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干出血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病人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40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灶直径、脑干实质内血肿量与预后的关系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桥脑被盖部、桥脑基底部,中脑三部位出血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桥脑基底-被盖部出血者死亡率明显高于上述三部位出血者(P〈0.05);出血灶直径〉2cm或脑干实质内血肿量〉4ml者,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出血灶直径≤2cm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3例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桥脑被盖部出血少,预后好,基底被盖部出血大,预后差,出血量>5ml者预后差.结论.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决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及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周桂升 《中原医刊》2007,34(22):69-69
目的探讨桥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出血量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例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桥脑基底被盖部出血8例,全部死亡;桥脑基底部出血4例,死亡2例;桥脑被盖部出血11例,死亡4例。结论高血压是桥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桥脑出血的预后与血肿大小及波及部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阮水良 《嘉兴医学》2001,17(3):133-135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影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例经CT或MRI的脑干出血患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桥脑出血11例;中脑出血1例,桥脑,中脑出血6例;全脑干出血2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2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患的预后与出血量大小,意识障碍程度,有无高热及四肢瘫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刘力 《北京医学》2005,27(12):714-7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经过,按脑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有无破入脑室系统分组,分别比较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4例(25.2%),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组36.4%,丘脑出血组31.6%,脑干出血组29.4%,脑叶出血组20%和局部基底节区出血组16.1%.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46.7%,无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为17%.结论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与出血量大有关,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预后。方法:对12例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例桥脑出血5ml及1例80岁高龄患者死亡,余9例存活。结论: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分析14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本组发病后1月内死亡37例,其中内科,外科的治疗死亡率分别为20.6%和46.1%。出血量〉50ml及脑干、小脑部位出血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出血量〈50ml及外囊,脑叶等部位出血者;早期血糖水平〉8mmol/L者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者。  相似文献   

8.
脑干出血的临床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树丹 《广东医学》2000,21(8):688-689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和CT及MRI的改变,探讨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25例病例,对其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平均年龄59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多部位出血或出血量≥5ml,症状复杂者病死率78%,出血部位单一或出血量〈5ml者病死亡率6%。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判断预后的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49例(82%)。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多见(80%),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本组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8.7%),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者预后差,病死率高(62.5%);出血量>10ml者病死率极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但对小量桥脑出血的准确率CT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桥脑出血是脑意外中一个死亡率很高的类型 ,幸存者常留有严重的残疾 ,完全恢复者相对较少。本文回顾性研究了一组桥脑出血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CT及生命预后等有关的指征等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文 1 9例患者 ,男 1 1例 ,女 8例 ,年龄37~ 78岁 ,平均 56.7岁。入院后均经CT证实为原发性桥脑出血 ,且均在住院后三天内未出现系统感染。依出血量分为大量出血 ( >5ml)、少量出血 ;依出血部位分为基底部出血、被盖部出血、基底背盖部出血 (即基背部 ) ;单侧出血、两侧出血。大量出血又分为出血扩展到中脑 (或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糖、白细胞计数在脑干出血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干出血患者出血部位、血糖值、血白细胞值与存活率的关系.结果39例脑干出血存活率为56.4%.一侧桥脑与基底部受损预后好,累及中脑、桥脑、延髓及血肿破入脑室者预后差.17例死亡者中有10例血糖升高,与血糖正常的脑干出血病人相比,血糖增高者死亡率与正常血糖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白细胞增高者死亡率也大大高于正常者.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应将血糖、血白细胞作为常规检查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尽早使用降糖药从而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 、影像学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单纯桥脑出血预后较好,出血累计多个部位,出血量大于5 ml和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较差.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预后.方法:经头颅CT确诊脑干出血患者32例,观察患者起病时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患者预后.结果:32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7例,死亡11例;高血压为主要出血原因达65.6%(21/32),出血部位以桥脑为主达68.8%(22/32);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低.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仍是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干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徐亚清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07-107
目的: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6例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大块型预后最差,基底-被盖型次之,基底型和被盖型相对好,出血量>7ml或血肿横径>3mm者预后极差。结论:原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决定出血量和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15.
小量脑干出血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自发性小量脑干出血的临床、CT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出血量小于6ml,出血部位局限单一、预后好,死亡率低,并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影响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与头颅CT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与脑干出血症状、预后关系。方法:利用头颅CT检查对65例原发性脑干出血进行病因、症状和出血量、出血部位研究。结果:65例患者死亡51例,存活14例。出血量在1—18ml,出血横径5~35mm。结论:(1)血肿横径〉20mm或出血量〉5ml;(2)出血破入脑室;二者预后不良。出血量小于3ml者的轻型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黄宁 《微创医学》2006,25(4):622-623
目的 分析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289例脑出血病人按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血压、昏迷程度、脑出血部位和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 289例病人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53例(18.3%),年龄≥60岁、血压≥24/13.3 kPa、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脑出血量≥30 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血压<24/13.3 kPa、无昏迷、出血部位在脑叶和基底节、脑出血量<30 mL者.上消化道出血组的病死率(39.6%)远高于对照组(8.9%).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出血量大是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8例自发性桥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临床表现与生命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多部位出血,出血量〉6ml,表现复杂的死亡率达80% ̄100%;出血部位单处,出血量〈4ml,表现轻的死亡率为10% ̄20%。认为: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影响桥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宁 《医学文选》2006,25(4):622-623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将289例脑出血病人按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性别、年龄、血压、昏迷程度、脑出血部位和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289例病人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53例(18.3%),年龄≥60岁、血压≥24/13.3kPa、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高于年龄〈60岁、血压〈24/13.3kPa、无昏迷、出血部位在脑叶和基底节、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组的病死率(39.6%)远高于对照组(8.9%)。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昏迷、出血部位在丘脑、脑干和小脑以及出血量大是脑出血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董曼丽  张金章 《医学文选》2001,20(3):295-29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干出血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