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节镜前后路联合手术囊外切除腘窝囊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前后路联合手术囊外切除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腘窝囊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5~65岁,平均49.5岁;左膝12例,右膝8例.发现腘窝肿块4~18个月,平均12个月,囊肿大小体表纵径3~7 cm,平均4.5 cm.主要临床表现为腘窝部肿块,膝关节肿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由MRI确诊为腘窝囊肿,并均与关节腔相通.先后路行关节镜下囊肿囊壁剥除术,后前路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疾患.术前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12例.通过比较手术前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情况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0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 ~24个月,平均16个月,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无复发.术后8个月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分级:0级14例,Ⅰ级6例,术后腘窝囊肿分级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疗效满意,囊肿囊壁剥除,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疾患,可降低囊肿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7例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7±2.3)个月,无1例复发。Lysholm评分术前为(53.7±3.6)分,术后6个月为(81.2±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术前为Ⅱ级22例,Ⅲ级15例;术后6个月为0级21例,Ⅰ级13例,Ⅱ级3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后路微创切除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术式简单安全、创伤较小、可针对关节内病损进行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1):1048-1050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技术对62例腘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获随访病例34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3例。在处理关节内疾患的同时,在后内侧间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评定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均合并关节内疾患,28例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12例合并滑膜皱襞,32例合并骨性关节炎及关节软骨变性。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平均3 d出院。随访1~15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复发。7例术后1个月腘窝处仍肿胀,通过加压包扎、热敷等对症治疗,最短6 d,最长2个月后,症状消失。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患者术后0级32例,Ⅰ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切除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腘窝囊肿18例。结果本组手术35~60 min,平均43 min。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本组均获随访5~17个月,平均12.2个月,末次随访均未出现复发。据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方法 :0级16例,I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关节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1月对14例膝关节有症状的腘窝囊肿,先行腘窝囊肿切除并翻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关节面)腱瓣加强缝合修复囊肿疝口,然后在膝关节镜下进行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14例存在关节内病变,其中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6例,髌骨软骨软化症1例,髌股对合异常2例,骨关节炎4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1例。14例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个月,14例腘窝囊肿无一例复发。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术前Ⅱ级8例,Ⅲ级6例;术后0级9例,Ⅰ级4例,Ⅱ级1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Z=-4.498,P=0.000)。结论腘窝囊肿多继发于关节内病变,单纯切除囊肿并不一定能根除,关节镜辅助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49例,前外侧探查通道,后内侧的工作通道打开后关节囊行腘窝囊肿囊壁切除术。术后功能恢复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4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7.8月)。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0级25例,Ⅰ级16例,Ⅱ级4例。术后MRI显示33例囊肿彻底消失,12例囊肿缩小[(7.1±0.3)cm缩小到(0.8±0.2)cm],无复发。结论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接受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的腘窝囊肿患者24例,术后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镜下探查证实腘窝囊肿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手术顺利,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16.63±4.36)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周复发,其余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2级1例,1级2例,0级21例。[结论]作为一种治疗腘窝囊肿的微创手术技术,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自2013-06—2014-06采用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19例,术前常规MRI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术中证实合并骨性关节炎9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半月板损伤11例,痛风2例。19例均获得平均16(12~24)个月随访,术后无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满意。2例复发,症状轻微,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1级2例,0级17例。结论关节镜下内引流治疗成人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腘窝囊肿切除并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修补关节囊疝口联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4年6月,收治140例有临床症状的腘窝囊肿患者。其中男44例,女96例;年龄14~80岁,平均54.68岁。病程20 d~30年,中位病程31个月。术前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Ⅰ级4例,Ⅱ级44例,Ⅲ级92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68.99±8.23)分。术中先行腘窝囊肿切除,然后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缝合修补腘窝囊肿切除后关节囊疝口,最后在膝关节镜下进行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相应治疗。结果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以及感染、坏死等并发症。14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4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期间仅1例腘窝囊肿复发,复发率0.71%。术后6个月,按照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法:0级37例,Ⅰ级92例,Ⅱ级10例,Ⅲ级1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03,P=0.000);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51±9.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98,P=0.000)。结论腘窝囊肿切除联合腓肠肌内侧头腱瓣加强缝合修补关节囊疝口以及关节镜下对症治疗可有效治疗腘窝囊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分析,并将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方式作比较。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68例腘窝囊肿患者,男30例,女38例;年龄33-61岁,平均(43.01±5.39)岁。其中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手术治疗组32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组3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复发情况,并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评分标准、Lysholm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5-12个月随访,平均(8.46±2.40)个月。