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201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2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不同年度、地区、年龄、感染型别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118例,报告发病率35.98/10万(118/328 000),无死亡病例。乙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且发病较上一年有所下降,未分型肝炎略有上升,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略有下降。年龄分布均为18周岁以上成年人,发病率以50~59岁年龄组人群较高。职业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和农民为主。结论免疫接种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关键,加强重点人群卫生知识宣传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基础,采取病例隔离、疫点消毒是控制肝炎发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1 500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五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院2002—2007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5年间病毒性肝炎病例1500份,单一感染以乙肝为主有1123例(74.9%)。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农民发病占病毒性肝炎的32.1%,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结论坚持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乙肝疫苗的普种和加强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甲、乙型肝炎疫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市散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提升其防控水平。方法整理我市2010年~2014年的散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散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探讨最佳的防控措施。结果我市2010年~2014年,除2011年以外,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正余与余东镇发病率相对较高;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以25~5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型肝炎的发病春季较多;乙型肝炎在农民群体中的发病率最高。结论我市散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以根据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洪泽县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为科学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结果洪泽县2010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149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36.22/10万,发病率较去年下降5.86%。甲型肝炎略有上升趋势,乙型肝炎呈稳中略降的趋势,其发病率与疫苗接种率呈负相关。结论病毒性肝炎仍是主要传染病,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人群甲型、乙型肝炎的发病率。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云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现况研究)对白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白云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9种1104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97.02/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0种1470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61.51/10万。2011年白云区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434.52/10万)、病毒性肝炎(221.90/10万)、肺结核(168.63/10万)。按发病系统分,发病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占50.51%),第二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6.40%),第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1.88%)。传染病总体发病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组在0~1岁;高发月份在5~7月。结论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肠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及发病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毒性肝炎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阐述其三间分布,寻找规律。结论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为406.9/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乙型肝炎(204.9/10万)、甲型肝炎(163.2/10万)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0.37%、40.12%。结论加强儿童及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及加大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管,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是控制乙肝、甲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春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长春市2009年2013年法定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口资料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长春市2009年2013年法定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口资料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长春市2009年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17.21/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36/10万;1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的17.21/10万下降到2013年的4.36/10万;112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为92.7%,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保护率为85.3%;本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为1812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为92.7%,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保护率为85.3%;本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为1831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37∶1,且发病率人群的职业以工人和职员为主,其发病人数约占总发病人数的58.5%左右;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长春市2008年31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37∶1,且发病率人群的职业以工人和职员为主,其发病人数约占总发病人数的58.5%左右;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长春市2008年2013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因此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98至2007年嵩明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嵩明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98至2007年嵩明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至2007年嵩明县乙类传染病年平均总发病率为147.37/10万,其中,2001年发病率最高(276.13/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107.39/10万);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和肺结核是重点传染病,4种传染病的发病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0%以上。结论嵩明县传染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和肺结核,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吉林地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总结其发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本地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的患者行血清型病原分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个类型,137例患者中的感染人数分别为:甲型27例(19.70%),乙型60例(43.80%),丙型2例(1.46%),丁型1例(0.73%),戊型5例(3.65%),未分型者21例(15.33%),混合感染者13例(9.50%)。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50岁,其发病率为65.34%。甲型肝炎病例中82.13%的为11~40岁,乙型肝炎病例中74.34%的为21~50岁。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大于女性,约为女性的2倍。工人与干部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每年的2~4月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期,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的发病率低于其他年份。临床症状分型中急性肝炎98例(71.53%),慢性肝炎35例(25.56%),重型肝炎1例(0.73%),肝炎肝硬化3例(2.18%)。结论经过统计,吉林地区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较常见,急性肝炎是临床症状分型中发病率最高的。预防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隔断传染途径,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许立俊 《江西医药》2013,(9):840-842
