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57例早产病因与新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7例早产的病因及新生儿结局,将早产分娩不同孕龄分为28~33+6周,34~36+6周两组,与同期足月分娩50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妊娠胆汁淤积症、双胎、臀位、妊高征占早产病因前5位,不同孕龄组母亲年龄及人流史无显著差异;而新生儿死亡、窒息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其窒息死亡发生率越高。提高对早产高危因素的预防及治疗对防治早产、改善新生儿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75-2476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5例早产分娩产妇分为28~33+6周和34~36+6周两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早产的病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早产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胎膜早破、妊娠合并下生殖道感染、妊娠胆汁淤积症、双胎、臀位;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及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其窒息和死亡发生率越高。提高对早产高危因素的预防及治疗,对于防治早产、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阴道炎、臀位、不良孕产史、双胎、羊水过多、合并妊高症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两组比较对孕产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当积极预防并治疗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诱因;对于孕周<34周者应当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152例孕妇早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及不同孕周早产的妊娠结局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52例孕妇早产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早产原因。按孕周以34周为界将早产分为两组,搜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胎膜早破、臀位、双胎、妊高征、胎盘因素、合并内科疾病为前6位原因。早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RDS和死亡比高于足月组。二组孕周早产其孕周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新生儿窒息、RDS、死亡比增高,而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预防早产关键在于避免小孕周早产发生,从而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汤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3-1785
目的:探讨7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临床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因PPROM而早产的72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结果:72例PPROM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中阴道炎居首位,占19.44%。孕28~33+6周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N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胎膜早破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则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在足月分娩与早产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均居首位,早产胎膜早破组的羊水过少、产前感染指征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PPROM患者应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34~36+6孕周PPROM患者建议在积极期待治疗期间及时分娩,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108例孕28~36+6周胎膜早破并早产孕妇及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4周者58例行保胎治疗,成功29例,占50%,并对分娩方式比较,结果显示28~34+6周与35~36+6周经阴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比较,<34周者均显著高于35~36+6周者(P<0.05)。结论随孕周增长特别是34周以上者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均明显降低,两组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性早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胎膜早破性早产120例,并对不同孕龄组28~33+6周38例(组Ⅰ)和34~36+6周82例(组Ⅱ)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孕产妇影响的比较,组Ⅰ的脐带脱垂发生率明显高于组Ⅱ(P0.05),其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新生儿影响的比较,组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34周的胎膜早破性早产围产儿病率高,应尽量延长孕周,同时应警惕脐带脱垂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80例早产并发胎膜早破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军  刘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46-1347
目的:探讨早产并发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的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18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60%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孕28~34+6周组分别为49.0%,19.0%和18.0%,孕35~36+6周组分别为18.0%,3.0%和3.0%,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孕28~34+6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韩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80-368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PROM)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60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8~34周,34+1~37周两组做分析比较。结果:不同孕周的两组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母亲产褥病率、产后失血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对于孕28~34周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周小飞  向爱清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096-4097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以及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411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PPROM及产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各种早产儿结局。结果:≤34孕周PPROM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34孕周的PPROM者(P<0.001)。32~34孕周组PPROM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NRDS、死亡率在糖皮质激素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31+6孕周组及34+1~36+6孕周组PPROM新生儿结局的各项指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4孕周的PPROM宜采取积极期待治疗,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死亡比。32~34孕周的PPROM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妊娠和自然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行ART助孕妊娠的早产孕妇223例和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早产孕妇5 6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RT妊娠早产孕妇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体重、Apgar评分、近期出生结局等情况。结果 ART早产孕妇中高龄产妇比例(单胎妊娠者39.8%,双胎妊娠者26.2%)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单胎妊娠者14.8%,双胎妊娠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早产者中双胎比例(58.3%)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9.55%),胎膜早破、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孕妇主要妊娠期并发症。ART早产组与自然妊娠早产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分别为单胎妊娠者64.5%,双胎妊娠者68.1%和单胎妊娠者57.1%,双胎妊娠者73.1%)、出生结局(以平安为主,分别为单胎妊娠者97.8%,双胎妊娠者95.4%和单胎妊娠者93.6%,双胎妊娠者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其中ART早产者的剖宫产率(单胎妊娠者79.6%,双胎妊娠者94.6%)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单胎妊娠者55.0%,双胎妊娠者79.7%),以双胎的剖宫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臀位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不良出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及早产儿出生结局与妊娠方式无关,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青  周智霞  王芳  诸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05-2306,2372
