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Binswanger痴呆与老年性痴呆在脑血液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对临床诊断为Binswanger痴呆65例、老年性痴呆47例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其颈内动脉终末段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并对比分析。结果Binswanger痴呆组血流频谱Vp、EDV明显低干老年性痴呆组,而PI、RI则高于老年性痴呆组,呈低血流、高阻力表现,*P<0.01,**P<0.05。结论在血液动力学上,脑血流减少对Binswanger痴呆发病较老年性痴呆具有较大作用,在治疗上,Binswanger痴呆更应侧重于改善脑血流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经颅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 (VD)的经颅多普勒 (TCD)改变及其实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 2 5例老年 VD患者 (VD组 )和 30例正常老年人 (对照组 )进行 TCD检测 ,并分析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VD组患者普遍存在 TCD异常 (93.5 % ) ,主要表现为各被检血管血流速度明显降低 ,脉动指数 (PI)值增高 ,频谱异常 ,且痴呆的严重程度与脑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r=0 .75 ,P<0 .0 1。结论 :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普遍存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血流速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TCD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对判定痴呆的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方法分别对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NC)组进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各脑区血流灌注情况。结果D组和VaMCI组与对照组相比;VD组与VaMCI组相比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P<0.05)。尤以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最为显著(P<0.01),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间呈正相关(r额=0.981,P<0.01,r颞=0.76,P<0.05),尤以额叶更显著。结论SPECT对VD患者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即使对VaMCI患者SPECT也同样敏感。其对于VD的预测、早期治疗以及VCI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鉴别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脑血液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压(ICP)增高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频谱的临床转归。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无创检测39例颅内病变的患者,分为颅高压组及死亡组,记录并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的各参数及频谱改变。结果ICP升高时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下降,脉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升高且死亡组明显,频谱表现为收缩峰升高。频危病人仅见极小的收缩峰,舒张峰为零即“钉子波”;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即“振荡血流”或者病变侧仅有微弱的血流信号。结论颅内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与脑血流的参数有高度相关性,TCD所测得的脑血流参数及频谱改变可间接推断颅内压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贫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经治疗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贫血患者68例,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n=32)与中重度贫血组(n=36),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各组对象脑血流速度的差异。并对两组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重度贫血组较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LMCA、RMCA、BA、LVA和RVA)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快(P<0.05),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贫血患者经治疗后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慢(P<0.05),而轻度贫血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贫血组患者LMCA、BA、LVA和RVA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贫血组(P<0.05),而RMCA与轻度贫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重度贫血可造成脑血流速可逆性增快,监测贫血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可能对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脑保护剂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分别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较对照组均有较为显著改变。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在1894年Binswanger根据病理学的皮质下白质损害、脑室扩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首先称本病为慢性进行性皮质下脑病。 Binswanger型老年性痴呆(SDBT)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迄今病名尚未统一。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及Binswanger型老年性痴呆等应用较广。血管性痴呆占老年人痴呆发病率的第2位(34%),仅次于Alzheimer病。本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2例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32例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59.38%),P<0.01;同时,血流动力学综合检查指标治疗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丹参片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血流变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95%,高于对照组58.14%(χ2=8.323,P<0.01);治疗组在改善脑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满意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血液流变学,对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脑卒中后遗症具有特别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对不同类型的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效果分析。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内,选择93例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的患者,根据老年痴呆的类型分为3组,31例每组,老年性痴呆(AD)为A组,血管性痴呆(VD)为B组,混合性痴呆为C组,分析3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MMSE与ADL评分。结果三组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 0.05),但C组的MMSE(14.55±5.16)分与ADL(40.02±8.35)分均比A、B两组要低(P <0.05,t=4.3409、4.8166、7.8664、7.172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以及混合性痴呆的效果都较为明显,且不良反应都较低,对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好,但是对混合性痴呆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治疗单纯性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不适合与混合性痴呆。  相似文献   

11.
罗学斌  雷光荣 《中国药房》2012,(24):2252-2254
目的:观察中风回春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风回春胶囊。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0d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风回春胶囊辅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于短时间内起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56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56例。采用德国贝朗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DiapactCRRT透析机及配套血路管、日本DBG-02血滤机。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持续时间12~24h/d;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时间4~8h/d;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结果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已成为多器官功能支持的重要手段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杰  于浩  陈海燕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27-28,3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疗程28天,观察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椎基底脑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同时静滴银杏达莫注射液,1次/d,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和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预后。方法选择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6个月后行GOS评分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中脑血流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3 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 P <0.05)。治疗组在3 d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6个月预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亚低温能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颅内压,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佳  赵宜鑫 《药品评价》2022,(8):500-502
目的:探讨血府逐淤汤加减对血管性头痛(瘀阻脑络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宁河区中医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血管性头痛(瘀阻脑络型)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脑血流速度(Vs)]。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ACA、PCA的Vs、MCA检测结果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淤汤加减可提高血管性头痛(瘀阻脑络型)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7.
晴尔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晴尔(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晴尔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及血流动力学、血凝分析、D—二聚体、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μ=3.18,P<0.01)。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0.01)。PT,APTT,TT延长(P<0.05,0.02,0.01),FIB降低(P<0.01),D-二聚体77.5%,阳性,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晴尔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延长PT,APTT,TT,降低FIB,使77.5%D-二聚体阳性,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39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检测。结果出生后24小时,窒息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下降,尤其以舒张末期血流下降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脑动脉阻力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窒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判断有否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及其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丹参注射液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流动力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治疗HIE的作用机制。方法:7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在生后1、2、3、7日龄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两侧大脑前动脉(A鄄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日龄时,HIE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为舒张末血流速度降低,其中以左侧ACA、PCA的血流速度降低最为明显,2、3日龄时HIE治疗组患儿左侧MCA的Vs、Ved及Vm均较HIE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7日龄时治疗组患儿两侧ACA、MCA、PCA的Vs、Ved及Vm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HIE患儿的两侧A鄄CA、MCA、PCA血流速度普遍降低;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对86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