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垂体转移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7岁。因头晕、恶心、呕吐1个月,腹痛、左眼视力减退10d入院。外院头部MRI检查提示鞍内占位,考虑垂体瘤。入院检查:Na^+131mmol/L,K^+2.9mmol/L,Hb9.8g/L,提示低钾、低钠,贫血。  相似文献   

2.
对垂体瘤卒中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54岁.患者8 a前出现头痛,为闷胀痛,以顶枕部明显,呈进行性缓慢加重,伴月经不规则.近1月突发视力明显下降,左眼明显.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发热.起病来,精神好,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正常.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6.6 ℃,P 62次/min,R 20次/min,BP 140/79mm Hg.一般情况好.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 mm,对光反应减弱,颈软.心肺腹体检阴性.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肢体活动自如.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头部CT示:鞍区占位.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6岁。因多饮、多尿10个月,伴停经、视力下降5个月于2009年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抑郁症",未行特殊处理;后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2009年3月转我院行CT检查,提示鞍区占位,遂转入武汉同济医院治疗;2009年3月4日同济医院鞍区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图1),大小约2.5 cm×3.2 cm,考虑为垂体瘤或颅  相似文献   

4.
靳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31-2531
女,31岁。因头迷,记忆力下降1 a,加重0.5 a入院。患者于1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迷,记忆力下降,近0.5 a加重,常规做头部CT提示垂体密度增高,后行头磁共振发现鞍区占位病变,以垂体瘤住神经外科。查体:P 70次/min,BP 130/80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性,58岁,主诉因意外发现鞍区占位11个月余入院。患者自诉有长达5年的头痛,呈阵发性,休息后好转;性功能低下3年余。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未见特殊。入院后头颅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Rathkes囊肿、垂体瘤,请结合临床(图1)。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21-12-22在导航引导下行内镜经鼻蝶窦鞍区占位切除术,术中可见酱油色粘稠渣样物质,刮圈联合取瘤钳刮除除包膜见黄色结节样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性垂体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青少年假性垂体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5例青少年假性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垂体体积明显增大,以垂体前叶增大为主,其信号与正常脑灰质相等,增强扫描增大的垂体显著均匀强化.结论:青少年假性垂体瘤为少见疾病,其发生部位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本病需与垂体瘤、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垂体脓肿、颅咽管瘤(鞍内型)等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异位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1例蝶窦异位垂体腺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以反复鼻塞伴头痛就诊,无垂体功能异常表现.外院头颅CT检查误诊为蝶窦囊肿,我院MRI检查提示蝶窦占位,垂体激素检测仅催乳激素增高.以蝶窦占位性病变行内镜下经鼻蝶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异位垂体腺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异位垂体腺瘤临床少见,颅外以蝶窦部位多见临床上对蝶窦占位病变者应考虑异位垂体腺瘤,MRI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是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男,55岁。因多饮、多尿伴头昏3个月入院。查体:意识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粗测视力正常,视野检查无缺损,眼球各方向活动到位。外院颅脑CT扫描示鞍区有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MRI扫描示鞍上及鞍区有哑铃状实性占位性病变,约1·1 cm×0·9 cm×2·2 cm大小,呈均匀的等T1等T2信号,边界清,鞍底下陷,视交叉受压上抬,双侧海绵窦无受累迹象,强化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查促黄体激素(L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皮质激素(ACTH)均异常。行胸部X线透视及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垂体腺瘤,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垂体肿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肿瘤不仅可以导致失明,而且可以引起垂体功能低下,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生命危险。大多数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常伴有视功能损害。由于一部分患者是以视力减退为首诊症状,因此眼科医师对该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及早尽快正确做出诊断,以确保患者的治疗,现将我院在临床上所遇到的25例垂体肿瘤误诊患者进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17岁~60岁,其中23岁~55岁青壮年21例,占84%。病理分类,嫌色性垂体肿瘤18例,占72%,嗜酸性垂体病5例,占20%,混合性垂体瘤2例,占8%。 1.2 误诊情况 误诊为急性视神经炎10例,球后视神经炎13例,神经官能症1例,低压性青光眼1例,误诊最短时间2个月,最长时间2a。 2 结果   在误诊的25例垂体肿瘤患者中,我们采用了视力、视野、眼底、CT、MRI等综合检查手段后,对25例垂体病患者作出了正确诊断,经治疗后,抢救了部分患者的视力,恢复了部分患者的垂体功能,从而挽救了患者的性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以视力下降而首诊眼科的垂体瘤被误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视力下降的原因不能充分解释者行眼底、视野、头颅CT/MRI检查。结果被发现垂体瘤25例,其中误诊白内障7例,误诊开角型青光眼5例,误诊视疲劳4例,误诊老光3例,误诊动眼神经麻痹3例,误诊视神经萎缩3例。均有视野损害。结论对临床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伴偏盲者,应常规行眼底、视野、头颅CT/MRI检查以排除颅内疾病。  相似文献   

