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血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种常规护理操作,其操作流程是:医生开出医嘱→主班护士执行医嘱,核对化验单,选择相应试管粘贴条形码,并通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核对,急查项目立即准备用物至床旁,核对无误后采血;需空腹采集标本的项目通知患者,做好宣教,次日晨夜班护士核对,准备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无误后采血,登记,签名→工勤人员核对,签名,收送检验科。通常情况下采血试管采血前后均放置于传统的试管架上,以上流程中的每一次核对都需将试管一一从试管架取出或放入,并且要在众多的化验单中找出相应的化验单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非常耗时与繁琐。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因病种的特殊性,每日血标本采集量多,急查量大,检验项目类别杂,采集时间不固定,标本不能集中收送,致使标本量多,难以放置有序。采集前、采集时、收送时核对工作量大而频繁,且中间任何环节一旦出现失误即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造成再次采血增加患者痛苦,延误诊断治疗甚至导致医疗纠纷。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调式血标本收集运送盒,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检验为临床科室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程分析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实验室指标。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泻物、分泌物等,检验结果能显示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为此在采集标本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能降低偏差系数,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一、采集标本的质量标准 (一)患者准备标准:采集前必须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临床检验的目的,取得合作。住院患者护士应根据医生提出的检验项目标本要求,通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查血糖、肝功、胆固醇宜采空腹血,便标本新鲜,量适宜等。 (二)用品质量标准: 1.容器应具有一定规格化、完整性、无吸水性、保持清洁干燥。做细菌培养的容器应有无菌日  相似文献   

3.
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虹  陈秉娥 《当代护士》2005,(10):51-52
对临床采集血标本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认为影响检验前血标本质量的因素有:对患者交代不够详细,采集前未按规定作为准备;采集标本方法不当;采集部位不当和采集标本量不适当;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患者和标本不符。采取的对策是:正确指导患者做好采集前准备,如禁食、休息、情绪的控制、正确的体位,防止溶血,正确扎止血带,及时送检标本,加强查对制度,充实检验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急诊医学的发展推动着检验医学朝着更加精准的方向不断进步,血气分析是急诊危重患者监测的重要内容。临床上血气标本的检测以动脉血结果为准~([1])。根据世界检验医学的相关研究报道,血气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检测前的准备时间已经占到检测总耗时的58%。标本的采集到标本送抵实验室,这个  相似文献   

5.
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 研究护理因素对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并寻找对策。方法 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有 :对患者交待不详细 ;采集方法不当 ;采集部位不同或采集血量不够 ;标本送检不及时 ;护士对标本采集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结果 采取的对策是正确指导患者做好采集前的准备 ,如禁食、休息、情绪的控制 ,采集中保持正确的体位 ,防止溶血 ,正确扎止血带 ,及时送检标本。结论 实施正确操作 ,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标本采集质量。方法:对微生物标本质量进行监测,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患者准备不足、标本污染、采集量不足、送检不及时、标本送检数量不合要求、暂存不当等问题,进行干预后,各类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加强患者健康指导,完善标本采集手册,系统培训标本知识,落实标本采集的环节控制,加强科间联系等干预措施可提高标本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工作对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真空采血系统在临床上运用日趋广泛,但由于护理人员对检验标准的不了解,有时采集的标本不符号检验标准。护理人员在采集血标本前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做好采集前的准备,标本运输等,在护理工作中把好真空血标本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8.
从采血前的准备、血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故障的处理、标本的运送及保存等方面综述对临床成人静脉血标本采集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曾蓉 《全科护理》2011,(16):1489-1490
从采血前的准备、血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故障的处理、标本的运送及保存等方面综述对临床成人静脉血标本采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部分。对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科已有了较明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自动化仪器、商品试剂等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再加上检验报告双人核查制度、异常结果复查制度等措施均已完善,使临床标本在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有了保障。但在分析前的质量,包括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检验人员往往无法控制。在目前的医疗流程中,检验人员无法直接与患者沟通,由临床医生、护士告知患者各种化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对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结果等各方面的疑问。即使是住院患者,通常由护士或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留取标本。这样的流程容易造成化验前患者准备不足、标本采集方法不当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运用六西格玛(6σ)方法对标本分析前质量流程进行改进,期望将标本分析前影响质量的缺陷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  相似文献   

12.
标本采送失误造成临床误诊的常见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检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标本的采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如果标本收集不正确 ,即使实验过程非常细心 ,实验结果也可能是无用的。临床也常出现因标本采送上的失误导致检验结果不正确引起临床误诊的现象。我们将几种常见情况总结如下。1 患者准备不充分1.1 饮食方面 饮食对标本质量影响很大 ,进食成份对标本成份含量有直接的影响 ,以及进食后血清变浊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是造成结果失常的常见原因。因此 ,一般要求采集空腹 12 h后的标本 ,特殊检查对饮食有特殊要求。1.2 药物方面的影响 患者服药后对检验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是药理学…  相似文献   

13.
采集血标本是临床护理人员常用的护理操作,各科护士除了为新入院的患者常规抽血化验,还要为患者晨起集中采集的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捆绑,待送检等处理。集中采集的真空试管摊开放在台面上占用大量地方,且容易导致血标本漏抽,错抽,摔坏甚至遗失血标本。不同患者试管混在一起不便查找、核对、交接、送检等,存在安全隐患。我院于2011年7月起统一采用塑料拉链袋装送血标本,安全高效,取材简单,经济实惠,可重复使用,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运送。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护士来完成的,因此临床护士在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包括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及标本运送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标本采集前准备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检验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各种病理标本等,在这些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送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临床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准确性75%来自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1常见问题1.1患者状态患者由于运动、劳累、情绪或受冷等刺激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可导致血液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增高。患者空腹时间过长、饮食不当或饮酒等,可引起血液中的一些成分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患者体位改变会产生血液与组织间液平衡发生变化,细胞成分…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医学水平,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在试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占70%[1],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对减少试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医生选择检验项目并开具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实验室接收并处理标本.尤其是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三要素更为重要.因此,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