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 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86例胃癌患者行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早期胃癌病变大小超过3cm者占9.1%,肿瘤浸润达肌层后超过3cm者占36.4%(P<0.05)。早期胃癌Ⅰ型、Ⅱa型及Ⅱb型以粘膜内癌为主占63.6%,Ⅱc型及Ⅲ型以粘膜下层癌为主占90.9%(P<0.01)。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癌内镜下形态对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有参考价值,对进展期胃癌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其明  陈春晓  沈哲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71-117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比例10.83%,其中40~79岁110例(94.0%),男性80例(68.4%),有吸烟史52例(44.4%),胃窦和胃角是好发部位。病变位于胃窦部59例(50.4%),胃角部32例(27.4%),病理分型Ⅱc型最多,为78例(66.7%),腺癌最多108例(92.3%)。淋巴结转移率19.7%(23例),黏膜下癌37.7%,黏膜内癌4.7%;7例脉管癌栓患者有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05例外科治疗,12例内镜下治疗,术后恢复均好。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诊断率仍较低,好发于40~79岁、吸烟的男性,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有广阔发展前景,肿瘤直径≥20 mm、低分化、黏膜下浸润伴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凹陷型早期胃癌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87例凹陷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分组对凹陷型早期胃癌在年龄、肿瘤大小和部位、淋巴转移和病理类型的对比分析.结果在122例早期胃癌中,凹陷型早期胃癌87例,占71.3%.该型Ⅱc组年龄(51.6±10.0)岁,Ⅲ组年龄(67.6±9.0)岁.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类型Ⅱc组主要为分化型占58.6%,Ⅲ组占18.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转移分化型22.7%,与未分化型4.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体贲门部胃癌未分化型(23.3%),与分化型(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凹陷型早期胃癌是早期胃癌的主要类型,Ⅱc组的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病理类型以分化型多见,且凹陷型早期胃癌分化型较易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EN)术前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文中探讨术前内镜诊断为胃HGIEN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65例术前内镜诊断胃HGIEN患者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HGIEN,手术标本病理学诊断:5例患者为胃HGIEN,占7.7%;余60例皆为胃癌,占92.3%。60例胃癌中32例为早期胃癌,占53.3%,28例为进展期胃癌,占46.7%;Bormann′sⅠ型2例,Ⅱ型9例,Ⅱ型9例,Ⅳ型8例。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2例。美国肿瘤研究联合会(2002版)肿瘤结节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Ⅰ期37例,占61.7%;Ⅱ期5例,占8.3%;Ⅲ期11例,占18.3%;Ⅳ期7例,占11.7%。结论内镜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胃HGIEN患者,伴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大,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越来越普及,近年来内镜下黏膜下层切开-剥离术(ESD)的出现使其适应症越来越广泛。对其适应证的选择上要求正确的内镜下浸润深度的肉眼诊断。方法日本国立癌中心中央病院过去3年(2001~2003年)在该院施行的外科方法胃切除或内镜下胃黏膜切除(EMR)的1846例(早期胃癌1258例,进展期胃癌588例)单发胃癌病例为对象,首先把胃癌浸润深度的确诊率用内镜下临床诊断(c)和切除后病理学诊断(p)两者比较来探讨;再次对早期胃癌的误诊病例,从肉眼分型、溃疡(UL)有无、部位、肿瘤大小、组织类型角度进行了误诊倾向的探讨。结果(1)内镜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鉴别上,术后早期胃癌(p)和术后进展期胃癌(p)确诊率分别为95%(1199/1258)、86%(504/588)其中5%的早期胃癌被误诊为进展期,14%的浸润癌被误诊为早期胃癌;(2)对术后早期胃癌1258例探讨中对术后粘膜层癌(pM)在术前内镜下诊断为粘膜层癌(cM)、粘膜下层癌(cSM)、侵及肌层以上癌(cMP-)的病例,分别是85%(714)、14%(112)、1%(10)也就是说粘膜层癌(pM)的准确诊断率为85%...  相似文献   

7.
