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单纯枢椎齿状突骨折相对少见,约占颈椎骨折总数的8%左右,其中AndersonⅡ型(通过齿状突基底部)的骨折占齿状突骨折的70%[1].此型骨折常出现明显的寰枢椎不稳,易引起神经症状,且愈合率约为本型的1/4左右,因此需要手术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粟滨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S):100-100
齿状突骨折是枢椎最常见的损伤,占全部颈椎损伤的8%~15%,在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中占10%~15%,但仍不时有齿状突骨折在首次就诊时被漏诊的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颈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占全部颈椎损伤的8%~15%[1],由于齿状突在解剖形态及结构上的特性,其骨折常引起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快速、准确诊断对及时治疗和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普通X线片对齿状突骨折显示效果较差,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组技术在特殊部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中与传统X线相比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研究对20例齿状突骨  相似文献   

4.
粟滨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100-100
齿状突骨折是枢椎最常见的损伤,占全部颈椎损伤的8%~15%,在成人颈椎骨折脱位中占10%~15%,但仍不时有齿状突骨折在首次就诊时被漏诊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陆兴继  邵燕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46-384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外伤病人,行常规X线摄片,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运用三维重建技术,MPR、SSD及MIP。结果:常规X线摄片后发现齿状突骨折11例,3例发现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距离明显不对称,行CT横断位扫描时,17例发现骨折,三维重建后20例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明确诊断齿状突骨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经后路固定融合治疗 Jefferson 骨折伴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对12例Jefferson骨折伴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经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分型:Ⅱ型9例,Ⅲ型3例;术前神经功能JOA 评分5~13(9.6&#177;0.2)分。术前均行X线、螺旋三维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的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寰枢椎骨折脱位基本复位。术中无椎动脉损伤、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手术6个月后复查X线、螺旋C T示所有骨折均呈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脱落、断裂。术后1年神经功能JOA 评分14~17(16.1&#177;0.2)分,平均改善率为85.8%。[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经后路固定融合治疗Jefferson 骨折伴齿状突骨折疗效显著,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发生率占颈椎损伤的10~20%。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现就齿状突骨折目前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上颈椎损伤的影像表现,评价影像学在急性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2例上颈椎外伤的X线、CT资料,其中16例行MRI检查.结果:寰椎骨折10例,齿状突骨折17例,枢椎椎体骨折6例,枢椎椎弓骨折8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1例.结论:X光、CT与MRI结合能快速、安全地对上颈椎骨折、脱位、做出准确诊断,CT是上颈椎损伤最好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上颈椎损伤,发生率为颈椎骨折的10%~14%.由于齿状突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损伤后可导致高位颈脊髓急性或慢性压迫而出现临床症状,骨折愈合率较低.国内近几年来开展了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虽然保留了寰、枢椎的功能,提高了骨折愈合率,但系切开手术,创伤大,组织剥离多,也易损伤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1].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配合脊柱骨病科应用经皮颈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22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6例寰枢椎损伤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平扫层厚2mm,重建层厚1mm。结果: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均清晰显示16例寰枢椎损伤情况,其中C1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2例,枢椎椎体骨折1例。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齿状突前间隙增宽、寰枢关节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损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可作为上颈椎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影像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莫昌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9-413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枢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3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常规做X线检查后发现骨折16例,其中13例患者做普通CT平扫发现骨折10例,1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充分利用3D技术的SSD、MPR及VR后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果:多层螺旋CT-3D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各种类型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3D技术在诊断枢椎齿状突骨折中明显优于X线片和普通CT扫描,MPR、SSD、MIP及VR的联合应用能清楚显示骨折类型及与相邻椎体的关系,对显示椎管内碎骨片形态、位置、数量,椎管狭窄程度,脊髓受损情况均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齿状突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2%,占颈椎骨骨折的10%~14%[1],大多数损伤由于头颈部高能量创伤引起,随着工业、交通事业发展,从事高风险操作人员增多,引发头颈部高能量创伤病人也不断增多,齿状突骨折病例随之增加。枢椎齿状突是头枕部上颈椎维持稳定骨性支柱,其骨折后会致上颈椎稳定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对头颈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螺旋CT检查对头颈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和手术证实的36例因严重头颈部急性创伤而行头颈部CT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常规X线平片进行比较. 结果 36例患者共有78处颈椎损伤.其中2例枕骨髁、1例第一颈椎前弓和后弓、1例第一颈椎左侧侧块、1例椎弓根、15例椎板及2例横突骨折,X线平片均未能正确作出诊断,而CT均作出正确诊断.只有1例韧带损伤颈椎旋转、不稳患者,X线平片发现异常而CT未能诊断.螺旋CT与X线平片对颈椎损伤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8.7%和57.6%,两者的差别非常显著(χ2=38.5,P<0.005).结论 螺旋CT较X线平片能更多、更早地发现颈椎骨折,可列为头颈部创伤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65-168
