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转录因子κB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胞未受刺激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保持静息状态,当细胞受到外界信号刺激后NF-κB被激活,参与一系列病理和生理过程的调控。本文主要探讨NF-κB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扮演的角色。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脑缺血缺氧损伤发生后NF-κB被激活并引起细胞死亡,亦有人提出NF-κB活性下降可能加重脑缺血缺氧,诱导神经元死亡,NF-κB活化则为神经保护作用。NF-κB活化到底起损伤还是保护作用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hoE对转录因子NF-κB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包含RhoE基因的质粒转染胶质瘤U87细胞;免疫印迹实验分析NF-κB亚单位p65在胞浆和胞核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化学实验检测p65在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Ikkβ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将pC MVFlA G-RhoE质粒成功转染U87细胞后,免疫印迹实验显示,胞浆和胞核中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细胞免疫化学结果亦表明,p65在细胞核中的定位量明显减少。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分析显示,NF-κB上游调控分子IκBα表达增加,而Ikkβ表达减少。结论上调RhoE表达水平能够抑制U87细胞转录因子NF-κB活性水平。NF-κB活性的降低可能与RhoE调控Ikk/IκBα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3.
二甲基亚砜对大鼠颅脑损伤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imethy sulfoxide,DMSO)对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DMS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DMSO治疗组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DMSO的应用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抑制脑损伤后所致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NF-κB和细胞凋亡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将动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大鼠尾壳核区注入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NF-κB的动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NF-κB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后3h出血灶周围组织即有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6h出现向细胞核内转移,72h时达最高峰,持续至5d仍有表达;凋亡在脑出血后6h开始增加,12h明显增多,至72~120h仍呈上升趋势。结论脑出血后NF-κB和细胞凋亡的表达均增加,NF-κB的活化可能对凋亡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每组各18只.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手术前7 d起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1mmol/kg).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Ⅳ型胶原酶用微量进样器精确注入大鼠内囊诱导成脑出血模型.跟据术后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各组再分别分为1、3、7 d三个亚组.分别采用TUNEL法、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NF-κB表达的情况.结果 在脑出血后1、3、7 d,与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18.32±3.75,33.24±6.37,20.49±4.87;NF-κB阳性细胞数:55.34±5.83,30.63±3.27,9.53±2.37)比较,氯化锂预处理脑出血组血肿周围区TUNEL阳性细胞数(15.84±3.12,10.88±4.75,5.83±4.39)明显减少,NF-κB阳性细胞数(29.27±3.37,16.36±3.64,7.64±2.31)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 氯化锂预处理可能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来减轻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减少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其对脑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CH 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开始明显增加,ICH 48h组达高峰,并持续到ICH 1周(P<0.01~0.05);脑组织含水量ICH 12h组开始增多,24h组显著增高,72h组达高峰;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ICH 24h~1周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H后NF-κB阳性细胞数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44,P<0.01),NF-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论 ICH后脑组织NF-κB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参与了ICH后继发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NF-κB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家族是B淋巴细胞核因子,它能够与免疫球蛋白κ链增强子结合并增加各种基因的表达活性。NF-κB通过典型和非典型途径的激活来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NF-κB调控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等,它可以促进中风等缺血性脑损伤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元死亡,同时又对神经元的存活有重要影响。NF-κB激活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由氧化应激和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变性,阻滞NF-κB活性将影响它的神经保护机制。NF-κB这种对神经元存活和死亡的双重效应取决于NF-κB激活的亚单位类型、激活所处的损伤位置以及损伤后修复的时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人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挫伤区皮层的标本来自于24位TBI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TBI组,一组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取样时间从伤后5h到24h。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MSA)测定NF-κB的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NF-κB活性和表达强度明显上调,接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患者,其NF-κB活性和表达强度明显下降。结论NF-κB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TB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人TBI后挫伤区皮层中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p65亚单位(NF-кBp65)、细胞间粘连分子-1(ICAM-1)在大鼠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参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备大鼠脑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h、1、3、5、7d5个时间点取出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F-кBp65、ICAM-1的活性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动物在任何存活时间点脑组织内均只能观察到很少的NF-κBp65、ICAM-1免疫反应;脑损伤后围绕损伤灶神经变性区,从伤后6h起,可观察到逐渐增加的NF-κBp65、ICAM-1免疫反应,伤后3d达到高峰(P<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动物脑组织内NF-κBp65、ICAM-1活性微弱;脑损伤后NF-κBp65、ICAM-1活性逐渐增强,伤后3d达到峰值(P<0.01)。