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梦琳  孙瑞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93-1493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但随着不典型心肌梗死增多,则易导致误诊、漏诊,从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约占95%。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指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是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近年来发现一些心肌梗死并非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是由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约占5%左右。针对不同病因及早给与相应的治疗,对这类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即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2002年我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86例,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并发症多.所以,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成为目前治疗心肌梗死有效地、必要的手段.随着科技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技术设备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药物治疗及择期介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及阶段,临床特点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心肌梗死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是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通常原因为冠状动脉不稳定板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血管持续,完全闭塞[1]。它是内科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病种。众所周知它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肌梗死的直接致死原因是心肌缺血后产生的严重心律失常,其中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为严重。如何积极应对心肌梗死后的心律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肌坏死,属于内科常见的疾病,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心肌梗死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出院后的连续护理尤为重要,我院探究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已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AMI是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进行住院和出院时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雅芬 《中外医疗》2009,28(15):68-68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本病在以前以欧美等发达国家较常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日渐升高。心肌梗死的发生按血管闭塞处和相应的心肌梗死部位依次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壁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左心室膈面(右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后间隔和右室梗死、并可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高侧壁、膈面(左冠状动脉占优势时)和左心房梗死、可能累及房室结。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左心室广泛梗死。右心室和心房梗死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随着心脏病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点显现得更加突出,已成为国内外广为重视的技术[2].本研究旨在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急诊PCI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相应供血区内心肌因持续缺血缺氧致不可逆坏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近年发现冠脉持久痉挛,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的痉挛,是引起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大多由于症状及心电图演变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急剧加重甚至完全闭塞,其它少见病因有冠状动脉炎症、栓塞、先天性畸形等,冠状动脉造影多有阳性发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则比较少见.笔者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3.
张艳玲 《吉林医学》2007,28(18):2022-2023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是心内科的急重症.因此,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代冬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5031-503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等合并症死亡。要想有效地救治心肌梗死患者,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必须做好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质量好坏是抢救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总结2007年1例32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可改善梗塞区心肌血运,缩小坏死区,是一种较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自从我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通过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认为做好病人术前护理和严密观察及监测术后变化,注重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系统的护理程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与非心肌梗死之间冠状动脉狭窄的差异,了解冠状动脉狭窄与相应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47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比较各组血管狭窄程度,观察单、双、3支病变的分布情况,组间差异均采用两率差别的显性检验-U检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用数量的比例来表达。结果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心肌梗死组各组重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各 组间无显性差异。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以单支病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陈旧性心肌醒一以多支病变所占比重相对较高。结论 单支病变几乎是左前降支,左前降支相对应的胸前导联(V1-6)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现率相对较高,与冠状动脉狭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小珍 《海南医学》2009,20(7):157-15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中28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中,除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外,针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段,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引起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AMI的方法逐渐完善,其早期死亡率已逐渐下降。心肌梗死(MI)后还需要正确的评价预后,帮助医生和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了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2种不同穿刺途径行PCI治疗,进行术后观察及护理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通过PCI治疗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