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肝气不舒所致腹痛的中医疗法。从腹痛症状、发病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医理论,以肝气不舒为突破口治疗该病。采用疏肝解郁法、食疗法、精神养生法和穴位按摩法四种中医方法对肝气不舒所致腹痛进行治疗和日常防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86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疏肝散。结果:观察组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9.8%,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法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结合五禽戏锻练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应用一指禅推法推拿推背部膀胱经,按揉双侧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练习五禽戏中的虎、熊二戏。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结论: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五禽戏练功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铎 《光明中医》2021,36(1):67-68
目的 探讨舒肝理气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的80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临床传统常规药物干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肝理气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情况,主要包括胃院疼痛、嗳气泛酸、腹胀痞满、纳...  相似文献   

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常见的慢性胃病之一,临床上以肝气犯胃型多见,杨国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肝气郁滞是慢性肝炎病变过程中比较带有普遍性的病理变化。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疏肝法进行治疗,效果堪称满意,为便于临床之用,特归纳为八法: 一、疏肝解郁法慢性肝炎患者由于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肝  相似文献   

7.
秦钟  马卫东 《四川中医》2007,25(7):20-21
本文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论证肝气虚存在的理论渊源。通过对肝气虚的论述,认为肝气虚是妇女月经病变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提出肝气虚是导致崩漏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益气理肝法是治疗气虚型崩漏的根本大法,并对此进行论证,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运用方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胃溃疡(肝气犯胃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痛泻要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肝气犯胃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 对肝气在病理状态下的有余、不足和虚损的治疗,历来丰富多彩,如泄肝、散肝、抑肝、平肝、缓肝、敛肝、疏肝、柔肝等法,为了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便于临床运用,笔者根据肝之敷和失调,导致敷疏大过,敷疏不及和气虚枢滞三种基本病机,概括归纳为以下三法。1 抑肝缓急法此法具有抑肝、柔肝、缓肝等功用,主要适用于肝气之敷疏太过,气血失调,阴阳失和,肝气肆逆外犯之证。因肝气之敷疏太过,致使上扰横乘,亢盛无制,“气有余便是火”。肝气肆逆,虚风内动,阴虚阳亢,风火相煽,上犯巅顶。尚若重用抑肝药强行抑制,只恐适得其反,容易激发其逆乱  相似文献   

10.
黄褐斑是女性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从肝、脾、肾论治的理论体系。纵观近10年本病从肝论治的相关文献、医籍,发现医者多以肝郁气滞,肝之阴血不足立论,鲜有从肝气虚证论治本病者。肝气虚证首见于《黄帝内经》,但在脾为气虚主体的主流思想影响下,后世医家片面强调肝易郁、易亢的特点;亦或以脾虚证替代,进而忽视了肝气虚证的存在。笔者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许多女性黄褐斑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中医肝气虚证的症状特点,运用升补肝气法治疗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希望以此文与同道探讨从肝气虚角度论治黄褐斑的可行性,提高大家对本证的重视,拓宽对黄褐斑病机的中医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由于其与情志密切相关,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故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香苏散加减与奥美拉唑胶囊联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120例均是秦皇岛市中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患者,中医辨证属肝气犯胃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木香顺气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肝气郁滞型咽异感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治疗组38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口服,治疗组给予木香顺气散煎剂口服。2组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服药4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异物感、清嗓、咳嗽、胸闷、咯痰)及综合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31/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33/3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减轻患者咽异物感、清嗓频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咳嗽、胸闷、咯痰的症状改善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木香顺气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咽异感症临床疗效显著,在减轻局部及全身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神理气"法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治疗组给予"调神理气"针刺法(神庭、印堂、神门、内关、公孙、中脘、下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13例,未愈2例,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5例,未愈8例,有效率7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理气"法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肝常有余,临床易见肝风病证。安效先教授认为小儿为"少阳之体",故肝气未盛,易为邪扰,从而表现为夜啼、不寐、躁扰不安、抽动等症状,与肝气不调、心神不安有关。从而选用平肝为大法,配以宁心、化痰、祛风等法治疗小儿杂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迄今,肝气虚证在临床上鲜有提及,对肝虚证分类只有肝血、肝阴不足。然而,临床上肝气虚证并不少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已明确记载肝气虚证表现及其主方大补肝汤,验之临床,颇有成效。本文基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大补肝汤之义重新探解剖析肝气虚证及其相应治法,希冀有益于临床发挥。  相似文献   

16.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百忧解(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赵学印教授治疗肝病的经验:肝气虚和肝阳虚证在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温阳法是肝病的重要法则。赵教授认为先天及后天的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肝气虚和肝阳虚。临床上,肝病患者的大多症状都可归属为肝气不足、肝阳虚;以补肝益气、温补肝阳具体治之。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肝病中"肝阳并非常有余而是常不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于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就诊的62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1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对比2组治疗效果、生活指标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观察组生活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磊 《新中医》2018,50(2):112-115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气乘脾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IBS-D肝气乘脾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肝气乘脾证评分的变化,记录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BS-SSS和肝气乘脾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IBS-SSS和肝气乘脾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每天排便次数及10天中排便急迫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每天排便次数及10天中排便急迫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22例,复发率44.90%(22/49);对照组复发23例,复发率63.89%(23/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IBS-D肝气乘脾证,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0.
浅谈肝气虚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一峰 《中医研究》1995,8(1):35-41
浅谈肝气虚证治甘肃745300正宁县第一人民医院赵一峰主题词肝(中医)/病理生理学,气虚传统认为“肝气虚”、“肝无补法”,就虚而言,多为肝血虚、肝阴虚,很少提及肝气虚。一般教科书中,也无肝气虚证,但在临床上,笔者认为此证颇多,遂留心观察,并予以相应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