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全脑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脑转移癌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肿瘤单病灶脑转移癌,全脑放疗DT39~45Gy后,以三维适形放疗追加转移病灶DT10~16Gy,常规分割1次/d,5次/w,总剂量DT55Gy。结果:6例CR,21例PR,3例NC,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40%(12/30)、13.3%(4/30),平均生存时间11.9个月。结论: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脑转移癌,可以缓解颅脑神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DT30~36Gy/20~24F,2-2.5周(加速超分割放疗),脑单个病灶患者追加每周DT9~15Gy/6~10F,所有患者从放疗开始均口服沙利度胺20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全脑放疗15Gy/10F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一般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总有效率(CR+PR)为70.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100%(3例CR,11例PR,6例SD);口服沙利度胺时间〉6个月者中位生存期与〈6个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个月vs.6.9个月,Х^2=4.615,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和疲乏,但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射治疗组.常规放疗组64例,先行全脑放射治疗(WBRT)36~40 Gy后,局部缩野加量,总剂量到50~60 Gy,每次2 Gy,5次/周.调强放射治疗组66例,全脑放射治疗剂量39.2~39.6Gy,脑转移灶剂量54~60 Gy,5次周,共23次.结果 治疗结束后3月、6月复查,对1~3个脑转移灶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 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3月、82%、59%和14月、88%、61%.对于脑转移灶数目大于3个的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 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月、73%、47%和13月、87.5%、59%.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可能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较常规全脑放疗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全脑放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33例脑转移瘤患者,先全脑放疗36Gy~40Gy(常规分割),然后针对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20Gy~25Gy,2Gy~5Gy/次,5次/周或3次/周。结果:放疗结束后影像学疗效:完全缓解(CR)为45.5%,部分缓解(PR)为36.4%,无变化(NC)为15.1%,进展(PD)3%。放疗前有神经系统表现的32例患者放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40.6%,部分缓解59.4%。所有患者的KP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截止随访期末死亡22例,中位生存期为9.3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全脑照射脑转移瘤能有效地控制脑转移病灶,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后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KPS>60分的52例全脑放疗后的肺癌脑转移(病灶数目少于4个)患者给予分次立体放射治疗,单次靶区周边剂量为3~5Gy,总剂量为15~25Gy,分3~5次完成,50%等剂量曲线包绕PTV.[结果]截至2011年12月,46例患者死亡.自再次放疗开始算起,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0.7个月(95%CI为8.5~12.9),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28.4%和7.2%.全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73.1%,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4%.仅1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脑坏死.[结论]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全脑放疗后疾病进展的肺癌脑转移患者,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较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癌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98例脑转移癌姑息性全脑放疗患者根据放疗分割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均选用6 MV-X线全脑照射,每天1次,每周5次.A组45例:DT40Gy/20次/4周;B组20例:DT 30 Gy/15次/3周;C组23例:DT 30 Gy/10次/2周.分析不同分割方式全脑放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0%、95.7% (P >0.05).A组、B组、C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11.0、10.8个月;1a生存率分别为40.0%、30.0%、34.8%(P>0.05);2 a生存率分别为11.1%、10.0%、8.7%(P>0.05).3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放疗对脑转移癌患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其中DT30 Gy/10次/2周的分割方式较其他2种方式具有节约医用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脑转移瘤先行全脑放疗30~40 Gy,2 Gy/次,5次/周;然后对残留病灶行三维适形放疗20~30 Gy,2~4 Gy/次,3~5次/周.放疗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全组38例中,CR 17例(44.7%),PR 14例(36.8%),NC 5例(13.2%),PD 2例(5.3%),有效率为81.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1%、29.3%.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脑水肿、骨髓抑制、脱发.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3例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病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DT40~45Gy,DT5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3例,总有效率(CR PR)9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37.2%、18.6%。[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配合全脑放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推量组A即全脑放疗后局部三维适形推量和单纯全脑放疗组B)。A组48例,先予全脑放射治疗30 Gy分10次,2周完成,后予针对颅内病灶行三维适形推量单次量4~6 Gy,3次/周,总剂量16~24 Gy;B组48例全脑放射治疗30 Gy分10次,2周完成。结果 经治疗前后复查CT或MRI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缓解,A组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81.25 %,B组有效率为62.5 %。A组比B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推量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全脑放疗肺癌脑转移能提高脑转移灶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10.
骨转移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骨转移肿瘤不同分割方式对放射止痛的治疗效果,90例患者中4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2 Gy/次,每周5次,DT36~50 Gy;46例采用大分割照射,(3~5)Gy/次,每周3~5次,DT20~30 Gy.结果全组病例止痛有效率(CR PR)为91.11%;常规分割组CR PR为90.90%,大分割组CR PR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常规分割组单发转移灶CR PR为91.67%,多发转移灶CR PR为90.00%,放疗止痛疗效相近,P=0.85;大分割组单发转移灶CR PR为93.75%,多发转移灶CR PR为90.00%,放疗止痛疗效相近,P=0.6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骨转移肿瘤进行局部止痛放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两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