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既往胃镜检查资料,寻求发现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对近5年的胃镜检查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回顾。结果5年共检查胃镜6 754例,有276例确诊为胃癌,其中男性198例,女性78例,年龄32~78岁,中位数55岁,276例胃癌患者中青年人58例,中老年218例。早期胃癌5例;胃溃疡恶变17例:Ⅰ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3例,Ⅲ型6例;进展期胃癌254例:Borrmann分型Ⅰ型112例,Ⅱ型79例,Ⅲ型42例,Ⅳ型21例。结论早期胃癌检出率低,占检查人数的0.07%,占胃癌总人数的1.8%,绝大多数就诊者为进展期胃癌(254/276)。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胃肠内镜协会于1962年首先提出了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并提高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早期胃癌系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不论其面积大小,也不考虑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为3种类型:Ⅰ型(隆起性),Ⅱ型(表浅型)和Ⅲ型(凹陷型).其中Ⅱ型又分为3个亚型,后者占早期胃癌的75%,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黏膜层癌为95%以上,黏膜下层癌为80%左右[1].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上升,本文就早期胃癌的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早期胃癌病灶在白光内镜下的主要特征及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行白光胃镜初步筛查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4 月至2017 年6 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理学诊断证实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家族史、查体结果等临床资料,分析普通白光内镜下病灶的内镜下长径、部位分布、病灶质地、自发性出血、伴随黏膜色泽和形态等内镜特征,总结早期胃癌病灶的病理下长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结果: 共纳入271 例早期胃癌患者共279处病灶。在271 例患者中,男性190 例,女性81 例,平均年龄为(63.7±12.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88 例(32.5%)和腹部不适61 例(22.5%)。胃癌家族史阳性患者20 例(7.4%)。腹部查体正常的患者居多,占86.0%(233/27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率为34.2%(79/231),2011年检出率最高为45.5%(10/22),2014年检出率最低为28.1%(9/32)。在279 处早期胃癌病灶中,内镜下长径的均值为(2.01±1.20) cm,以单发病灶为主,占97.0%(263/271),主要受累部位为胃窦114 处(40.9%)、角切迹62 处(22.2%)和贲门54 处(19.4%)。病灶质地以质脆居多,占45.5%(56/123),多有自发性出血,占52.3%(146/279),伴随黏膜色泽以正常居多,占72.8%(203/279)。病灶形态以Ⅱa+Ⅱc型居多,为100 处(35.8%),有糜烂和浅溃疡等黏膜破损者152 处(54.5%)。在279 处早期胃癌病灶中,病理下长径的均值为(2.05±1.48) cm,黏膜内癌占61.6%(172/279),中分化型胃癌占52.8%(131/248)。结论: 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应注意平坦型病灶的浅表隆起和凹陷,注意有无黏膜破损,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0.
报告早期胃癌17例,占同期胃癌的1.9%,其中小于1cm的小胃癌与微小胃癌4例。癌灶以位于角切迹与胃窦部最多。病理分型以凹陷型最多(Ⅱc、Ⅱc+Ⅲ,Ⅲ+Ⅱc型),共15例。分析了各型的X线特征。讨论了X线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与限度,X线未发现癌灶及不能正确诊断的原因。对早期胃癌的分型,必须与X线、内窥镜和病理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评估胃癌预后的均一性和适用性均显著优于淋巴结转移数量分期,其准确性与之相当,并有利于纠正淋巴结转移数量分期的偏倚.但是概念的混乱和分级标准的不一致对临床应用带来一些影响.目前对淋巴结转移率分期的研究正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的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自我院收入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38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4.1%(116/138),术后3年生存率为51.4%(71/138).单因素分析中显示,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淋巴结清扫、血管侵犯、辅助化疗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0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建立早期的肿瘤筛查模式为提高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我院1974年1月至1991年3月经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8例早期胃癌中,63例内窥镜随访的结果.随访年限最长为17年,平均8.7年,死亡8例,发现多发性原发癌(MPC)4例。本组5年生存率93.7%,10年生存率92.1%。认为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复发,且与手术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粘膜下浸润深度成正比。本组 MPC 发生率为6.3%,作者指出在胃癌术后随访中,要提高对 MPC 的警惕性和足够的认识,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胃癌和30例远癌胃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远癌胃组织(P<0.05)。CXCR4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CXCR4高表达与胃癌进展有关,CXCR4可作为判断胃癌进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对5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早期胃癌与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加氟在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近远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对照组33例采用5-氟尿嘧啶(5-Fu)化疗,疗程12~16周,观察组34例采用替加氟化疗,疗程12~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缓解率为73.53%(2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8%(1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28.72±6.13)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9.31±5.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氟有助于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行放疗技术在胃癌进展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2例确诊为胃癌进展期患者,按照所在病区分为单纯放疗组69例与放化疗结合组73例,单纯放疗组患者单纯采用三维适行放疗法进行放射治疗,180 cGy/d,5次/周,照射4-8周共18-30次,总剂量4500-5500 cGy。放化疗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肿瘤药物替吉奥胶囊口服治疗,40 mg/m2,每天早晚饭后各1次,连服5 d后休2 d,7 d为1个周期,共进行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放化疗结合组患者CR 26例,PR 20例,临床总有效为63.01%,单纯放疗组患者CR 11例,PR 22例,临床总有效率4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虽放化疗组患者Ⅱ-Ⅳ期血液学毒性方面毒副作用较多,但均在患者耐受内,且经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支持后症状迅速缓解,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虽有一定毒副作用,但是均在患者临床耐受内,两者联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65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138例,行开腹手术胃癌根治术患者127例。按照不同切除范围将所有病例资料分为远端胃癌根治术和全胃根治性切除术两个亚组,在全胃根治性切除术组及远端胃癌根治术两个亚组内分别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亚组术后8例(9.5%)发生并发症,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Open distal gastrectomy,ODG)亚组术后8例(11.1%)发生并发症,腹腔镜辅助组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系统划分后再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②腹腔镜辅助全胃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亚组术后共有6例(11.1%)发生并发症,传统开腹全胃根治性切除术(Open total gastrectomy,OTG)亚组共有6例(10.9%)发生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辅助组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系统划分后再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时,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7-19+27
目的 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Gastriccancerisoneofthedigestivemalignanttumorswiththehighestoccurrencerate.Whenpa tientswerediagnosed,90 %ofthemhadenteredthead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