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微血管减压术(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已经成为功能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手术方式.自从Janetta于1967年首创以来,MVD在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使用已变得越来越普遍.MVD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减压材料隔开血管和神经,解除神经根或神经通路上相关血管的压迫症状.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如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 TN )、舌咽神经痛(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迷走神经麻痹、耳鸣、眩晕等.据报道,MVD可确保80 %~90 %的症状控制率,尤其是在HFS和TN患者中[ 1-2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三叉神经痛MVD中打开硬脑膜后,应用硬性30°角观察内镜,在桥小脑区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找到责任血管.结果 术中发现压迫血管小脑上动脉5例,小脑前下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下动脉3例,合并静脉压迫2例.其中2例显微镜下遗漏,在神经内镜下发现.随访3-15个月,疼痛完全缓解10例,2例明显好转,1例行感觉根切断后,面部麻木,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MVD中在显微镜下神经内镜辅助操作,可全方位观察神经、脑干及血管的关系,不易遗漏责任血管,减少术后复法,便于术中操作,减少对脑干、神经的牵拉及周围血管的骚扰,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 d痉挛消失.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来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d痉挛消失。所有患者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操作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56例HFS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MRI(3D-TOF)检查,明确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所有患者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根据术中所见确定责任血管并减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血管压迫面神经,均属于动脉压迫,随访仅1例复发。结论:MVD是目前治疗HFS的首选方法,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正确辨认责任血管是确保MVD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以MVD进行治疗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对患者术前采用三维时间飞跃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判断患者脑病变严重程度,并对手术过程、手术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术前磁共振成像图显示粗大扭曲椎动脉(VA)偏向于患侧,严重患者对侧的粗大扭曲椎动脉有向患处偏移的趋势。术中有5例患者椎动脉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进行直接压迫,4例患者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间接进行压迫,3例患者小脑后下动脉对面神经进行压迫、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进行压迫。术后,8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彻底迅速,2例患者1个月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7 d疼痛得到缓解,除此以外,还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论: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其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血管为粗大移位的VA。MVD效果显著的关键在于该法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逐渐将VA向下移位,进行解剖,从根本上解决面神经受压迫问题,而并非简单地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塞进垫片。微血管减压手术可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且预后较好。同时本院提倡患者早诊断、找治疗,缩短病程,帮助尽早恢复。此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50例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6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MVD)治疗为观察组,38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 PSR)治疗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6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观察组行MVD 者3例(7.89%)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10例(26.31%)复发,两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 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VD 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发作性、反复、不自主的抽动,绝大多数系由面神经出脑干区受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临床症状的血管)长期慢性刺激压迫,造成局部脱髓鞘,神经纤维接触传导及神经冲动"短路",面神经过度兴奋所致.1967年Jannette首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这一手术近四十年来被国内外许多神经外科医师广泛应用,已成为面肌痉挛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本文总结了我院2001~2004年底收治的接受MVD治疗的面肌痉挛45例,并结合文献探讨提高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482-1484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指一侧颜面部阵发性、不自主的肌肉痉挛性抽搐.目前已确认是面部神经根受责任血管压迫而发生脱髓鞘病变,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之间冲动发生短路所致.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原发性HFS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具有完整保留神经、血管功能的特性,因而它成为HFS的首选治疗方法[1-3].我科从2006年6月-2009年6月应用MVD治疗HFS患者1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6月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MVD治疗的39例PTN患者临床资料,探讨MVD的手术疗效、常见并发症及手术技巧。结果:39例患者中三叉神经单支疼痛28例,两支疼痛10例,三支疼痛1例。MVD后即刻颜面部疼痛完全缓解39例,平均随访(20.62±7.42)个月,2例复发(5.13%)。术前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明确有责任血管36例,1例MRI检查禁忌,2例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术中证实责任动脉为小脑上动脉23例,小脑前下动脉1例,椎动脉1例,单纯岩静脉1例,其余13例为多支血管压迫。术中证实有神经血管压迹3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并发症10例,且均恢复正常。结论:MVD治疗PTN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术前MRTA检查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术中责任血管、神经血管压迹的辨认、蛛网膜的充分松解及三叉神经入脑干端充分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规范操作,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