术后关节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关节镜手术组无囊肿复发,开放手术组有2例在手术后3-6个月复发,经关节镜下手术后症状消失。关节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复发情况、膝关节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评分标准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方法对12例腘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价、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和膝关节MRI进行评估。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3(16±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为(55.8±3.7)分,术后6个月为(8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术前为1级1例,2级1例,3级10例,术后6个月为1级11例,2级1例。所有患膝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囊肿-关节腔交通口扩大术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胴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32例有膝关节症状、B超提示囊肿与后关节囊相通的胭窝囊肿患者,采用关节镜技术同期行膝关节清理与后内侧间室扩大胭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其中6例巨大囊肿(直径〉5cm)同时行后路关节镜下囊壁切除术。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方法评定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关节镜检查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病变,28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9个月,平均11个月。其中有2例复发,为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痊愈。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结果:术前Ⅱ级24例,Ⅲ级8例;术后0级26例,Ⅰ级4例,Ⅱ级2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1月,在关节镜下治疗42例腘窝囊肿患者资料,男13例,女29例;年龄11~68岁,平均43.2岁,其中6例为儿童病例;腘窝囊肿均为单侧,右膝14例,左膝28例.其中11例为复发病例,初次手术时均采用开放囊肿摘除,初次手术至再次复发时间为6~35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Ⅰ级3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术前MRI测量囊肿大小为4.2~7.9 cm(长径)×2.1~2.5cm(横径)×1.6~2.2 cm(前后径),平均5.4 cm×2.3 cm×2.0 cm,均位于膝关节后内部位,其中11例囊肿与关节腔相通.术前囊肿内注入美蓝1~2 ml,术中根据美蓝流出位置确定通道部位;经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之间的通道口清理囊肿内壁的同时,彻底处理关节内疾患.结果 42例腘窝囊肿患者在术中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疾患,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28例,外侧半月板撕裂9例,外侧盘状半月板4例.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术后2~3 d出院.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8个月;无一例患者囊肿复发.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38例;Ⅰ级4例.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切除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关节腔入路治疗成人胭窝囊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经关节腔入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5~60岁,平均50.5岁.胭窝囊肿均为单侧,其中右膝8例,左膝7例,术前均行MR检查,观察胭窝囊肿与膝关节腔是否相通.术中在扩大腓肠肌一半膜肌滑囊与关节腔后内侧室裂隙样结构的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病变,全部手术均在关节镜下完成,并根据Rausohning和Lindgren评价方法评定手术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15例胭窝囊肿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内病变,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6例,外侧半月板撕裂3例,骨关节炎9例(4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类风湿关节炎2例,前十字韧带损伤1例.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4例未出现囊肿复发.Rauschning和Lindgren评价方法:术前,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9例;术后,0级13例,Ⅰ级1例,Ⅱ级1例.随访结果满意.结论 成人腘窝囊肿是一种继发性疾病,治疗胭窝囊肿的同时应处理关节内的病变.关节镜下经关节腔入路治疗成人胭窝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全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与关节镜联合后方小切口技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腘窝囊肿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30~65(47.8±2.5)岁,病程(8.5±4.2)个月。其中30例接受全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治疗(全关节镜组),30例接受关节镜联合后方小切口技术治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恢复率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全关节镜组29例和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28例获得随访,时间8~20(12.8±2.1)个月。手术时间:全关节镜组(45.32±5.71) min,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44.56±3.85) min;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0级恢复:全关节镜组23例,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22例;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全关节镜组84.5±11.2,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83.2±12.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全关节镜组(5.32±1.25) ml,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20.75±8.18) ml;切口长度:全关节镜组(1.51±0.34) cm,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组(7.34±0.75)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均行膝关节MRI检查,无囊肿复发病例。结论:全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与关节镜联合后方小切口技术治疗合并关节内病变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后内侧入路切除腘窝囊肿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后内侧入路切除腘窝囊肿41例(均为单侧腘窝囊肿),男17例、女24例,年龄40~55岁.左膝19例、右膝22例,术前均行膝关节MRI检查,来观察膝关节内病变及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术中处理膝关节腔内病变后,探查腓肠肌内侧头-半膜肌滑液囊与膝关节腔之间的裂隙样结构并扩大通道或建立双通道,同时刨削切除囊壁,所有操作均在关节镜下操作.本组使用 Rauschning 和 Lindgren标准来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内侧半月板损伤1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9例、骨关节炎15例(4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3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关节内游离体5例、髌股关节软骨损伤5例.术中及术后均无感染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术后随访6~8个月,1例复发.结论 腘窝囊肿并非独立存在,应重视关节内病变的治疗,关节镜下后内侧入路切除腘窝囊肿方法可行,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裴杰  彭立波  杨晓峰  瞿玉兴 《骨科》2023,14(3):265-269
目的 评价屈曲90°位膝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腘窝囊肿的30例病人,均于屈曲90°膝关节位行双后内侧入路,刨除后关节囊反折,使单向活瓣变为双向通道,并对囊壁进行清理。通过术后1周内及末次随访时复查的MRI来检验腘窝囊肿的复发情况;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Rauschning-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标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关节镜探查发现,所有病人都合并关节内损伤,其中大部分为半月板退变性损伤(70%)。平均随访10个月(8~13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MRI都未显示囊肿复发;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Rauschning-Lindgren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屈膝90°位固定,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