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癫(癎)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98例可疑或临床诊断的儿童癫(癎)的睡眠脑电图进行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正常22例,异常76例,异常率77.5%(广泛性异常10例,局限性异常66例).结论:睡眠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癎)的阳性率,对其诊断、分型、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睡眠监测中捕捉异常脑电生理信息,提高儿童癫痫(EP)的诊断水平, 最终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EP儿童智能障碍,提高EP儿童心身健康的综合目标。 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疑为EP、而经过常规脑电图(REEG)及相关检查不能确诊的患儿,采 取部分剥夺睡眠后行自然睡眠脑电监测2.5-3小时,入睡前先行自身REEG记录,以作对 照分析。结果:自身REEG异常15%,均呈非特异性改变。睡眠脑电监测异常91.67%,其 中特异性异常85.45%,非特异性异常14.55%。结论:睡眠脑电监测异常信息明显高于 REEG(p<0.01),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无创伤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癫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98例可疑或临床诊断的儿童癫的睡眠脑电图进行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正常22例,异常76例,异常率77.5%(广泛性异常10例,局限性异常66例)。结论:睡眠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的阳性率,对其诊断、分型、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对癫痫(EP)患者的诊断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EP临床发作;二是脑电图(EEG)有痫样放电。但儿童EEG的表现不同于成年人EEG且各个年龄组别的EEG表现亦各不相同,因此,对儿童的异常EEG的正确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对38例儿童EP的24小时动态EEG作一分析,以对儿童的异常EEG进行一个局限的、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50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EEG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全部异常,异常率100%.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35例((70%);弥散伴局限性异常15例(30%),其中出现痛样放电1例.结论:EEG检查可作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患儿的脑电图(EEG)表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72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和EEG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作EEG检查,其中34例作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138例作常规EEG检查.42例进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172例TD患儿中,94例(54.6%)EEG正常,78例(45.3%)EEG异常,其中50例(29%)轻度异常,22例(12.8%)中度异常,6例(3.5%)重度异常.其EEG表现缺乏特异性、规律性.结论:本组病例EEG的异常率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发作频率无明显关系,无特异性,少部分患儿出现的尖波、棘波、棘慢波,可能提示有潜在的癫癎灶存在,但目前无临床发作.长时间睡眠监测的EEG异常率及癎样放电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EEG的结果.V-EEG可以同步监测患者临床行为表现和EEG特征,可提供更可靠、更灵敏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睡眠行为障碍患儿的脑电图(EEG)改变,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睡眠行为障碍患儿进行24 h EEG监测.结果:EEG中癎样波10例,检出率为12.5%.其中9例癎样波有局灶或局灶性偏胜.拟诊梦游症20例中,癎样波检出6例,检出率为30%;拟诊夜惊28例中,4例有癎样波,检出率为14.3%;拟诊梦魇2例,均为正常EEG.在描记中8例有临床发作,其中梦游及夜惊7例,均发生在NREM Ⅲ~Ⅳ期, EEG显示阵发性高幅δ、θ、α混合波型;梦魇1例发生在REM期, EEG显示觉醒波型.结论:儿童睡眠行为障碍中有一定数量患儿实际为癫癎, EEG在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玮  苏志暖 《医学信息》2004,17(3):166-167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异常脑电图(EEG)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对FC进行早期分类诊断,与以后癫痫(EP)发作、FC的再发及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关系。方法 记录210例3个月-7.6岁患儿FC后EEG。结果 首次EEG异常率为28.7%。随着FC再发次数的增多、FC患儿EEG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3岁以内FC的EEG异常不明显,3岁以后FC的EEG异常则逐渐增多,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例FC经过2—6年的随诊.最后诊断为EP。结论 EEG的异常率与Ⅰ级亲属的FC史无关,与FC临床特征如局灶性发作、FC的发作持续时间有关。FC再发与EEG发作性异常、年龄有明显关系。EEG多次出现发作性异常的FC者转变成EP,建议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睡眠诱发在儿童癫痫中的诊断价值及随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癫痫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98例可疑或临床诊断的儿童癫痫的睡眠脑电图进行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正常22例,异常76例,异常率77.5%(广泛性异常10例,局限性异常66例)。结论:睡眠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痫的阳性率,对其诊断、分型、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EEG在小儿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疑诊为癫(癎)的患儿进行清醒EEG及剥夺睡眠EEG检查,作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癎)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两种状态下描记的EEG(癎)样放电的阳性率:清醒EEG为32.2%,剥夺睡眠EEG为53.3% .结论:剥夺睡眠EEG是提高小儿(癎)样放电检出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0月-2007年10月经临床诊断和AEEG监测的28例LGS进行总结。