目的:分析母体因素与早产发生的关联性,寻求降低早产儿出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的968例早产儿母亲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分娩史、孕期情况。结果:(1)2008~2010年早产率逐年上升,分别为3.06%、3.32%、4.20%;前3位早产原因依次为胎膜早破占33.70%,胎盘因素占17.8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3.33%。⑵非本市户籍产妇的早产发生率(3.70%)明显高于本市户籍产妇早产发生率(2.31%);⑶早产的发生与母体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⑷年龄小或高龄、文化程度低、孕产次数多及未正规产检者早产发生率高。结论:早产的发生与母体多种因素有关,胎膜早破位居首位,需要采取综合积极措施才能减少早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产原因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并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出生的共计43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大小将其分为28-31^+6孕周组(60例)和32-36+6孕周组(379例);按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出生体质量〈1 500g组(51例)和出生体质量≥1 500g组(388例)。回顾性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比较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下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胎龄早产儿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其比例分别为44.6%,44.2%及21.0%(同1例早产儿可能存在2种或2种以上原因,如双胎合并胎膜早破)。28-31^+6孕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6^+6孕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早产儿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钙血症、呼吸暂停及新生儿硬肿症等。28-31^+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酸中毒、新生儿贫血为主,32-36^+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为主。28-31^+6孕周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32-36+6孕周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及胎膜早破易导致早产。对胎龄〈32孕周及出生体质量〈1 500g早产儿更应密切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救治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611例胎膜早破孕妇的相关临床资料(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研究结果认为:①本院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1%(611/4 047),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2.6%(104/4 047),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2.5%(507/4 047).②导致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主要为生殖道感染、流产或引产史与宫腔内压力增加(因巨大儿、双胎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所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③足月胎膜早破的阴道分娩率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而足月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足月胎膜早破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可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加强临床监护,给予正确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分娩无胎膜早破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同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UU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6,P〉0.05);cT检出率,观察组孕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0,P〈0.01)。观察组孕妇的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胎盘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048、22.371、15.381、12.459,均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密切相关,胎膜早破可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趋化因子(CK)受体CCR5和CXCR3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PROM-CAM)的之间关系。方法选取足月妊娠PROM孕妇72例(实验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CCR5和CXCR3的表达水平,分娩后均取胎盘及胎膜进行病理检查确诊CAM,并与同期正常足月孕妇40例(对照组)比较,再按不同破膜时间分为0-6、6-12、12-24 h组进行比较。结果 PROM-CAM组CCR5、CXCR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ROM无CAM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无CAM组CCR5、CXCR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时间〉12 h血清中CCR5、CXCR3水平高于破膜时间不足12h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CCR5、CXCR3与PROM-CAM之间密切相关,CCR5、CXCR3表达水平的检测可做为一种指标用于PROM-CAM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台州医院收治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而实施冷刀锥切术,术前无不孕症,且有生育要求的妇女5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内产科收住的普通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妊娠时间、经过、孕周、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妇女术后3~6个月妊娠10例,6~12个月妊娠21例,12~30个月妊娠17例,其中早产4例,过期产2例,足月产42例;对照组50例产妇早产5例,过期产1例,足月产44例,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产妇发生胎膜早破,随后行剖宫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4.2%,对照组产妇有1例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娩出胎儿均存活,体重(3 458±425)g,其中最低出生体重2 750 g,为1例早产儿,最高体重4 300 g,对照组胎儿体重(3 520±470)g,其中最低体重2 700 g,最高体重4 200 g,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妊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早产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因素和防治早产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选用同期足月妊娠111例作对照。结果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臀位和双胎妊娠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和显著性(P<0.0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重度妊高征与对照组比较,虽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其早产发生的孕周小早产儿体重低,死亡率特高。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尽力延长胎龄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总结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高危因素。方法:收集1986年1月~2003年3月间的285例多胎妊娠(双胎妊娠275例,3胎妊娠10例)共580例围产儿,总结其围产期主要并发症及围产儿预后;并以1993年和2002年共计2 453例单胎妊娠的并发症作为对照,分析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多胎妊娠并发症高,主要为早产、胎膜早破、妊高征及贫血,与单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是58.6‰(34/580),较同期的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死胎与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50.0%。死胎中有致死性畸形4例,双胎输血综合征死亡3例,原因不明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2例致死性畸形,其余15例均为早产儿,平均孕周为31.5周,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早产儿肺出血、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感染、心衰;除外畸形,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最为密切。③规律产前检查与无规律产前检查组比较,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胎妊娠并发症较单胎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加,早产是多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对延长孕周、增加胎儿体重、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从而降低多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826例孕妇进行BV筛查,了解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对这些孕妇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取BV患者102例,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52例,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用药10d,停药1周后复查,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20.5%(169/826),不同孕周之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BV阳性者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17.5%、42%、17.5%、22.5%、21.3%、15%,明显高于BV阴性者(P<0.05)。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有效率86.5%,甲硝唑泡腾片治疗BV有效率88.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825)。结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孕周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导致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