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NF-κBp65、ICAM-1的激活与脑炎性反应有关,是继发性脑损害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EAE大鼠SFO中NF-kB、HO-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时,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穹隆下器(SFO)中的变化,为证明SFO是感受外周信息物质的早期位点之一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双色标记技术,观察了完全福氏佐剂+豚鼠脊髓匀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d、7d、14d、21d时SFO部位HO-1、NF-κB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大鼠脑仅有少量HO-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组大鼠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HO-1、NF-κ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诱导后1d,SFO部位即出现HO-1/NF-κB阳性细胞表达,而其他脑区变化不明显;7d时进一步增多;14d时,HO-1+/NF-κB+细胞至高峰,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21d时脑组织HO-1+/NF-κB+细胞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后,HO-1+/NF-κB表达明显减少,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说明NF-κB水平的高低可以调节HO-1的活性及其生物学作用。结论SFO可能是外周信息物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重要而早期的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与对侧缺血皮质细胞凋亡以及 HSP70与 NF-κB表达。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用 型胶原酶立体定位法复制出血性卒中动物模型 ,术后 1、3、7d分别进行 HE染色、TUNEL染色、HSP70与 NF-к B免疫组化反应。结果 脑出血后 1 d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可见大量坏死细胞 ,HSP70与 NF-к B表达增强 ,出血对侧皮质细胞以凋亡改变为主 ,均于 3 d达高峰 ,7d仍有升高。结论 急性脑出血大鼠的缺血性损害于双侧均可见到 ,以血肿侧严重 ,损伤于 3 d达高峰 ,7d持续存在 ,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害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家族是B淋巴细胞核因子,它能够与免疫球蛋白κ链增强子结合并增加各种基因的表达活性。NF-κB通过典型和非典型途径的激活来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在中枢神经系统,NF-κB调控炎症反应、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等,它可以促进中风等缺血性脑损伤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元死亡,同时又对神经元的存活有重要影响。NF-κB激活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神经元免于由氧化应激和脑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和变性,阻滞NF-κB活性将影响它的神经保护机制。NF-κB这种对神经元存活和死亡的双重效应取决于NF-κB激活的亚单位类型、激活所处的损伤位置以及损伤后修复的时程。  相似文献   

13.
核转录因子NF-κB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转录因子NF-κB是具有多向性转录激活功能的调节因子,脑损伤后它在神经系统中广泛高水平表达,与其调控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一起积极参与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等生物进程。同时,NF-κB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如何从分子水平上阻断NF-κB的损伤作用,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有望成为脑损伤的临床治疗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损伤灶周围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TB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TBI后1d组(n=6)、TBI后3d组(n=12)和TBI后7d组(n=6),后3组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对照组仅行右侧顶部开窗而无TBI.应用RT-PCR、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ELISA分别检测4组大鼠挫伤脑组织TLR4 mRNA、NF-κB活性、TNF-α和IL-6浓度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照组和TBI后3d组大鼠挫伤脑组织TLR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后1d、3d、7d组TLR4 mRNA表达、NF-κB活性、TNF-α和IL-6浓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组织TLR4表达较少,TBI后3d组创伤灶周围可见大量TLR4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中;NF-κB活性与TLR4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86,P=-0.000).TNF-α、IL-6与TLR4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r=0.517,P=0.010;r=0.503,P=0.012).结论 TBI可引起损伤区脑组织TLR4的表达和下游NF-κB、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增加,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大脑内出血后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区制备不同时间段的大脑内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不同出血时间脑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NF-κB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广泛表达。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在出血后12 h上升,2 d达高峰,之后下降。结论 NF-κB可能参与了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颅脑损伤对照组(36只)及r-HuEPO治疗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应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颅脑损伤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颅脑损伤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除在伤后6h和7d外,其它各时相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在伤后1、2、3、5d的Survivin表达及伤后各时间点的NF-κB表达均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r-HuEPO可促进NF-κB及抗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而减少颅脑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常驻免疫效应细胞,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神经系统损伤及疾病的早期免疫应答。核因子-κB(NF-κB)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快反应核转录因子,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小胶质细胞胞浆内的NF-κB激活后通过核移位,与胞核DNA上的炎症相关基因特异结合从而调节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阻断NF-κB中介的炎症反应可能成为CNS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Kappa B(NF-出)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并在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在脑血管疾病中,NF-κB参与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应用NF-出圈套策略抑制NF-κB过度活化,在脑血管疾病实验显示良好治疗效果,有望成为新的基因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NF-κB蛋白家族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并被证实和许多肿瘤的形成有关,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F-κB通路介导了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凋亡,促进胶质瘤血管形成和转移等,直接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而降低胶质瘤中NF-κB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eacid,LPA)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PA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水平LPA(0~10μM)刺激人THP-1细胞4h,或以LPA1μM处理THP-1细胞不同时间(0-8h),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TLR4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TLR4蛋白、核蛋白NF-κBp65表达变化。结果IJPA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THP-1细胞TLR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同步诱导THP-1细胞NF-κBp65活化。结论LPA可显著上调THP-1细胞TLR4表达及促进NF-κB的活化,LPA致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是由TLR4/NF-κB信号途径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