目的分析万载县2007—2011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7—2011年万载县法定传染病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1年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58.13/10万.涂阳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37.57/10万,占肺结核病例64.63%;新涂阳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31.08/10万,占涂阳肺结核病人的82.47%。55—6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707.66/10万,为高发年龄段,男女发病比例为2.63:1,农民发病793例,占肺结核病例的54.53%,为最高发病人群。结论应加强乡、村结核病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高危人群发现率和转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近8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近8年报道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3 769例,年平均发现阳性患者471例,男女比例为1.82∶1,甲型肝炎(甲肝)占5.52%(208/3 769)、乙型肝炎(乙肝)占76.09%(2 868/3 769)、丙型肝炎(丙肝)占15.47%(583/3 769)、戊型肝炎(戊肝)占0.24%(9/3 769)、未分型肝炎占2.68%(101/3 769)。全市肝炎人群阳性率为74.12/10万,甲肝为4.09/10万、乙肝为56.40/10万、丙肝为11.47/10万、戊肝为0.18/10万、未分型肝炎为1.99/10万。全市各乡镇每月均有肝炎阳性患者出现。15-<45岁肝炎阳性患者占总阳性数的71.19%。农民、公职人员和学生患者排前3位,丙肝在个别乡镇有增多趋势。结论该市病毒性肝炎防治任务仍然严峻,应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锦州市太和区2012年~2016年的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我市太和区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5年内发生的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以及监测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12年~2016年共计发生病毒性肝炎511例,各年份病情较为稳定,近3年有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发病率最低,与前四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为34.97/10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P<0.05)。病毒性肝炎最显著的六大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肝脏疼痛或肿大、黄疸和腹痛腹泻;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在性别分布上无显著差异(P>0.05)。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0~49岁(45.6%);甲肝和戊肝发病的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21.6%)、务工人员(18.12%),乙肝发病率最高人群为工人(21.10%),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主要的职业为退休人员(17.29%)和干部职工(14.35%)。结论我区病毒性肝炎较往年有了较好的控制,应继续普及鼓励疫苗接种,加强水源卫生和食品卫生控制,加强防止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铁岭市2011年~2017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铁岭市发病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乙型肝炎患者,回顾分析患者基本流行病学资料,总结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2011年~2017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7815例,均值报告发病率为41.21/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西丰县、银州区、清河区,男女患者比例为1.73∶1,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0~64岁,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人群依次为农民、家务及待业、不详,且发病无季节性特点,疾病分类多为慢性。结论结合铁岭市2011年~2017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是防控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对病毒性肝炎3年发病、死亡、三间分布情况及预防接种对该病的影响。方法对三年法定传染病的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病毒性肝炎共发病了173007例,占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一位。年平均发病率158.32/10万,2004年、2005年、2006年依次发病为204.51/10万、143.52/10万、121.52/10万,发病率逐期下降。累计死亡136人,年平均病死率1.28%。全省均有发病。主要发病季节、职业、性别、年龄、地区分布是:3、4、8月(28.75%),学生、农民、工人(70.92%),青壮年(60.41%),男性(62.66%),西安及其周边地区(57.31%)。结论病毒性肝炎流行强度在使用疫苗和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后较使用前削减。多种途径传播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型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宾阳县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控讨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08--2011年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县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共21883例,年平均发病率609.45/10万,死亡8例,全部为手足口病;发病居前3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结论手足口病广泛流行和学校常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是宾阳县丙类传染病持续高发的重要原因,应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天峨县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5-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该县过去的7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420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37.5/10万,超过国家22.8/10万的年均人群发病率水平。②该县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高峰期在4~6月份,占全年病例数40.5%;小学生入学前后三年即4~10岁儿童人群发病率占总数的67.6%;男女之比为1.76∶1。③2005-2007年该县未进行人群MMR接种,而2008-2011年MMR接种率为0.3%~2.1%,远低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结论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而MMR接种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MMR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10-210
目的掌握辽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辽阳市2007年至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辽阳市2007年至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共报告病例19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28/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全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在冬季形成明显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17.88%。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例数的79.6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05∶1;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中学生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56.52%。结论人群密集场所和机构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重点单位,应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活动,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盂县历年来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盂县2001年至2010年法定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盂县病毒性肝炎疫情总体呈现平稳流行态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7.85/10万;从年龄分布来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甲型肝炎发病高峰为10~45岁年龄组、乙型肝炎发病高峰为15~55岁年龄组、丙型肝炎发病高峰为30~40岁年龄组、戊型肝炎无明显发病高峰、未分型肝炎发病高峰为25~55岁年龄组。从职业分布来看发病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农民731例、工人159例、民工105例、家务及待业76例、学生72例,发病率分别为24.93/10万、5.42/10万、3.58/10万、2.59/10万、2.46/10万。从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来看,乙型肝炎发病率为最高,年均发病33.87/10万。2001年至2005年发病率渐呈下降趋势,2006年至2010年发病率处于历年平均水平。结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虽然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应调整防治策略,加大对甲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防治力度和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市1990—1999年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乙型肝炎在佳木斯市的发病规律 ,采取预防措施 ,现将全市 1990— 1999年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发病动态1990— 1999年全市共报告发生乙型肝炎 83 64例 ,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 2 1.4 3 % ,年平均发病率为 3 6.68/ 10万。据资料记载 ,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急性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佳木斯市乙型肝炎1990年发病率为 2 4 .73 / 10万 ,1999年发病率为 66.11/ 10万。发病顺位排在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仅次于痢疾。2 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以抚远县、同江市两个边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1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共报告甲型肝炎364例,发病率为7.42/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09.04%。全年发病数以6月~8月较多;全市10个县(市)、区发病率(调整率)相比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现象;人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为1.38∶1,年龄组发病数2~20岁较高,占总病例的62.64%,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0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四职业合计发病占发病总数的91.21%。结论建议在重点地区加强疫情监测及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同时制定HepA接种的免疫策略,在流行季节来临前对易感人群开展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