年的近远期差异分析。方法:2000-10/2003-04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脊柱外科收治的符合微创介入治疗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3例,经患者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47例和胶原酶溶核术组46例。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采用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介入治疗,Nd:YAG连续型激光,波长1064nm;胶原酶溶核术组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疗,将胶原蛋白溶解酶1200U溶于5mL生理盐水中,缓慢注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检查记录症状、体征和进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数据,在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患者症状、体征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结果。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恢复程度、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诱发电位表现形式作为评估标准,以优良率作为疗效指标,选择术后1个月和1年为早期和远期疗效评定时间点。结果:术后1个月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47例中有1例失访,胶原酶溶核术组46例中有2例失访,9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至1年随访时,仍为90例。①术后1个月时两组的优良率评分基本一致[(71%(33/46)和66%(29/44),(χ2=0.357,P=0.550)],术后1年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胶原酶溶核术组[85%(39/46),(66%,29/44),(χ2=4.337,P=0.037)]。②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相似,术后1年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者的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升高与胶原酶溶核术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胶原酶溶核术两种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近期疗效两种方法相似,术后1年远期随访时激光椎间盘减压治疗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前路环钻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优级14例。良好1例。尚可1例。优良率93.75%。结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对脊髓及神经根减压彻底,创伤小易操作,是治疗颈椎间盘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预防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神经根损伤的意义。方法:对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术中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节段性神经根监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在颈前路椎间孔开放术中,使用SEP监护预防神经根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颈椎间盘突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36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自Smith—Robinson和Cloward 80年代开创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直接清除脊髓椎管前方的致压物。减压彻底;术后病人可早期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痛苦。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其在护理上要求较高。1996年8月~2003年5月,我院骨科(脊柱组)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36例,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在预测近期手术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颈前路手术微创治疗的OPLL患者70例,监测术中SEP变化,根据术中SEP变化将患者分为SEP无变化组及SEP明显改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中SEP无明显变化者35例,SEP明显改善者30例。两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SEP改善组高于SEP无变化组(P<0.05)。结论 OPLL患者术中SEP的变化与术后近期疗效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体感诱发电位在神经性瘫痪中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检测及分析小儿神经性瘫痪体感诱发电位(SEP),探讨SEP在小儿神经性瘫痪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180例0—14岁小儿刺激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值为标准,对临床有肢体瘫痪的335例年龄49d—13岁小儿的体感诱发电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66例临床有痉挛性肢体瘫痪小儿,SEP异常率共为86.5%(230/266)。表现为脊髓和/或皮层SEP峰潜伏期记录延长成消失,而周围神经电位正常;脊髓疾病及感性瘫痪SEP异常率较其他中枢神经疾病高,分别为92.6%(25/27)和86.3%(139/161);颅内病变中天幕上SEP异常较天幕下常见;69例临床周围性肢瘫SEP异常率20.3%(14/69);3岁以下年龄组与3岁以上年龄组之间异常率差异意义无显性。结论 体感诱发电位对小儿肢体瘫痪定位,特别是对临床工作中较难判断的小婴儿瘫痪定位诊断具有实用价值。主厦词:脑性瘫痪;诱发电位,蛆体感党;诊断  相似文献   

10.
探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后应用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置入的护理配合要点.对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后用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置入固定融合,27例患者术后未发生排异反应,切口全部一期愈合,融合率100%.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的熟练配合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