枢椎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20%,临床常见的是枢椎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而枢椎椎体骨折,即"非齿突非Hangman骨折",较为少见,又称枢椎混杂型骨折。枢椎混杂型骨折创伤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变异较大,骨折形态表现多样,关于其定义、分型及治疗均存较多争议。本文就枢椎混杂型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型、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上颈椎损伤的CT征像,评价CT在急性上颈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上颈椎外伤的X线、CT检查资料,6例行MRI检查.结果 寰椎骨折7例,齿状突骨折16例,枢椎椎体骨折3例,枢椎椎弓骨折7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1例.结论 在急性颈椎损伤中,CT能快速、安全地对上颈椎骨折、脱位、做出准确诊断,CT是上颈椎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应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本身及其相邻节段损伤的外科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的3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21 ~65岁,平均36岁.单纯齿状突骨折25例,其中Ⅱ型20例,浅Ⅲ型5例;合并相邻节段不稳12例: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6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2/3不稳4例;齿状突骨折合并C1/2及C2/3同时不稳2例;神经损伤12例,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6例.手术在稳定齿状突骨折的同时,兼顾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固定方式.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有脊髓损伤者采用Frankel评分标准,术后随访X线或CT片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 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明显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JOA评分(12.1±2.1)分,术后3个月(15.4±3.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4,P=0.000);临床JOA改善率(90.8%±11.6%),优良率98%.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除1例B级无恢复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9个月内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植骨融合者在3~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颈椎序列良好,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结论 根据齿状突骨折本身特点结合有无合并相邻节段不稳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在稳定齿状突骨折同时将相邻不稳的节段固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映波  张伟  付能高  谭东  蒋成  蔚芃 《四川医学》2014,(9):1128-1130
目的 探讨经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28例患者资料,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定19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9例,随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复位及固定满意。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X线片、CT显示寰枢椎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未松动及断裂。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89.3%。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颈椎活动度,临床症状改善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影像学诊断特点,并评价APOFIX椎板钩内崮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三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进行X线、螺旋CT、MRI等影像学检查,并对其中两例实施寰枢椎后路融合、植骨、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手术。结果:X线、螺旋CT、MRI显示两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另一例显示寰椎爆裂骨折。术后随访3—6个月,X线复查示均获骨性愈合。结论:X线、螺旋CT、MRI均是检查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重要方法,需结合使用;寰枢椎后路融合、植骨、APOFIX椎板钩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沈明华  叶进湖 《医学综述》2012,18(2):303-304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螺旋CT及其后图像处理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患者通过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证实寰枢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拆,寰枢侧块及椎弓骨折的一般资料。利用三维重建、二维重建、容积再现和表面遮盖法后处理技术显示骨折、脱位,并进行比较。结果 37例患者中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可疑和误诊2例。螺旋CT均明确诊断,其中C1爆裂性骨折7例,其中2例合并C1、C2脱位失稳。C2齿状突骨折17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2例。C2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9例。单纯C1、C2椎间失稳2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1例。枢椎椎体骨折,本组中2例为椎体纵行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在37例寰枢椎骨折病例中,螺旋CT全部正确,X线平片诊断正确25例,正确率67.5%,其中9例未能作出诊断,3例将寰枢椎骨折误诊为关节脱位。结论应用X线平片诊断寰枢椎损伤有很大局限性,易发生漏检。螺旋CT轴位和多种重建技术各具特色,结合使用可提高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健康 《吉林医学》2013,34(11):2108-2109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枢椎齿状突骨折术前术后的诊断价值和不足。方法:对22例齿状突骨折术后患者X线平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例术后X线检查显示,齿状突骨折复位好,寰枢关节对称,1例螺钉未位于齿状突内;2例寰枢关节不对称。结论:X线平片是术前术后诊断枢椎齿状突骨折的常规检查,应摄正侧位和张口位片,在平片提示有可疑骨折时或临床症状怀疑骨折时,平片不能确诊时应结合CT、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