结果:常规脑电图(REEG)正常8例(25.0%),异常20例(75.0%),临床发作4例。AEEG28例(100%)出现全导暴发高幅1.5—2.5Hz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清醒期2例(7.1%),睡眠期22例(78.6%),清醒期、睡眠期均有4例(14.3%)。临床发作16例(57.1%)。12例睡眠期出现双侧10~12Hz高幅快波节律。AEEG与REEG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作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EEG清醒期与睡眠期异常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LGS综合征具有特定的脑电图表现,是构成综合征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睡眠中有10—12Hz快波节律,通常提示该病。进行睡眠中脑电图描记是必要的。而AEEG延长了描记时间,弥补了REEG的不足。并通过自然睡眠诱发提高了癫痫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和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癎诊断的差异与价值。方法:对165例临床诊断癫癎的儿童进行常规脑电图和习惯性白天睡眠及夜间睡眠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出现癫癎样放电36例(21.82%)中,在自然睡眠描记时全部出现异常,常规描记正常范围脑电图129例(78.18%)中,在自然睡眠时81例(62.79%)出现异常。结论:常规合并自然睡眠视频脑电图对儿童癫癎诊断,临床发作类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3例视频脑电监测到癫癎发作而发作间期正常的患儿发作期脑电图特征。方法:收集2010至2011年两年中视频脑电监测到癫癎发作而发作间期正常的患儿13例,分析脑电图特征。结果:①13例病例占同期监测总数5.7‰。②清醒期4例、睡眠期7例、清醒及睡眠期均发作2例。睡眠期占63.2%。③部分运动性发作4例、部分运动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9例,无全面性发作。④起源部位(部分存在于两电极之间)前三位分别是颞区、中央区、顶区,占72.2%。⑤发作初期多表现为低波幅棘波、尖波或快波节律,占76.9%。结论:①睡眠诱发在癫癎诊断中意义很大。②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的患儿,癫癎漏诊的风险相对较大。③起源于颞区、中央区或顶区的癫癎漏诊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16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EG异常36例,异常率22%,其中32例表现为枕区基本节律慢化,α波指数减少,α波调节调幅不良,阵发高幅θ节律等非特异性异常。另4例表现为典型的癫痫样放电。结论:部分TS患儿有EEG的异常改变,且EEG的异常与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EEG可作为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的视频脑电图(V—EEG)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8例抽动障碍患者进行V—EEG检查并分析其波形特征。结果:该组抽动障碍患儿V-EEG中,正常范围EEG575例,占97.8%,异常EEG(棘尖波发放)13例,占2.2%。结论:抽动障碍患儿的V-EEG异常率并不高,而其中明确与癫痫相关的痫样放电更是少数;抽动障碍患儿中的痫样放电很可能属于正常非癫痫人群中极少数人所具有的临床下放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 EEG)的监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EEG的变化资料,总结EEG的结果与HI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74例患儿在HIE疗程治疗中:第一疗程后,EEG异常62例,异常率84%,第二疗程后,EEG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期常见非癫癎性发作(Non-Epilepsy Seizure,NES)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并探讨视频脑电图( Video-EEG,VEEG)在诊断儿童N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VEEG后诊断为NES的328例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结果:良性新生儿肌阵挛或颤抖18例、良性非癫癎性婴儿痉挛14例、非癫癎性强直发作39例、情感性交叉擦腿19例、屏气发作9例、睡眠障碍108例、抽动障碍43例、偏头痛18例、晕厥23例、癔症性发作4例、其他33例.126例患儿监测到临床发作,且同期脑电图均未记录到癎性发放.17例癫癎患儿合并NES,21例NES合并发作间期癫癎样波发放.结论:儿童期常见各种类型NES,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获得可靠的发作期症状,并辅以脑电图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视频脑电图是明确儿童NES的类型,鉴别NES和ES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结构性病变与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的关系。方法:对73例影像学检查确认为脑结构性病变患儿进行V—EEG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皮层损害患儿组EEG异常率高于颅内囊肿及血管畸形组,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有抽搐病史的结构性脑损伤患儿EEG异常率高于无抽搐病史的患儿,其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大脑皮层的结构性损害及有抽搐病史患儿的EEG异常率及痫波检出率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的诊断价值及随访观察.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外侧裂癫癎的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时出现异常放电21例(20%),在24小时动态脑电图描记时,全部病例均有异常放电,在随访观察中,儿童外侧裂癫癎临床发作停止2年脑电图异常放电会消失.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癫痫、急性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FC)与脑电图(EEG)关系。方法:记录166例8个月至6岁患儿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达90%,三天后复查EEG异常率达60%,在出现癫痫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描记中,以低至中波幅慢波增多,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异常者居多,出现癫痫样放电占50%,由热性惊厥引起的EEG变化,三天后复查EEG大都好转,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尖波,6岁后发热引起惊厥的患儿,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在小儿发热引起的惊厥中,EEG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脑功能状况、排除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