11.
在神经系统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以鞍区的占位性病变最为困难,主要是因为此部位结构复杂。本文就鞍区巨大动脉瘤误诊为垂体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垂体卒中的临床及病因分析(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玉曼  罗祖明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86-1087
目的:分析垂体卒中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总结回顾16例垂体卒中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1.25%的患者卒中前无垂体瘤病史,大部分无明确诱因,临床表现按出现频率依次为头痛、视力障碍、眼肌麻痹、脑膜刺激征、偏盲、意识障碍及锥体束征;8例行CT检查,7例示垂体瘤;3例发现出血改变;9例MRI检查,8例示垂体瘤出血;13例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中,仅3例痊愈。结论:垂体卒中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或误诊;对突发头痛、视力障碍、眼肌麻痹者应考虑垂体卒中可能,MRI检查阳性率高优于CT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6例腺垂体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复习病案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占位及希恩综合征为腺垂体功能减低主要原因,占所有病因3/4,特发性、头部创伤、糖尿病并颅内感染分别占15.4%、7.69%及3.85%。合并尿崩症5例,冠心病6例,脑梗死5例,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鼻咽部肿瘤、肺结核、干燥综合征各1例。仅50%患者首诊内分泌科,误、漏诊14例(53.8%)。伴低血糖45%,低血钠62.5%。空蝶鞍6例,为非占位病变75%。继发甲低、性腺功能减低、PRL、皮质醇及GH分泌低下分别占被检者92.3%、100%、55.6%、92.3%、100%。入院时垂体危象11例,救治成功10例。随访24例,7例死亡,死因包括未治垂体危象3例、心肌梗死2例、终末期糖尿病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腺垂体功能低减病情复杂,内分泌首诊率低,误、漏诊率高。除病史外,低血钠、低血糖、空蝶鞍应作为重要的诊断线索。应注意评估鞍区占位、头部创伤患者垂体功能。对患者应长期激素替代以及积极病因治疗,终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经蝶入路手术一般适用于鞍内局限性垂体瘤的切除。随着现代手术设备的更新和生物技术的日益发展,其适应证有向鞍上侵袭性垂体瘤扩大的趋势。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与其他入路相比,因该入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正被日趋普遍采用。本院自2000年8月至2002年6月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2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垂体胶质瘤位于鞍区,起源于神经垂体,属于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术前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均难与垂体瘤相区别,术前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检验[1]。术前被误诊为垂体瘤及颅咽管瘤,与国外报道一致[2]。因肿瘤呈侵袭、破坏性生长,故术后易发生严重反应,如尿崩、高热、昏迷、垂体功能低下、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垂体危象[3]。垂体危象是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人,在手术、麻醉、感染、创伤等各种应激因  相似文献   

16.
垂体微腺瘤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经垂体功能检查证实,直径小于10 mm以下的4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MRI表现为发生于垂体前叶不同位置的单一瘤灶,计48个.呈圆形33个,卵圆形15个.T1加权呈低等信号、T2加权呈稍低信号48个.呈轻微强化19个、中度强化29个.垂体柄移位27个,鞍底下陷23个,垂体上缘隆突5个.结论:采用薄层、多方位、多参数及增强MRI扫描,能良好显示鞍内垂体微腺瘤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增强前后信号变化,以及垂体柄、鞍底、垂体上缘改变等MRI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内分泌检查,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垂体微腺瘤.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垂体腺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垂体腺癌发病率发病率较低,低于全部垂体肿瘤的1%,手术前往往难以明确诊断,最近我科诊治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某男,57岁。因多饮多尿4个月,双眼视力下降14天,头晕7天入院。该患于4个月前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家属述每日饮水可达6000毫升,未给予系统诊治,1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迅速下降,直至双目失明,曾就诊于E诺医院眼科,具体诊治经过不祥,7天前出现头晕症状,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行头部MRI示鞍区占位性病变,门诊以“垂体瘤”收入院。病程中患者无颜面部及手足改变,无泌乳,无发热,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1岁.右眼痛,头痛鼻塞1月余.临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阳性结果.MRI检查:蝶鞍扩大,鞍区内见一等T1、长T2的实质性占位(图1),大小约3.3 cm×2.8 cm×3.1 cm,肿块内见一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向前侵及蝶窦,向两侧侵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枕骨斜坡信号弥漫性减低,肿瘤与斜坡界限不清,但骨皮质无膨胀及破坏.增强后肿瘤和斜坡一致性明显强化,小圆形低信号无强化(图2).术后病理诊断:垂体瘤(嫌色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资料男,53岁。因间断头晕发作、偶有黑曚半个月入院。3个月前因鼻腔囊肿行头颅CT检查发现左侧鞍底、鞍旁骨质形态欠规则及周围少许软组织影;行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鞍区有一2.4 cm×1.8 cm×2.3 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视交叉稍受压,考虑垂体瘤。查血泌乳素升高(438 ng/ml),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黄体酮及雄性激素  相似文献   

20.
鞍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循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认识,增强循证医学观念。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误诊的鞍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时间最短3周,最长7年。首发症状表现为视力、视野障碍21例,内分泌功能障碍11例;伴头痛7例,恶心、呕吐6例。均行头颅CT检查,漏诊3例,均为垂体微腺瘤,误诊4例,其中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例。27例行垂体激素测定,血浆催乳素升高9例,生长激素升高2例。手术治疗29例,病理检查证实垂体瘤22例,颅咽管瘤5例,脑膜瘤2例。结论 鞍区占住性病变患者常首诊于眼科、妇产科或内分泌科,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遵循循证原则,完善有关检查可减少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