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38例空腹血糖≥7.0mm o l/L的ACS患者(DM组),同期选择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心脏肌钙蛋白和心肌梗死史相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47例作为对照的ACS患者(NDM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及比较。结果:①DM组较NDM组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浓度高(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M组较NDM组低(P<0.05)。②DM组较NDM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低(23.68%比44.68%,P<0.05);而多支病变的发生率高(44.73%比19.15%,P<0.05)。结论:DM并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DM发生ACS是多因素协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 对2007年6月~2010年8月在该科住院的26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 265例患者中共有99例(37.4%)患者合并有2型DM(DM组),其余166例无DM史患者归入NDM组.DM组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NDM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显著低于NDM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M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IDs)均显著大于NDM组,射血分数(EF)则显著低于NDM组,纽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M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9.2%,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5.2%,均显著高于ND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造影结果 分析:DM组中累及双支、三支以及弥漫性病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D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M组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DM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型DM合并AMI患者冠状动脉受累数量多,病变趋于弥漫且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组),对比分析其冠脉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和梗死部位。结果 DM组血糖(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NDM组(P〈0.05或P〈0.01);DM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三支病变和中度、重度狭窄程度发生率明显高于NDM组(P〈0.05或P〈0.01);DM组患者高血压、非典型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DM组(P〈0.05或P〈0.01);DM组心肌多部位梗死和无Q波型发生率与N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和临床症状比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方法 将538例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NDM)组,对比分析两组血脂及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冠心病合并DM组与NDM组比较,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0.05).DM组血脂水平TG、LDL-C较NDM组明显升高( P<0.05),HDL-C水平较NDM组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 合并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较NDM组明显增多( P<0.05) 结论 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与不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差异,前者脂代谢异常明显,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入选的4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1)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TC、LDL-C、阳性家族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肥胖患者比例及TG水平均高于NDM组,吸烟患者少于NDM组(P<0.05)。(2)临床表现比较:2组患者典型胸痛症状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均多于NDM组(P<0.05)。(3)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组患者LAD、LCX、RCA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LM、三支及弥漫性血管病变方面多于NDM组(P<0.05)。(4)2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比较,1分、2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4分、5分比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临床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且狭窄程度严重,累及左主干较多。临床积极早期干预血糖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239例冠心病患者,依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DM)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正常血糖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病变程度,并与其血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与左回旋支(LCX)病变在3组患者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和DM组较血糖正常组发生LAD与LCX病变显著增加(P<0.05)。而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冠状动脉主干(LM)病变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单支病变者在血糖正常组中占比高(47.37%),与另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三支病变者在DM组中占比最高(51.47%),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随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脉受累范围广。高血糖冠心病患者冠脉损伤程度重,常合并多支病变。随着血糖增加,冠脉病变程度加重,三支病变比例在IGR患者和DM患者中明显增加。对血糖受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积极干预,对诊断治疗冠心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比分析35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DM组)与5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N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M组高血压、家族史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DM组多部位梗死、不典型胸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率均较N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冠心病易患因素,症状不典型,梗死面积大,严重心脏并发症及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70岁以上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55例70岁以上T2DM合并CHD者(DM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以同期155例性别匹配的70岁以上不合并T2DM的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凝血、射血分数等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DMCHD组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CHD组(P<0.05),其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DMCHD组(P<0.05);DMCHD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低于NDMCHD组(P<0.01)。155例DMCHD患者,有35例初诊的DM患者(22%),若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仅依靠FBG,则有14例DM患者漏诊(40%)。DMCHD组以弥漫病变为主(P<0.01),冠脉狭窄指数及闭塞的血管数显著高于NDM组(P<0.01)。结论:CHD患者DM漏诊率较高;DMCHD较之NDMCHD患者存在更多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121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均≥50%.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并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主干病变按双支病变入组,如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按三支病变入组),比较各组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舒张早期充盈峰的最大充盈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的最大峰值速度(A峰)及E/A比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较心绞痛组明显,单支病变组左心室舒张指标(LAD、LVEDD、LVESD)与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女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女性冠心病(CA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病例为1999-2004 年在我心脏中心住院的240例女性CAD心绞痛患者,根据有无DM分成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108个患者(45%)有DM史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左主干病变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DM组绝经患者少于非DM组(P<0.05);DM组的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血管病变较多(P<0.05);DM病程对冠状动脉造影所示血管病变无影响(P>0.05);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也增多(P<0.05)。结论:女性 2型DM患者在绝经期前患CAD者多于非DM患者,DM组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较多。DM病程对冠状动脉造影所示血管病变无影响,但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促使及加重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1.
王超  曹雪滨 《疑难病杂志》2012,11(6):417-4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重构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2010年1月住院并完成冠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1例,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76例,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患者95例,按是否有左心室扩大分为左心室扩大组43例,无左心室扩大组128例,采集患者心脏超声数据及冠脉造影资料,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重构的影响。结果 (1)无心肌梗死病史患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较,LVEDD、LVESD、FS、AOD、L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与LVEDD、AOD、LAD均呈正相关性(P<0.01),与LVESD、FS均无相关性(P>0.05)。(2)左心室扩大组与无左心室扩大组比较,前降支病变、左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弥漫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是左心室重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证实,有662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按有无DM将其分为冠心病(CHD)合并DM(CHD+DM)组及CHD组,测定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判断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CHD+DM组的LVEF值与CHD组无明显差异,根据LVEF〉50%、30%。的%和≤30%将心功能进一步分级后,CHD+DM组与CHD组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亦无统计学差异。CHD+DM组的LVEDP明显高于CHD组(P〈0.05)。结论:LVEDP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CHD合并DM时比单纯CHD的心脏舒张功能受损更明显。产生机制与DM的胰岛素缺乏所致心肌能量代谢紊乱有关。此外,心肌细胞蛋白糖基化作用导致的氧化应激、细胞内Ca^2+转运机制异常以及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等均可损伤心肌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家兔急性心肌梗塞,观察结扎后1/2至150分钟心脏舒张性能的动态变化,并与心脏收缩性能及心外膜电图 ST 段的改变相比较,结果发现:1.急性心肌梗塞时心脏舒张性能指标-dp/dt max 下降、T 值延长,与结扎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2.心脏舒张性能和收缩性能之间呈高度负相关,T 值与+dp/dt max、VCE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r=-0.85和 r=-0.96,但 ST 段变化与心脏舒张性能之间无直接关联;3.T 值与 LVEDP 变化规律相符.结果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时,采用心脏舒张性能指标了解心泵功能的改变比收缩性能指标更敏感、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收集经CAG确诊的AMI患者504例,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男≤55岁,女≤65岁)288例和晚发组(男>55岁,女>65岁)216例,对比分析早发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1)早发组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阳性家族史明显多于晚发组(均P<0.05);晚发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早发组(P<0.05),糖尿病检出率也明显高于早发组(P<0.01)。(2)早发组TG水平明显高于晚发组,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晚发组(均P<0.05)。(3)早发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前降支最易受累,左主干较少受累,但死亡率高。(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阳性家族史、高TG、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饮酒、阳性家族史、以TG升高为主的脂质代谢紊乱等是早发冠心病AMI的主要危险因素;早发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男性所占比例高,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低,CAG病变部位早发冠心病AMI患者病变多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血管及左主干病变、严重、弥漫性病变少见,但累及左主干病变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外源性中介素(IMD)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探讨其是否具有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存活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及胞浆内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LVEDD、LVESD均显著升高,与AMI组比较,IMD治疗组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NF-κBp65蛋白明显增加,而IMD治疗组NF-κBp65蛋白表达较AMI组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IMD治疗组IκBα蛋白表达较AMI组明显增加。结论 IMD能够明显减少AMI后大鼠心肌NF-κB表达,减轻梗死后左室扩张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 缺血心肌内移植早期对心肌细胞凋亡、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 贴壁培养方法分离培养Wistar 大鼠MSC,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结扎后30min 随机分为MSC 组( 于梗死边缘分4 点心肌内注射1×106 /0.1ml 的MSC,10 只),AMI 组( 同法心肌内注射PBS 0.1ml,10 只),假手术组(SHAM 组,5 只).监测细胞移植后72h 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及TUNEL 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与SHAM 组相比,AMI 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均显著降低,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1.6% 和18.9% ;MSC移植减少梗死及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32% 和51%(P 均<0.01),但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及左心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P 均>0.05).结论 MSC 移植早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但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26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大鼠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AMI组、miR-126 mimics negative control(NC)组及miR-126组,其中NC组及miR-126组分别采用心肌组织局部注射慢病毒转染miR-126 mimics NC及miR-126 mimics,另外假手术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记录大鼠心脏功能,TCC法及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指数及梗死面积,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 3)及Caspase 8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Bax及Bcl-2表达,同时RTPCR法检测Fas及Fas-L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及N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长轴缩短分数(FS)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降低,心肌凋亡指数提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大,Caspase 3及Caspase 8活性上升,Bax蛋白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量下调,Fas及Fas-L mRNA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MI组及NC组比较,miR-126组能扭转此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126能显著抑制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作AMI且发病24 h内未行静脉溶栓病人43例,其中行急诊PCI病人29例(急诊组),择期PCI病人14例(择期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2组病人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急诊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均下降(P<0.05~P<0.01),LVEF明显升高(P<0.01);择期组LVEDD、LVEDV、LVESV均下降(P<0.05~P<0.01),LVE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明显升高(P<0.01)。2组病人术前LVEDD、LVESD、LVEDV、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病人术后1、3个月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AMI病人左心室重构,抑制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对AM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